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玉
中國人民銀行周五宣布,將于12月5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由此前的8.1%降至7.8%,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元。
本次降準符合預期。國務院常務會議周三指出,適時適度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對于本次降準的目的,央行表示,共有三點,一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支持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二是優化金融機構資金結構,增加金融機構長期穩定資金來源,增強金融機構資金配置能力,支持受疫情嚴重影響行業和中小微企業。
三是此次降準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56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促進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運金對界面新聞表示,11月以來,全國多地疫情反彈,實體經濟恢復受到一定影響,需求仍有不足,市場情緒不穩定,降準所釋放的穩增長積極信號,將有效增強金融市場信心,維持市場基本穩定,為實體經濟企穩回升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他還指出,自2020年至今,央行已降準6次,中小型金融機構存準率累計下調了2.75個百分點,大型機構存準率下調了1.75個百分點。存款準備金率已處于較低水平,且存款規模已達到255萬億元,一次降準釋放的流動性規模較大。
“考慮到中長期經濟運行對總量工具的要求主要是向下調整,而準備金率的下行空間總體上并不寬松,未來調整0.25個百分點可能會是與0.5個百分點幅度并列的一種常態方式。”王運金說。
這是今年以來央行第二次降準。4月,人民銀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同時,對沒有跨省經營的城商行和存款準備金率高于5%的農商行,再額外多降0.25個百分點。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表示,展望未來,明年上半年央行大概率還將降準一次。“在4月降準25個基點的背景下,本次央行再次降準25個基點,原因之一是2011年以來我國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持續下行,目前下行空間收窄。在此背景下,12月央行再次降準25個基點,可以理解成為2023年上半年再次降準‘節約子彈’。”他說。
德邦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蘆哲認為,法定存款準備金率5%或是央行降準的隱性下限,理由是2021年7月以來,降準的惠及面均不包括已經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
他還指出,隨著降準落地,12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的預期也會抬升。他指出,降準投放了更低成本的基礎貨幣,為商業銀行節約的資金成本帶有“降息”效應,或能夠觸發LPR報價5個基點的最小調降步長。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也表示,本次降準落地后,12月5年期LPR報價下調的概率大幅度上升。“我們判斷,12月5年期LPR報價單獨下調15個基點的可能性更大。”他說。
王青進一步指出,主要原因在于近期樓市持續處于低迷狀態,“金九銀十”成色不足,部分頭部房企信用風險持續暴露。著眼于四季度及明年初穩增長、控風險,當前通過下調房貸利率推動樓市企穩回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增加。11月以來,以金融支持房地產16條措施和《關于商業銀行出具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有關工作的通知》為代表,當前政策面穩樓市力度正在持續加碼。如果說以上兩項政策更多針對樓市供給端發力,未來下調5年期LPR報價則主要指向需求端。
“另外,在經歷了前三個季度的大幅下調后,10月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利率均值已降至4.3%,多地房貸利率已降至5年期LPR報價決定的最低值附近。接下來為推動房貸利率進一步下行,除了放寬首套房貸利率下限外,還需要5年期LPR報價先行下調。”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