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妝品觀察
消費領域又來了一筆大的投資基金。
近日(11月30日),豫園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聯合多家投資機構組建設立“復星(杭州)漢興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復星漢興基金”),基金規模為10億元,重點投資消費領域。
截自豫園股份公告
據悉,主導設立該基金的豫園股份,在時尚文化、美麗健康等相關領域均有建樹。去年,其營收規模達到510.6億。
此前,豫園股份曾通過投資收購復星津美,而間接持有AHAVA和WEI兩家化妝品企業的股份,由此實現業務的擴張。去年,其化妝品業務已然實現4.87億的營收。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豫園股份或將通過此基金,再次對包括美妝在內的新消費品牌出手了。
01 10億基金,或將重投新銳品牌
據悉,出資建設復星漢興基金的投資機構和個人共12位,包括豫園股份旗下控股企業及下屬企業,杭州拱墅產業基金有限公司等,基金規模達10億。
部分合伙企業/個人出資明細,截自豫園股份公告
公告稱,該基金將重點通過對具備快速成長潛力的、有競爭力的消費品牌、消費科技、消費服務、消費健康及數字經濟領域項目進行參股為主的股權及股權相關投資,實現資本增值。
同時,該基金設立將踐行“產業運營+產業投資”雙輪驅動,置頂“東方生活美學”戰略,持續構建“線上線下會員及服務平臺+家庭快樂消費產業+城市產業地標”的“1+1+1”戰略布局。
在快樂時尚消費主題下,該基金將以豫園股份生態圈投資為主線,涵蓋大消費各細分行業,重點關注和豫園股份有明顯協同價值的企業,通過進一步戰略投資獲取服務中國新生代消費階層的優質資源,進一步豐富、充實快樂時尚版圖中的戰略性品牌及產品資源。換言之,新銳品牌或將是投資重點。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參投的企業中,亞東豫宸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出資4.9億,為最大出資企業,也為豫園股份下屬企業,其法定代表人為黃震。
豫園股份財報顯示,黃震在上海家化任職23年,曾任上海佰草集化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及上海家化副總經理,現擔任豫園股份董事長兼總裁。
在其任職豫園股份期間,公司曾投資收購復星津美74.93%的股權,而復星津美持有以色列化妝品品牌公司AHAVA的100%股權及草本護膚品品牌公司WEI的68%股權。
故而,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此次基金的設立,美妝或將會是重點考慮的投資類目之一。
02 以投資拓展美妝生態圈,去年賣了4.87億
事實上,在投資并購復星津美后,化妝品業務亦成為了豫園股份的一大增長極。
其中,復星津美旗下的AHAVA,系一家在死海邊設立工廠的化妝品公司,并以死海獨特風格作為差異化定位而出圈,曾打造多款千萬級單品,2021年銷售額過億。
來源AHAVA官方微博
同時,WEI定位高端護膚產品,其多年前通過入駐絲芙蘭來拓展市場。2020年,其曾與絲芙蘭進一步深化合作,由絲芙蘭的線上團隊幫助品牌打造旗艦店。今年,WEI首家品牌店中店在海口開業。
來源WEI蔚藍之美官方微博
在收購復星津美的同年(2020年),豫園股份也曾自主打造彩妝品牌XWAY。今年上半年,XWAY同比增長超400%,卸妝膏破千萬。
不僅如此,去年,豫園股份旗下復星津美全球科創中心開業。據東吳證券研究所研報,截至年底,其完成研發93個SKU,上市15個SKU,為公司化妝品業務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基石。
正是這樣的布局,豫園股份的化妝品業務成為其重要一環。根據豫園股份的財報,2021年,其化妝品業務實現營收4.87億,同比增長13.05%,毛利率為57.16%。今年上半年,其化妝品業務實現2.06億。
不僅如此,豫園股份年報透露,根據 AHAVA-Dead Sea Laboratories Ltd.歷史年度的經營情況及企業的未來規劃,預計2022-2026年期間銷售收入有10%~63.85%的增長。此外,根據Wei歷史年度的經營情況及企業的未來規劃,預計2022-2026年期間銷售收入有22.2%~63.1%的增長。
由此可見,未來幾年,豫園股份的化妝品業務或將持續以雙位數增速上漲。
03 10萬億新消費市場下,美妝企業打響投資爭奪戰
豫園股份設立基金投資新消費,或與市場的高速增長不無關系。
據天圖投資招股說明書,中國新消費的市場規模由2017年的5.3萬億元增至2021年的10.6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8.7%,預計將以15.7%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并于2026年達到21.9萬億元。
同時,中國消費相關私募股權投資金額由2017年的1639億元增至2021年的2175億元。期內,消費相關私募股權投資金額于2020年降至人民幣1136億元,投資案例為約1500個。而去年,消費相關私募股權投資市場顯著反彈,案例約2100個。招股書稱,盡管2022年COVID-19變種于中國若干地區爆發,但從長遠看,未來,消費相關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大。
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美妝整個產業鏈也開啟了新一輪的搶奪戰。
據化妝品觀察此前報道,近年來,珀萊雅、丸美股份、麗人麗妝、拉芳家化等上市企業紛紛成立產業基金,以投資擴大業務線(詳見《美妝上市企業忙投資!數十億花哪兒了?》)。
今年,不僅更多的品牌企業加入其中,包括華熙生物、貝泰妮等,甚至連上游工廠也“卷”了起來。
比如,華熙生物于4月公告,擬牽頭出資成立私募基金“海南海熙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最終以工商核名為準)”(以下簡稱“私募基金”),該私募基金主要投資于皮膚科學與生命科學領域。
6月,貝泰妮發布公告,將以1億元投資紅杉基金,而紅杉基金主要關注科技、醫療健康、消費服務等行業的投資機會。而就在去年10月,貝泰妮以自有資金人民幣4000萬元出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海南貝泰妮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今年對方里的投資,正是該公司成立后在美妝行業的首筆。
此外,錦盛新材、新瀚新材等上游工廠也加入投資熱潮。前者參與認購共青城當康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份額,借助專業投資機構的經驗和資源,拓展公司產品在新消費領域中的應用,打造全品類快消品ODM供應商;后者參與投資設立鳴汐股權投資基金(海南)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該基金則主要投資于信息技術、先進制造、化工與新材料等領域。
“一般而言,企業設立產業基金主要有兩點:其一,補短板,比如貝泰妮投資方里,或正是為了補齊彩妝業務;其二,以熱點投資實現增值,比如華熙生物收購益而康生物51%股權,則是為了挺進當下熱門的膠原蛋白領域?!蹦硺I內人士表示,從長遠來看,新消費市場仍在急劇增長,產業投資基金未來或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