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崔璞玉
17個月來,歐洲的通貨膨脹首次出現緩和。
歐盟統計局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11月調和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初值同比上漲10%,低于上個月創紀錄的10.6%漲幅,同時也是2021年年中以來首次回落。
接受《華爾街日報》調查的經濟學家此前預計同比增速為10.4%。
歐元區11月調和CPI初值環比下滑0.1%,較上月1.5%大幅下降,并低于增長0.2%的預期,為一年半來首次放緩。
具體來看,增速放緩主要是因為能源價格同比增速從前一個月的42%降至約35%,抵消了食品價格上漲的影響。食品、酒類和煙草的同比價格11月漲13.6%,前值為13.1%。
不包括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在內的基礎價格增速仍很高,而且各國政府主要關注的食品價格幾乎沒有見頂的跡象。這可能加劇人們對通脹或比預期更持久的擔憂。
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后的核心調和CPI同比從6.4%升至6.6%,而一項范圍更窄、且不包括煙酒的指標維持在5.0%不變。
分國別來看,19個歐元區成員國中,有14個的價格增速下降,只有三個國家上漲,兩個持平。其中降幅最大的是荷蘭,其CPI同比增速從10月的16.8%下滑至11.2%。法國的通脹率最低,為7.1%,拉脫維亞最高,為21.7%。
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11月CPI同比增長11.6%,前值為11.3%;法國的物價漲幅穩定在7.1%不變;意大利的CPI同比增速從12.6%降至12.5%;西班牙則從7.3%降至6.6%。
由于能源危機,歐元區的通脹水平此前一直在上升,并促使歐洲央行以有史以來的最快速度提高關鍵利率。相比之下美國10月CPI同比上漲7.7%,為1月以來的最低同比漲幅。
最新報告顯示,歐元區價格仍在繼續快速上漲,但增速并未進一步上升。這距離通脹得到控制或實現價格穩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并且不能保證通脹率不會再次回升。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經濟學家威爾(Christoph Weil)指出,11月數據并不意味著對抗通脹的斗爭已經勝利,價格潛在上行的壓力不太可能因此減弱,“核心通脹率不太可能在2023年年中之前觸頂。”
歐元區通脹率上一次下降是在2021年6月,但隨后被證明這不過是長期上漲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11月的放緩可能也是如此。
她周一向歐洲議會表示:“目前看不到任何因素或方向,會讓我相信我們已經達到通脹峰值,物價將在短期內下降。”
拉加德指出,今年早些時候能源批發價格的上漲傳遞給家庭需要時間,而且這一時間存在不確定性。她的言論鞏固了歐洲央行將在12月15日的政策會議上連續第四次上調關鍵利率的預期,盡管11月通脹放緩有可能使上調幅度小于7月和9月時的。
歐洲央行在9月連續第二次加息75個基點,將關鍵利率從0.75%上調至1.5%,同時表示了對經濟增長的擔憂。
牛津經濟學院(Oxford Economics)經濟學家Katharina Koenz表示,最新數據支持歐洲央行鴿派官員的觀點,他們贊成在12月加息50個基點,鷹派則希望再次加息75個基點。
市場參與者預計,歐洲央行將在2023年繼續加息,到年中時將關鍵存款利率翻一番至3%。
法國巴黎銀行經濟學家霍林斯沃思(Paul Hollingsworth)指出,由于潛在價格壓力仍然很高,預計歐洲央行將繼續加息,直到政策利率進入限制性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