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國微酒 孤鴻子
編輯 | 魚非子
“染白”正成為啤酒企業奔向多元化的新潮流。
打開“啤染白”天花板的無疑是華潤雪花。繼華潤系投資山西汾酒大獲成功后,華潤雪花啤酒去年屢屢出手,先后并購山東景芝白酒、安徽金種子酒和貴州金沙酒業3家重點酒企,成功解鎖酒類多元化運營新模式。
以華潤雪花在啤酒行業的地位,以及所并購白酒企的體量而言,無疑是在打破啤酒與白酒的邊界。
華潤雪花跨界白酒不是個例。綜合啤酒行業近年的新聞來看,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了“染白”的陣營。拓展白酒業務新增量,正在成為啤酒企業的比拼點。
過去,曾有“茅臺啤酒”這種不成功的“白染啤”案例。如今,“染白”的啤酒企業又能否笑到最后?
01、白酒,是啤酒企業的第二曲線?
很多人不知道,早在2013年,華潤雪花啤酒就已經開始探索白酒業務。當時,華潤雪花滿洲里分公司曾把部分啤酒罐裝生產線改為白酒生產線,生產出滿洲里純糧、百年滿洲里等20多款白酒。
2018年底,華潤系投資入股山西汾酒,在股價暴漲和業績爆發中賺得盆滿缽滿。去年,華潤雪花正式進軍白酒,以全資子公司注資景芝酒業、重金入局白酒上市公司金種子酒。10月,則以123億元成為貴州金沙酒業第一大股東。
入局白酒市場,是華潤啤酒的戰略決策。華潤啤酒CEO侯孝海多次強調:“十四五”期間,華潤啤酒要進入酒類多元化,關注選擇白酒、紅酒、黃酒、威士忌等品類的機會,白酒是華潤啤酒多元化戰略的首選。
大手筆收購后,華潤啤酒獨特的“啤染白”模式逐漸成型。跨越不同產區、擁有不同香型、有一定知名度的白酒企業,加持華潤啤酒的渠道優勢,讓增高收入、增厚利潤看得見。
與雪花同一檔的啤酒龍頭,雖未宣布進軍白酒,也布局了烈酒品類。百威亞太去年引進火龍肉桂、水牛足跡等知名烈酒品牌。青島啤酒則于2020年修訂了《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將生產蘇打水等飲料和威士忌、蒸餾酒增加至公司經營范圍,構建多業態深度關聯、相互補充、利他共生的生態圈。
二線領軍品牌重慶啤酒、珠江啤酒等也在“染白”。大力推進烏蘇啤酒全國化布局的重慶啤酒總裁李志剛專門回應稱,不排除未來涉足白酒領域的可能性。
珠江啤酒年報顯示,公司在2021年推進白酒項目,積極探索啤酒與白酒融合發展的新業態,實現銷售收入2685.57萬元。稱這是“打破以啤酒釀造為單一主業的模式,培育白酒業態是發展方向之一。”
據了解,珠江啤酒的“染白”模式,是與五糧液達成合作,通過聚焦廣東以及周邊的一些市場,以白酒銷售業務為輔助,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營銷質量。
聚焦區域發展的金星啤酒,在染白上也有動作。2020年,金星啤酒宣布構建“釀酒+養牛+蓋房子+進軍白酒”的產業格局。2021年,接下了河南百年老酒“伏牛白”酒的獨家品牌經營。
啤酒企業跨界白酒(烈酒)已是行業熱門話題。從整體來看,華潤的入局在速度、廣度和深度上最有看點。
業內人士認為,啤酒企業擠入白酒賽道,實現雙品類運作,既是淡旺季互補的需要,釋放了銷售網絡的最大邊際效應,又借助白酒的超高盈利性,培育了新的利潤增長點,打造了業績增長的“第二曲線”。
02、決定啤酒“利潤戰”的增量,來自哪里?
2013年,啤酒行業產量觸頂,市場容量穩定,行業量增紅利期過去,國內啤酒進入“存量競爭”的新階段,各大啤酒企業從此前搶份額的“價格戰”轉向了存量時代的“利潤戰”。
在“利潤戰”上,各大啤酒龍頭首先借助產品提價、產能優化等舉措,推進高端化進程。所以,這些年來,啤酒在升級產品結構、加速提升噸價等方面屢屢推進,啤酒邁向高端化。
不過,產品高端化的增長視野仍局限于打磨已經趨于飽和的啤酒市場盤,增長天花板總有一天會再次到來。這個時候,相較于深挖啤酒市場的潛力,拓展非啤酒業務就成了企業們的戰略選擇。
國內啤酒市場競爭形勢加劇,倒逼各大企業主動做出應對之策。啤酒營銷專家方剛指出:啤酒市場趨于飽和,生產總量長期橫盤,整個行業沒有或增或減的大幅度波動,所以國內啤酒無一不在開發新品類,比如飲料、威士忌、預調酒等。
相比于進軍飲料、威士忌等領域,更多的企業選擇了“染白”。因為白酒是國內第一大酒類市場,還擁有令人羨慕的的高盈利,對低利潤模式的啤酒更有吸引力,有助于其打破業績天花板。
如今來看,各大啤酒企業在跨界白酒這件事上是有不同考量的。華潤雪花以自身的資本和體量去整合國內重點白酒企業,是希望打造“1+N”的布局,以一個全國龍頭企業和“N”個區域龍頭企業來進擊酒類多元化運營的“中國版帝亞吉歐”。
但也有些啤酒企業加持白酒業務的目光是比較短淺的,僅僅是為了“修飾”財報業績以提振股價。還有一些小啤酒企業,可能是為了跟風和主業銷售不好。不同的眼光,成就不同的企業,也許過一段時間,便能看清今日不同布局所帶來的不同收獲。
啤酒企業跨界白酒,這道門檻好跨嗎?有一定難度,因為沒有成功的先例,即便強如華潤,也還在探索階段。
國泰君安首席分析師訾猛告訴微酒記者,任何一個行業,想要提升僅靠內部競爭是不夠的,必須要有不斷的外部新鮮血液注入。啤酒企業在管理運營經驗、全國化渠道賦能等方面是要強于白酒企業的,“啤染白”有望強化白酒企業的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