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婷婷
融創中國(01918.HK)旗下的兩個重要項目迎來了AMC和信托機構支持。
11月30日,界面新聞查詢工商信息,泛海建設控股有限公司股東變更,融創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從100%下降至10.322%,不再是其大股東。
與此同時,泛海建設新增兩個股東為中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蕪湖華融資本創譽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分別對其持股64.678%、25%。
相關信息顯示,中信信托以58億元的代價取得泛海建設64.678%的股權;華融以22.5億元獲得泛海建設25%股權。
日前,中國華融、浦發銀行、中信信托與融創中國就上海董家渡項目融資合作完成了上述股轉交易。
根據合作協議,中國華融、以浦發銀行牽頭的6家銀行(上海銀行、上海農商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北京銀行)組成的銀團、中信信托等合作方攜手對該項目注資,新增融資總量將超120億元,所注入資金用于該項目的整體開發、建設、運營。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界面新聞,此次交易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資產處置、賣項目,引入中信信托和華融資本,是一次股權融資合作。“近期針對房地產的一系列金融利好政策相繼出臺,融創也是在此背景下與金融機構合作的一次創新,以及對董家渡項目的紓困。”
公開信息顯示,泛海建設是一家房地產建設開發商,擁有北京泛海國際項目1號地塊和上海董家渡項目。
據上述人士介紹,合作落地后,后續融創將繼續操盤董家渡項目,華融行使監管職能,并保留使用融創品牌,融創會在未來融資償還后回購股權,因此不屬于“易主”。
上海董家渡地塊曾是泛海建設在上海的首個項目,也是外灘僅剩的未開發地塊,比鄰黃浦江、豫園,周邊環繞外灘、人民廣場等,總占地面積約為12.0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62.8萬平方米,主要用作住宅及商業開發。
2002年,泛海控股零成本拿下該地塊,只需承擔拆遷費用。此后十多年,該地塊開發進展并不明顯。
隨后泛海控股與融創達成交易。2019年1月21日,融創與泛海控股發布交易公告稱,將收購泛海控股旗下泛海建設100%股權,收購事項總代價約為148.87億元。
除了董家渡項目外,當時融創收購的還有北京泛海國際項目1號地塊,位于北京市朝陽區東四環,總建筑面積約66.85萬平米。
對于收購事項,融創當時在公告中表示,收購這兩個項目有助于進一步增加公司在北京和上海核心位置的優質土地儲備和市場份額。
事實也是如此。以明星項目上海董家渡地塊為例,一共分三個地塊,在交易完成后,融創就將其中第一塊地開發建成豪宅項目“融創外灘壹號院”,先后于2019年7月和9月兩次開盤,銷售價格12.1萬元/平方米左右,融創憑此獲得銷售回款超過150億元。
目前,外灘壹號院的二手房成交價格已上漲至25萬元/平方米左右。但以目前融創的資金和負債狀況,已無力獨自開發該項目剩余地塊,尋找新合作方,能緩解公司和項目開發的資金壓力。
融創出險至今已200余天,市場多次傳出消息稱,融創將出售董家渡項目以換取資金。
今年年初,就有知情人士透露稱,融創計劃將董家渡項目出售給信達資產等AMC機構。比較詳細的一次是今年10月份,有消息稱,融創、中國華融、中信信托和上海浦發銀行共同簽訂框架協議,合作重組上海董家渡項目,融創能獲得流動性支持達80億元。
融創此前對市場消息均未做出相關回應。如今,隨著中信信托和華融的入局,上海董家渡這一重點項目后續的開發進程可能會加快,以項目前期的入市情況和目前上海高端項目的市場需求,如能盡快入市銷售,對融創和兩家新股東而言,都將會是利好。
截至目前,融創再港交所仍處于停牌中,且公司2021年的年報和2022年半年報經審核的數據并未披露。
11月29日晚間,融創發布公告稱,預計2021年公司歸母凈利潤與核心凈利潤同比均有大幅下降。接下來的12月8日,融創將召開董事會,考慮批準2021年度業績發布。如果業績能順利發布,融創股票有望實現復牌。
在銷售端方面,融創今年前10個月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1530.6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1157.8萬平方米,同比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