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市值觀察 泰羅
編輯|小市妹
港交所文件披露,11月23日,衛龍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聆訊后資料集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收入同比減少1.8%至22.605億元;凈利潤為-2.608億元,上年同期為3.576億元。
“辣條一哥”衛龍離登陸港交所再進一步。
根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2胡潤百富榜》顯示,目前衛龍掌門人劉衛平身價達到220億。隨著上市臨近,他的更大野心,藏不住了。
2001年,劉衛平正式創辦平平食品加工廠,他把自己的名字與偶像成龍相結合,“衛龍”由此誕生。
由于辣條的生產門檻并不高,2000年前后大量作坊式廠商蜂擁而入,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行業野蠻生長。2005年底,央視曝光了平江縣一家面筋廠違禁使用添加劑,辣條業食品安全問題頓時成為全社會焦點,大量劣質辣條廠關閉,據券商數據,自2000年至2016年,全國調味面企業從幾千家銳減至580家。
而劉衛平的商業眼光在此時充分體現:就在行業瘋狂擴張之際,劉衛平就充分意識到這種生態不可持續,規范化路線才是行業未來發展的大方向。
于是在2004年劉衛平成立平平食品的同時,還投入重金從歐洲引進了一條全自動生產線,對現有產品線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同時聘請了一批專業質檢機構,完善自身品控體系。
這在當時被看做“瘋狂”的舉措,被后來劉衛平稱為“一生中最大膽的決定”。不僅最大限度降低了2005年風波帶來的影響,在行業調整期通過不斷擴產,相繼建立了漯河、駐馬店、扶溝多個生產基地,實現了口碑和市場的雙贏。
此外,劉衛平深知辣條的產品定位和用戶群體。在早期推廣中,采取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重點布局縣鄉等低線市場。
經歷了2005年的食品安全事件,劉衛平首先要做的,是摘掉不衛生、不安全的帽子。
為此,劉衛平不惜血本做了大量的營銷工作。事后證明效果也是遠超預期,不僅讓衛龍擺脫了安全問題,還實現了名利雙收。
在2010-2014年間,相繼邀請趙薇、楊冪及文章做代言。幾輪廣告下來,衛龍成功博出位。
就在2019年愚人節,衛龍放出了各類生活、日用百貨的新品視頻,意欲“跨界”。當眾人疑惑之時,官方進行了辟謠,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又如2021年愚人節,衛龍如法炮制,計劃推出經典大面筋的嚶嚶櫻花味、清新香菜味等另類口味,就當眾人討論之際,官方再次上演辟謠套路。
對于衛龍的成長,用“始于渠道,成于營銷”形容再契合不過。通過不斷親近年輕人,用接地氣的營銷方式,才逐步奠定了今天的品牌基調。
在辣條行業站穩腳跟后,劉衛平似乎早就預感到行業增長天花板,并不斷將業務觸角伸向了更多品類。
早在2010年,劉衛平就開始做豆干品類,開創了親嘴豆干系列;2014年推出了公司的重磅產品魔芋爽;2019年又推出了另一重磅單品風吃海帶。
從當前來看,衛龍的多元化已取得較大成效。主營的辣條調味面業務則由2018年的79%營收占比下降至61%;以魔芋爽和風吃海帶為主的蔬菜類制品業務,在2021年營收占比則由10.8%提升至34.7%。
劉衛平的逆襲絕不僅是資本追逐,更多的是優秀本土品牌成長的企業家精神,憑借一己之力逐步改變大眾對辣條產業的看法,改善了行業發展生態。在辣味休閑食品的多元化領域,未來增長同樣具備想象力。
資本市場從不缺神話,但衛龍卻只有一個。隨著衛龍的上市,劉衛平的辣味故事,還會繼續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