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容
編輯 | 牙韓翔
據港交所文件,11月29日,深圳市天圖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圖投資”)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天圖投資于今年5月首次宣布赴港上市,6月30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摩根大通、華泰國際為聯席保薦人。如果順利,天圖投資將成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內地VC機構。
作為投資機構大眾可能并不熟悉它,但這家公司投過很多大家熟悉的消費品牌。
據官網顯示,天圖投資成立于2002年,自2012年開始轉型,聚焦消費領域私募股權投資,投資涵蓋周黑鴨、飛鶴、小紅書、百果園、江小白以及優諾等品牌,一度被稱為消費賽道的“高光獵手”。
除這些知名品牌外,在不少新消費品牌背后也有它投資的身影。從官網展示的案例來看,它的資本觸角已深入到新消費品牌的各個細分領域,比如咖啡領域有三頓半,奶茶領域有茶顏悅色,下飯菜投了飯掃光,糕點選擇了鮑師傅,雪糕領域投資鐘薛高,火鍋食材則是投了鍋圈食匯。

隨著國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進一步提升,消費訴求變得愈發多元、細分、個性化,同時,早期主流玩家在發展中創新腳步過慢,近年來一大批新消費品牌進入人們的視野。天圖投資CEO馮衛東此前曾坦言,消費投資熱潮在2017年爆發之前,天圖投消費已經 “坐了十年冷板凳”。
但毫無疑問,它抓住了新消費風口。
接受媒體采訪時,馮衛東曾這樣總結天圖投資新消費品牌的邏輯,“天圖投資用自己的消費品投資理論來判斷企業價值,企業是否值得投資,首先品類的潛力足夠大、天花板足夠高、成長的速度足夠快,在一個高速成長的大品類里,很容易實現高速成長,這就是所謂的風口。”
乘上消費風口,天圖投資收獲了不少引以為豪的數字、指標。
根據招股書,截至今年6月30日,累計投資222家投資組合公司,涵蓋食品及飲料、服裝等180家消費領域公司及其他行業(如生物技術)的42家公司;約有35%的投資組合自投資起實現估值翻番;包括周黑鴨、飛鶴、奈雪的茶等所投公司成功上市,另有四家公司已公開提交上市申請。
過去三年內里,公司收入分別為5.45億元、11.95億元、4.95億元,期內利潤2.68億元、10.58億元、7.2億元。
不過,依賴投資受益的天圖投資,無法回避外部環境風險。
2021年,天圖投資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出現下滑,分別同比下降18.63%和29.77%。天圖投資對此解釋,受到疫情影響,公司非資產管理業務(主要包含乳業和牧業等)的營業收入有所減少。
現金流情況也有點讓人擔憂。招股書顯示,2021年,天圖投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7.91億元,同比下降203.79%;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3.11億元,同比下降6922%。對此,天圖投資分別解釋為上年度有較多項目退出及本年度投資支付的現金增加所致。
而這背后,和新消費賽道的遇冷有關。
瘋狂的消費品投資熱潮從去年下半年趨于理性。這些新躍進的品牌告別了“瘋狂生長”,從銷售業績、品牌聲量、行業影響力以及口碑等維度來看,風光的品牌并沒有太多,暫時失意的玩家也不在少數。
來到今年上半年,據不完全統計,新消費投融資事件485起,環比減少31.7%。剛過去的2022年第三季度,新消費賽道共計發生173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金額達94.97億元,多數融資主要以天使輪和A輪為主。
消費賽道不樂觀之際,今年5月天圖投資就曾提及,公司已將消費科技作為主要方向之一,“對于流量紅利堆起來的、燒錢且不能建立規模經濟和網絡效應的領域、品牌,我們是比較謹慎的。”
“資本正變得更加理性,希望投出長期可持續、財務更健康的公司,技術驅動生成獨特產品力外加品牌,才能長效地展現核心競爭力,而不是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流于表面的產品或領域。”一位在深圳的投資機構相關負責人給出了類似的說法。
不僅如此,天圖投資也在將目光轉向其他領域。IT桔子顯示,2022年天圖投資已投資了15個項目,涵蓋醫療、文娛、零售和企服、元宇宙等不同賽道。
從曾經在身后投資企業,再到自己探索資本市場,天圖投資需要做的努力和工作可能還有不少。眼下,除了新消費賽道風口不再以外,對天圖投資來說,經濟下行和資本市場的復雜,都將使得投資領域腳步放緩,這也將給它上市及上市后的未來帶來挑戰。
而天圖投資并非沒有意識到風險,其在招股書提到,作為私募股權投資者及基金管理人,除篩選優質公司的嚴格投資流程外,天圖主要通過投資組合及投資主題多元化來管理長期波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