文|石油Link
一提到“沼氣”,不少人都會覺得很熟悉,前些年在我國農村地區一度十分火爆。
近年來,風靡一時的沼氣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最近的消息又重新引起了能源從業者對這種可再生天然氣的關注。
11月28日,國際石油巨頭殼牌發布聲明,公司將斥資近20億美元(約合150億元人民幣)收購自然能源公司(Nature Energy)的全部股權。
而僅在一個多月前,bp也宣布以41億美元收購Archaea Energy公司。這兩家公司都是全球領先的沼氣生產商。
曾被很多人視為“掀不起風浪”的“小眾”能源,如今卻能吸引石油巨頭相繼揮師入局,可再生天然氣領域到底蘊藏著什么樣的發展機遇?
01、打造大型“沼氣”工程,成為發展趨勢
可再生天然氣,即生物天然氣,是以生物質為原料生產的可燃氣體,甲烷是其主要成分,經凈化處理后與傳統化石天然氣成分、熱值一致,可做到完全替換使用。
發展可再生天然氣產業,變廢為寶,既有助于增加能源供應,填補傳統油氣資源缺口,也有利于削減碳排放,促進運輸、電力、供暖以及重工業等難以減排的領域實現脫碳。將甲烷進行收集和使用,也能防止因有機廢物分解而將甲烷釋放到大氣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以前,人們通過小型沼氣系統收集甲烷,但這種模式成本較高、產業化程度很低,存在管理不專業等一系列問題。比如在我國農村地區,現在就有很多廢棄閑置的沼氣池設施。
但近年來,大規模可再生天然氣項目正在蓬勃興起,形成了新的發展趨勢。
此次殼牌收購的自然能源公司成立于1979年,總部位于丹麥,曾是一家天然氣經銷商,通過開發沼氣產業,公司迎來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2015年,自然能源公司在丹麥建立了第一家沼氣廠。2019年,公司開設了世界最大的沼氣廠,每年可處理生物廢料超過70萬噸。
至今,自然能源公司已擁有14家運營工廠。2022年,其生物天然氣產量為650萬百萬英熱/年(約合油當量3000桶/日)。目前公司在歐洲和北美還擁有30個新工廠項目,這些項目到2030年或將達到920萬百萬英熱/年的生物天然氣(約合4400桶油當量/日),這取決于未來的投資決策和相關監管批準。
沼氣是丹麥綠色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丹麥的沼氣產業發展也走在全球前列。根據自然能源公司在官網發布的統計數據,2022年,沼氣在丹麥天然氣網中的份額超過27%,預計2023年將增至30%左右,在全國能源供應中擔任愈發重要的角色。
自然能源公司認為,沼氣是循環經濟的最佳形式,并打造出成體系的沼氣解決方案:將農場動物的糞便、食品加工企業的殘余物、家庭和餐館的食物垃圾等有機廢物,集中到沼氣廠,經過厭氧反應過程大規模生產沼氣;沼氣經過凈化處理后,可輸送至天然氣管網,作為綠色能源在全國范圍內銷售,用于家庭供暖或為企業提供能源;脫氣后的生物質還將被返回到農場,作為肥料,實現物質循環利用。
再來看bp公司收購的Archaea Energy公司,這是美國最大的可再生天然氣生產商之一,擁有豐富的沼氣處理經驗。
其沼氣來源包括垃圾填埋場、動物糞便以及廢水設施的有機廢物等。其中,垃圾填埋場是最主要的來源,為沼氣生產提供了可靠的原料。Archaea Energy公司將垃圾填埋場視為長期能源資源,并致力于與垃圾填埋場所有者合作,最大限度地發揮垃圾填埋場的價值。公司致力于為其合作伙伴提供可持續的脫碳解決方案,促進高碳排放行業替代化石能源。
可再生天然氣開發潛力廣闊,人類生產生活產生的巨量農業廢物、食物垃圾,都能作為其原料來源。
近年來,伴隨著一系列大型運營企業的日益壯大,可再生天然氣產業鏈逐漸走向成熟,在歐美地區正走向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
02、石油巨頭加速轉型,開拓業務版圖
在全球碳中和加速推進的背景下,可再生天然氣產業的發展模式與石油巨頭加速轉型的戰略愿景相契合,得到了石油公司的關注。
作為全球最大油氣生產商之一的殼牌,積極尋求業務拓展。據介紹,殼牌此前在北美也擁有可再生天然氣生產業務,包括一個運營場地和四個在建場地。利用本次收購,殼牌將在全球范圍內建立完整的可再生天然氣價值鏈,加速向凈零排放的轉變。
而對bp來說,生物能源是bp在未來十年內的五大戰略轉型增長引擎之一,Archaea Energy公司每天約生產6000桶油當量的生物天然氣,此次收購將使bp的生物天然氣日生產量增加50%,并擴大公司在美國沼氣行業的影響力。
歐洲沼氣協會(EBA)于去年底發布的統計報告預測,到2050年,生物甲烷可能將占歐盟天然氣消費量的30%-40%。
該協會表示,過去一年半里,歐洲共投運了300家新的生物甲烷工廠,總數量已經增加到1023家,其中有87%已連入歐洲的天然氣網絡。
可再生天然氣被視作替代化石能源的可行方案,在歐洲地區得到重視和支持。
在今年5月,歐盟委員會發布的REPowerEU能源保障計劃中提出,鼓勵發展包括生物質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生產,計劃到2030年使歐盟生物甲烷產量提升至350億立方米,實現目標的相關投入達到370億歐元。
另據bp能源展望報告預計,未來現代生物能源的消費量將出現顯著增長。
在“快速轉型”和“凈零”情景里,到2050年,可再生天然氣將從2019年的約0.2艾焦迅速增長至5艾焦左右,在包括運輸業、工業與建筑業等所有經濟部門的消費量均將出現增長。
03、開發可再生天然氣,國內已有多個成功案例
中國目前油氣產業存在較大供需缺口,在這樣的形勢下,可再生天然氣的需求潛力巨大。
如今,可再生天然氣行業正處在發展轉型期,對于這種值得被利用的能源,我國同樣非常重視。
2019年1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聯合引發《關于促進生物天然氣產業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中提出,要促進生物天然氣產業化發展,優化天然氣供給結構,將生物天然氣納入天然氣發展戰略,建立生物天然氣與常規天然氣融合發展體系。
據報道,2020年,我國生物質能產業新增投資約1960億元,其中生物天然氣新增投資約1200億元。在國內發展多年,生物天然氣領域已打造出了多個亮點項目。
例如,華新燃氣集團就在山西投運了該省首個生物天然氣工業直供項目。該項目分兩期建設,可實現糞污自動化處理和循環利用。項目建成后年可處理牛糞糞污20萬噸,年產沼氣1000余萬立方米,通過脫碳提純,可年產生物天然氣460萬立方米,年產沼液11.7萬噸。
目前項目一期工程已完工并投運見效,產出的合格生物天然氣已順利并入燃氣管網,直接應用于陶瓷產業集群。
國內石油公司也積極展開布局。例如,中國石油大慶油田,按照集團公司“加快新能源新材料新事業科技發展”的要求,以生物天然氣發展為重點,推進生物能源產業建設。
今年6月份,落戶大慶油田的中國石油首個秸稈制生物天然氣中試基地生產運行穩定,日產沼氣量達2000立方米以上,其中甲烷含量高于50%、生物天然氣純度高于95%,生產效率是國家標準的4倍,主要效率指標處于國內外領先水平。
大慶油田發展可再生天然氣產業具有先天優勢。據介紹,2021年,大慶市共有耕地1149萬畝,占黑龍江省全部耕地面積的5%左右。其中,玉米種植面積達709萬畝,秸稈存量極大。推廣生物天然氣產業發展,能創造可觀經濟效益,減少環境污染。
當前,我國可再生天然氣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根據國家規劃,到2025年,我國生物天然氣將具備一定規模,形成綠色低碳清潔可再生燃氣新興產業,生物天然氣年產量超過100億立方米。
到2030年,生物天然氣實現穩步發展。規模位居世界前列,生物天然氣年產量超過200億立方米,占國內天然氣產量一定比重。
在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印發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中,也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生物天然氣。
文件要求:在糧食主產區、林業三剩物富集區、畜禽養殖集中區等種植養殖大縣,以縣域為單元建立產業體系,積極開展生物天然氣示范。統籌規劃建設年產千萬立方米級的生物天然氣工程,形成并入城市燃氣管網以及車輛用氣、鍋爐燃料、發電等多元應用模式。
我國擁有廣闊的可再生天然氣發展基礎,在市場、政策層面的積極推動下,未來伴隨著能源轉型進程的推進,可再生天然氣產業有望按下發展的加速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