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陳瓊燁
“應當將社區托育服務和家庭科學育兒指導服務,納入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鄉村社區生活圈和社區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內容。”
上海近日通過的《上海市學前教育與托育服務條例》(下稱《條例》)明確上述要求,該《條例》是國內首部將學前教育與托育服務合并立法的地方性法規。
《條例》明確,加強社區托育點建設,為有托育需求的家庭提供臨時照護服務。受困于上海中心城區可用場地有限,在規劃指標方面,《條例》在政策上作出了適度解綁,明確在保障公共利益、符合更新目標的前提下,可按照規定對用地性質、容積率等指標予以優化。
根據《條例》,社區托育點可單獨設置,也可依托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等設置,有相對獨立區隔的空間,符合衛生、環保、消防等標準和規范,有條件的可以設置戶外活動場地。
目前,上海市共提供托額5.3萬個,千人托位數2.12個,全市街鎮普惠性托育機構覆蓋率97%。近期,上海市教委等10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本市社區托育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按照計劃,明年要全面建設社區托育點,并開設更多的公辦幼兒園托班,2025年達到千人托位不少于4.5個。
《條例》堅持普惠性和幼有善育理念,明確幼兒園應當按照規劃要求開設托班,政府可以向民辦幼兒園購買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
同時也對新建居住區配套建設幼兒園及其托班設施作出了規定,需與住宅建設保持同步,包括同步交付使用,并由教育部門參與評審驗收。配套建設的幼兒園及其托班應當舉辦成公辦幼兒園或者委托辦成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學前教育與托育服務。
家庭科學育兒指導被賦予重要意義。《條例》專辟一章明確各項要求,其中包括依托高等院校、社區學校等建立家庭科學育兒指導培訓的專兼職師資隊伍,開展對家庭科學育兒指導工作研究。
此次立法將保障兒童身心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對視頻監控設施的安裝與記錄保存期限作出明確規定。幼兒園和托育機構出入口、兒童活動場所、休息場所等區域應當安裝視頻監控設施,監控記錄至少保存90天。
《條例》還明確了從業人員的禁業要求和禁止行為。規定幼兒園和托育機構、社區托育點聘任(用)從業人員前,應當進行背景調查和健康檢查,如有犯罪記錄的;因實施虐待、性侵害、性騷擾、暴力傷害等行為被處以治安管理處罰或者處分的;有吸毒、酗酒、賭博等違法或者不良行為的;患有不適合從事學前教育與托育服務工作的慢性傳染病、精神病等疾病的,有嚴重違反師德師風行為等,不得聘任(用)。
幼兒園教師在職稱評定、崗位聘任(用)等方面享有與中小學教師同等的待遇。符合條件的幼兒園衛生保健人員,納入相關專業技術職稱系列。
針對幼兒園、托育機構及從業人員等違反條例規定的行為,《條例》設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如幼兒園組織考試或者測試的;違反國家和本市規定收取費用,或者克扣、挪用相關費用的;或發生體罰或者變相體罰、歧視、侮辱、虐待、性侵害等損害兒童身心健康的行為的,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招生,吊銷幼兒園的辦學許可證。
《條例》還對幼兒園的辦學資本進行了限制性規定。明確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利用財政經費、國有資產、集體資產舉辦或者支持舉辦營利性民辦幼兒園;公辦幼兒園不得轉制為民辦幼兒園;公辦幼兒園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營利性民辦幼兒園和其他教育機構;社會資本舉辦或者參與舉辦幼兒園,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投資、融資等方面的限制性規定。
《條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