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聞旅 朱月靜
編輯|郭鴻云
11月14日,崇禮萬龍滑雪場開板;11月16日,崇禮富龍滑雪場正式開滑;11月24日,密苑云頂滑雪公園開板;隨后,太舞滑雪小鎮、翠云山銀河滑雪場、多樂美地滑雪場也陸續開啟運營,這也意味著北京冬奧會后首個雪季全面開啟。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有近30家雪場將在11月中旬至12月間密集“開板”。一些雪場早鳥票、酒店套餐預售產品銷量漸漲,可見雪友們的熱情。攜程數據顯示,11月以來,平臺上“滑雪”相關訪問熱度環比上升84%。11月10日至11月16日,2022年—2023年雪季滑雪場門票的訂單量環比前一周增長403%,冰雪特色酒店預訂量環比增長96%。
其實,自2015年北京獲得冬奧會主辦權之后,滑雪這項運動逐漸從小眾走向大眾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至2021年10月,中國已實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全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達到3.46億人,居民參與率達到24.56%。那么,如此火爆的滑雪真是一門賺錢的生意嗎?能賺到錢的又是哪些人?
雪場密集“開板”,熱度不斷上漲
隨著冬季的到來,新一輪雪季開啟,用戶出游賞雪、滑雪的熱情不斷升溫,相關產品的預訂量也在持續上升。據攜程數據顯示,今年冰雪旅游也呈現出本地化、周邊化趨勢。其中,11月10日至11月16日,來自本地的雪場門票預訂環比暴增560%。
“目前雪場造雪工作已經啟動,出雪情況良好,雪場預計在12月開板。此外,雪票也在預售當中,產品包括單獨滑雪產品以及滑雪套餐產品等,可以滿足各類用戶需求。而且還在抖音開啟了預售活動,整體銷售業績比去年有所下降,但是大家購買的熱情不減,主要傾向于性價比高的產品,尤其是購買單獨的滑雪產品。”北京萬科石京龍滑雪場營銷經理楊莉娟在接受聞旅采訪時講到。
從出游主題來看,途牛數據顯示,用戶預訂的冰雪游產品主要集中在冰雪觀光、冰雪運動以及“觀光+運動”這三個類型,其中,雪山、霧凇、冰雕、雪雕等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的休閑觀光類主題是大眾的熱門選擇,訂單占比達58%。其次為滑雪、滑冰等冰雪運動類產品,訂單占比為23%,預訂用戶以年輕客群為主。此外,也有一部分用戶選擇了“觀光+運動”相結合的冰雪游產品,訂單占比為14%,用戶主要為南方地區的家庭客群。
從滑雪的熱門目的地來看,馬蜂窩數據顯示,北方滑雪或是南方避寒,都是游客冬季出行的熱門選擇。其中,長白山、三亞、西雙版納、杭州、騰沖、廈門、南京、澳門、延吉、哈爾濱名列今冬熱門旅行目的地前十。尤其是長白山,從參觀打卡到滑雪度假,再到“礦泉水”漂流、雪谷徒步、狩獵尋鹿,很多沉浸式的新玩法吸引年輕人來長白山“打卡”。
伴隨滑雪需求的增長,與滑雪相關產品的預訂量也在增長。據美團數據顯示,11月中旬開始,“黃金緯度雪帶”的諸多雪場迎來集中開板季,近一周,雪場及周邊住宿訂單環比增長超過八成。去哪兒大數據也顯示,11月以來,平臺上“滑雪”、“滑冰”、“溫泉”等相關詞匯搜索熱度上升明顯,滑雪主題旅游產品搜索量環比10月增長超三倍。數據還顯示,南方人比北方人更愛滑雪,自10月20日開始,南方城市多個室內滑雪場迎來滑雪熱。
正如萬達酒店及度假村市場營銷中心總經理王鑫在接受聞旅采訪時表示,今年萬達酒店滑雪產品的銷售情況與去年相比上漲了20%左右,從客源來源的地域上來看主要以華東、華南為主,南方地區整體的滑雪熱度更高;從購買人群來看主要是親子家庭,可以占到4成左右,他們的出游時長集中在3~4天,此外80后、90后的用戶占比也較高。
他還講到,長白山萬達國際度假區為了提升用戶體驗,在相關配套設施上面也做了大量提升改造。一是度假區的滑雪大廳做了全新升級,滑雪體驗有了大幅提升;二是根據消費者滑雪需求的變化,大幅擴大了單板區域,設計改造更符合用戶體驗;三是增加了豐富的娛樂設施,搭建了雪屋,雪地穿越,狗拉雪橇,雪合戰等十幾種娛雪設施;四是推出更多的特色餐飲,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五是現成的供熱供暖等相關基礎配套設施也做了升級,客人的體驗更舒適。另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長白山萬達國際度假區特意上線了全新的滑雪度假小程序,消費者可以非常方便的提前預約滑雪教練、訂房、參與度假區各類主題活動等,能夠更高效便捷的滿足用戶需求。
與此同時,滑雪相關裝備消費也呈現出繁榮的景象。據京東公布的消費情況顯示,今年雙十一期間,滑雪裝備類全時期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00%。除此之外,滑雪還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比如“冰雪+旅游”“冰雪+教育”“冰雪+賽事”等。
對此,河北某雪場渠道負責人陽先生(化名)向聞旅分析到,冬奧會的舉辦將冬季運動推向了更廣泛的人群,也讓像云頂、延慶國家滑雪中心、高山滑雪中心等滑雪目的地或度假目的地推薦給大眾;其次是拉動了目的地旅游的投資,帶動了相關項目的發展以及賽事的舉辦;最后帶動基礎設施的建設,比如交通、住宿以及餐飲等,配套設施的提升也讓滑雪場逐漸發展成為可以滿足消費者一站式游玩的綜合度假目的地。
“熱效應”之下資本布局,商機涌現
今年年初的北京冬奧會,諸如谷愛凌、蘇翊鳴等運動員在賽場的出色表現,也帶動了冰雪運動市場的空前火熱。其中年輕人可以說是“主力軍”,據攜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平臺上預訂今年雪季滑雪門票的消費者中,“90后”和“00后”占比超過半數,“80后”占比超三成。
伴隨著滑雪熱度的提升,資本也看到了滑雪賽道的“錢”景,紛紛下場布局。據Mob研究院《2020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2014年到2019年,中國滑雪培訓市場規模從42億元增長至69.1億元,年均增長10.47%。2015-2021年間,冰雪培訓領域共發生27筆融資。
對于資本的進入,資深滑雪業者徐忠星表示,一是裝備方面,讓雪友的選擇越來越多;二是營銷方面,信息渠道比之前廣,提升用戶對于滑雪裝備的認知,比如小紅書上滑雪相關專題的推廣,產業鏈上有了更多的營銷渠道,尤其是拓客引流。
他還進一步講到,近年來隨著資本的進入,南方室內滑雪場增多給滑雪產業做了很好的補充。一方面是拓寬了市場上的用戶,比如南方消費者;另一方面培養用戶的興趣愛好,逐漸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單板運動的發展,尤其是在奧運會之后,部分滑雪場的單板人數可以占到60%左右,單板比例是在逐漸增長的。
據《2022天貓滑雪運動品類趨勢報告》分析,未來我國滑雪的季節性將延長,形成全季節滑雪;滑雪地域不再分南北,南方也興起滑雪熱潮;青少年滑雪市場正在崛起;成人專業升級,注重顏值與功能兼備。
然而,在熱度、商機不斷涌現的同時,聞旅在和業者溝通時也發現了滑雪市場的一些問題:
一是滑雪場新客基數大,但復購率低。目前市場上的用戶主要分為三類:滑雪體驗者、滑雪愛好者、滑雪發燒友。受冬奧影響,很多消費者為了追趕潮流進行一兩次的體驗式滑雪,對于這類用戶而言,滑雪并不是剛需,可能體驗一兩次之后就不再去了,所以需要培養重度用戶愛好者。
二是盈利模式與成本投入。有業內人士講到,滑雪場屬于重資產投入,回報周期長,運營成本高,包括前期配套設施的投入,后期人工、運營、能源費、維護費用等成本支出,單靠門票是很難實現盈利的。
三是戶外雪場面臨無雪季的問題。現在很多戶外滑雪場的營業時間最多可以達到6個月,在雪季沒有到來的時候一些目的地的游客數量就會下降,甚至有的雪場暫停營業,等到雪季再開門。
對此,徐忠星建議到,滑雪場可以嘗試四季運營。比如和露營結合,以雪具店為例,除了冬天滑雪裝備的售賣,還可以加上露營裝備。另外從雪場的角度來講,如崇禮山地資源優勢明顯,可以開發新的項目,像徒步、山地自行車、越野跑等,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來增加其他季節的客流量。
陽先生也表示,本質上跟國內山地度假相關,目前國內沒有出彩的山地度假目的地,這樣雪場可以結合山地度假的方式,或者是戶外運動的形式,比如露營、越野跑、房車等,培養用戶習慣,形成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當下山地度假形式正在逐步發展,未來市場發展空間很大。
“一季的生意”能帶來什么?
《2022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近幾年,中國冰雪產業市場規模增幅明顯,預計2022年中國冰雪產業總規模將超過8000億元人民幣。中國冰雪有望在2025年步入成熟期,市場規模突破1萬億元。另據企查查數據,我國現存9113家冰雪相關企業,2022年上半年新增833家,同比增加16.7%。
對于從業者而言,越早布局越能抓住機遇,還能享受到流量紅利。而隨著入局者眾多,各方博弈之中,究竟誰能賺到錢?
第一,備受資本關注的滑雪裝備品牌。2021年1月,滑雪裝備品牌“奧雪文化”宣布獲得2000萬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深創投;10月,奧雪文化獲得數千萬元A輪投資,投資方為寶銳資本;今年1月,“雪鸮科技”宣布獲得融資。此外,像滑雪運動社交平臺GoSki、滑雪移動應用“滑唄”等也相繼獲得融資。
徐忠星表示,當下年輕人更注重氛圍感,即使技術沒有那么高超,但是裝備一定要買好的。如果不是體驗一次就結束,滑雪除了購買必要的雪服、雪鞋、雪板,還有頭盔、護目鏡、手套等相關配飾。便宜的一套滑雪服在千元左右,有的甚至可以達到上萬元。
第二,冰雪運動員的商業價值提升。冬奧會過后,很多冰雪運動的運動員人氣上漲,成為品牌營銷的新流量。近期,諸如谷愛凌、武大靖、蘇翊鳴、徐夢桃、任子威等成為很多運動品牌冬季的代言人。
第三,滑雪培訓的興起。后冬奧時代,滑雪需求的不斷增長,使得培訓行業迎來新的增長期。據悉,目前市場上便宜的滑雪教練收費也在150元/小時左右,甚至還有上千元的私教課程等。
王鑫稱,冰雪產業近兩年迎來的一波爆發期,產業發展較快,消費者對于冰雪運動的接受和喜愛程度也越來越高,相信未來隨著相關的制度措施上的不斷完善和迭代,冰雪行業將朝著更健康、積極的方向去發展。
雖然目前滑雪產業的發展還不是很完善,各方面仍需進一步規范,但與海外市場相比,中國滑雪產業的發展空間巨大,當下需要做的是自身深耕產業鏈上下游,探索出自己獨有的發展模式,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當中占有一席之地。
最后,談到對于未來冰雪旅游的發展,大家都表示很看好,冬奧讓冰雪旅游市場產生了質的飛躍,尤其是在政府以及體育部門的相關推動之下促進了市場的發展,一系列的推廣活動也讓人群比以前更加廣泛,進入的門檻也沒有之前那么高,雪場也多了起來。從市場發展角度來講,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未來受歡迎的程度也會更高,行業發展潛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