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鰲頭財經 寧曉敏 君平
“新能源汽車是一個長期的賽道,打個比喻,就像是踢足球,現在上半場頭15分鐘都沒有打完,誰勝誰負還不知道?!痹诿鎸νR掉隊的外界質疑時,威馬的創始人沈暉曾這樣回應道。
底氣很足,但如今上半場沒比完,沈暉先給威馬這支球隊的球員降了薪。
近日,威馬CEO沈暉發布全員內容信,稱為了應對資金壓力將通過一系列財務措施降低運營成本,包括M4及以上級別管理者主動降薪,發放50%基本工資;其他員工發放70%基本工資,取消年終獎等獎金、暫停發放購車補貼等。
資金鏈斷裂?上市求生還是求財?
今年6月1日,威馬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請,其招股書中的一句話格外引人注意,“我們的運營需要大量資金。如果未能按可接受條款獲得充足融資,則可能對我們的業務及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span>
威馬缺錢了,然而實際上威馬從一級市場拿到的融資并不算少。
天眼查顯示,威馬自成立至今共進行過11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達350億元,資方名單更是長到能印滿一張A4紙,其中不乏百度、騰訊(00700.HK)、紅杉中國等知名資本。自去年12月的D++輪融資后,威馬再無外部融資。
與巨額融資形成反差的是威馬可用“慘淡”來形容的財務狀況。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威馬的營收分別為17.62億元、26.71億元和47.43億元,同期的虧損則分別為41.48億元、50.84億元和82.06億元,基本為同期營收的兩倍,同期的毛利率則分別為-58.3%、-43.5%和-41.1%。
盡管新能源車企賣一輛虧一輛是常態,但威馬的毛利率與同行相比差距甚大?!拔敌±怼保ㄎ祦怼⑿※i、理想)在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別為6.9%、5.78%和11.05%,早一步上市的零跑也將同期的毛利率做到了-25.9%。
更加危險的信號是,截至今年3月底,威馬賬上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余額為36.78億元,本身并無造血能力,外加連續的虧損,再不融資其資金鏈可能發生斷裂。
對內節流,降低員工薪酬,對外開源,從二級市場謀求輸血,是威馬活下去的必要之舉,但上市之路不一定好走。
今年9月底,零跑(09863.HK)率先上市港交所,但市場的表現并不好,其股價的腰斬只用了兩個交易日。
“目前登陸港交所并不是好的時間節點。
一是中概股的回流加上港交所的上市潮,讓港交所顯得有些擁擠。
二是投資人對于當下的造車新勢力有了更為理智的判斷,就連“蔚小理”的股價較高點都下降不少,銷量掉隊的威馬上市結果可想而知?!毙袠I分析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威馬招股書中的一則數據也為其上市帶來了負面影響。
其招股書顯示,2021年沈暉薪資為12.62億元。實際上,這12.62億元中薪資和花紅為201萬元左右,12.59億元則是受限制股份 / 購股權開支,是一種未來預期收益。
換言之,威馬只有成功上市沈暉才有可能拿到這筆錢,但12億多的激勵難免讓外界產生威馬IPO到底是為了企業求生還是創始人求財的疑問。
披著新能源外殼的傳統車企
沈暉的履歷光鮮。在創立威馬前,他先后在博格華納、菲亞特動力、吉利控股(00175.HK)擔任高管職位,并促成了吉利對于沃爾沃的收購。
擁有傳統汽車行業背景的沈暉創業,其優勢在于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比如自建工廠。其劣勢也同樣在于此,沈暉治下的威馬發展思維仍是傳統汽車的老路子。
首先體現在產品上,目前威馬官網在售車型有三款,分別是主銷車型EX5,中型車E5和中型SUV威馬W6。
“從產品線來看,其主打車型EX5主打10到20萬的中低端市場,但在這一領域競爭激烈,威馬也未能形成自己的品牌認知,其車型的推出和分布更像是延續了傳統車企的產品線設計,而不是真正考慮受眾定位推出產品?!鼻笆龇治鋈耸空f道。
造車新勢力中的蔚來主打換電和服務,小鵬(09868.HK)則主打轎車市場,理想(02015.HK)把目光放在了家庭定位和增程上,而威馬則沒有一個標簽進入用戶心智。
如果非要說有,“自燃”或許能算上一個。
2020年10月,威馬汽車發生多起車輛自燃事件,此后威馬不得不召回了1280多輛問題車;2021年12月,威馬汽車在鄭州、??诘鹊爻霈F自燃事件;今年 4 月,海南??谑幸惠v威馬 EX5再次發生自燃。自燃事件的頻發削弱了威馬的品牌力,也開始讓人懷疑其產品力。
隨之而來的結果是銷量的下滑。
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威馬汽車銷量分別為1.28萬輛、2.19萬輛及4.42萬輛,從今年開始,威馬則未對外公布過其銷量數據。
在渠道上,威馬并不像其他新勢力一樣采用直營模式,而是像傳統車企一樣采用經銷商模式。
“當85后、90后成為購車主體,其買車習慣更傾向于體驗和服務,坐落于商場的直營店更能滿足此部分群體的購車需求,同時直營店模式降低了用戶的購車時間與交通成本,也拉近了品牌與用戶的距離,目前的趨勢是新能源營銷越來越趨向于3C產品的營銷方式,用戶也更接受這種方式?!毙袠I觀察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歸根結底,威馬無論是從產品設計還是渠道方式選擇上,都與用戶太遠。沈暉身上仍帶的“傲慢”,很難讓威馬堅持到終場哨響起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