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進一步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有關政策措施。山東省衛健委網站2022年12月4日晚發布消息稱,根據省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通知要求,自2022年12月5日零時起對有關疫情防控政策措施進行優化調整。
山東省明確,居民通過互聯網平臺或者藥店購買退熱、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等“四類藥品”,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再需要實名登記信息。居民進入公園、景區、服務區等公共場所,乘坐地鐵、公交、出租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驗健康碼和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值得關注的是,山東省明確,全省取消交通場站、港口碼頭、高速卡口等場所強制性核酸檢測“落地檢”要求,繼續提供“愿檢盡檢”服務。
連日來,多地進一步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其中包括放寬核酸檢測要求、公共場所不再查驗核酸陰性證明以及取消四類藥品登記等方面,山東省則成為全國首個明確宣布取消強制性“落地檢”的省份。
所謂“落地檢”,即為跨地域流動人員提供的核酸檢測服務。此前在9月8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宣布,為確保中秋、國慶前后不發生本土規模性疫情,我國在全面落實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基礎上,強化優化了一系列防控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推廣“落地檢”,按照“自愿、免費、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動”原則,跨省流動人員抵達目的地后,積極配合當地完成“落地檢”。
隨后,“落地檢”在推行過程中,不止是跨省流動,多個城市為阻斷外來輸入疫情,明確外省市往返人員均需參與。“落地檢”完成后,各地還要求流動人員繼續落實集中、居家隔離,完成“三天三檢”“三天兩檢”“五天三檢”等后續管控措施。跨地域流動層層加碼情況也是普通群眾投訴的焦點。
兩節假期結束后,國家疾控局傳防司司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10月13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組織評估“落地檢”等措施對盡早發現、控制疫情,防止疫情規模性反彈的作用,下一步,國家疾控局將在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前提下,在評估措施效果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疫情防控形勢和病毒變異等因素,持續完善優化疫情防控政策,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界面新聞注意到,近期各地仍在強調“落地檢”要嚴格執行。據江蘇省南通市廣播電視臺報道,轉眼已接近年底,外地求學的大學生即將陸續返通,預計12月底至1月初迎來返鄉高峰期。為守牢外防輸入關口,南通火車站、汽車客運站等主要交通場站針對來(返)通人員嚴格落實“落地檢”等疫情防控措施,共筑防疫屏障。據泉州晚報12月3日報道,福建省泉州市明確,所有入(返)泉人員抵泉須進行“落地檢”;拒不配合接受查驗,采取換車、改道、托人轉接等逃避“落地檢”方式入泉的,相關車輛信息將納入重點查驗,一經查實并造成疫情傳播的,將依法嚴肅查處。
12月3日,哈爾濱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期,哈市通過對外來抵返人員進行落地檢,發現陽性感染者數量明顯增加,11月29日開始每日新增落地檢陽性均在兩位數,僅12月2日一天落地檢就發現50管混檢陽性,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加大。為此,要強化機場、火車站、公路交通卡口管理,嚴格執行核酸查驗、落地即檢、高風險人員閉環管控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