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國微酒 千樹
編輯 | 吳弩
距離農歷兔年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白酒企業已經提前嗅到商機,各種兔年生肖酒陸續上市。有業內人士表示,生肖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承載著文化的記憶,有很強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市場潛力巨大。
除此之外,與以往“瘦身健體”主旋律不同的是,名酒今年下半年以來,釋放了大量的新品。尤其是在生肖、文創、大事件等定制領域,可以說是層出不窮,百花爭艷。
微酒注意到,與以往的粗暴匯量式增長不同,這一輪的放量,名酒透露出了新的信號。
01、業績承壓,“放量”打造新增長點
“明顯感覺到名酒在‘放量’,尤其是糖酒會上,名酒的定制系列基本上占了半壁江山。”成都某大商告訴微酒記者,他全程參與了糖酒會的酒店展,眼花繚亂的名酒新品給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也選擇了一款生肖酒進行代理。
他認為,現有品牌的市場庫存量達到一定規模,就只有用新品來打開增量,爭搶更多的市場份額。名酒有較好的客戶圈層和團購網絡,推出文創、生肖、大事件系列紀念酒是最好的選擇。
一位不愿具名的酒企高管也對微酒記者表示,其所在公司因主銷產品營收下滑,放開了定制業務,這給公司的年度目標帶來了不小的增量。
“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定制業務所占比重將持續增加。”在他看來,只要定制業務沒有透支主銷產品的品牌價值,是可以“多多益善”的。
需要注意的是,名酒近年來確有“瘦身”動作,它們期望通過重新塑造產品體系,將資源集中在優勢單品,保持品牌的純潔性。被清理的對象,大多是那些早期為沖擊銷量而大量生產,如今既沒有盈利能力,又會對品牌形象造成影響的中低端品牌。
在業績承壓下,名酒已經透露松綁定制業務信號。文創、生肖、大事件紀念酒,以及個性化定制產品正在逐漸上馬,放量搶份額正在成為名酒保證業績的重要手段。
02、三大特點,看名酒放量趨勢
隨著品牌化時代的到來和名酒消費市場的進化,白酒行業的增長模式、營銷方式、產品結構也都在隨之變化。
微酒記者通過梳理發現,相比于過去的模式,本輪的名酒放量有三大特點:
一是賽道更加細分且區別于主銷產品賽道。
從糖酒會以及近期發布的新品來看,大致有基于主銷產品的生肖系列、基于傳統節氣的紀念酒、基于年代定制的年份系列、基于大IP打造的個性化系列等,這些新品的賽道更加細分,瞄準的人群也更加精準,基本不打主銷產品的“擦邊球”,在賽道上不與主銷產品產生沖突。
二是價格高于主銷產品。
過去,定制系列的定價權主要在商家手里,而這一輪的定制產品,售價普遍高于甚至遠高于主銷產品。如此一來,企業既保證了放量,又表達了產品的溢價規律,反哺了主品牌價值的提升,這也是名酒吸取過去“透支主品牌”教訓而做的優化。
三是利潤空間更大。
相比于主銷產品,定制產品因其附帶的文化、寓意、紀念、小眾等屬性,會給商家帶來更大的溢價空間。此外,這部分定制產品的經銷成本相對提升較小,這里面有著企業對于商家利潤補充的考慮。尤其是名酒生肖系列等定制產品,目前來看大都屬于利潤產品,商家代理意愿也比較強烈。
“定制系列主打高端、小眾化消費,這個群體消費水平比較確定,白酒消費行情越不景氣,定制酒市場反而更加突出。”有行業觀察人士認為,實際上,拋開尋找業績新增長點以及提升主銷產品價值來看,名酒也需要在調整期放量來保持品牌市場的熱度,為后面的復蘇期搶占市場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