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一則吉利汽車《關于車型價格調整的說明》在網上廣泛流傳。
該說明稱吉利因汽車購置稅補貼政策終止與電池主要原材料價格大漲,將對旗下三大新能源品牌吉利汽車、幾何汽車與睿藍汽車進行官方指導價上調。上調幅度為2000元至6000元不等,具體車型的調價通知將另行發布,2023年1月1日之前付定金簽約的客戶不受此次調價影響。

隨后,吉利方面向外界辟謠稱,此消息非吉利官方發布,為不實信息。吉利汽車表示,明年國補退出以及材料的上漲對新能源汽車銷售價格可能會帶來影響,但目前吉利汽車對新能源車型價格未進行調整。
對此,吉利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發微博調侃道,“看來是需要成立新聞打假辦了!”

界面新聞致電多家吉利經銷商了解到,目前展廳均未收到過漲價相關消息,具體是否漲價需等待廠家統一通知。
就在謠言傳出的前一天,吉利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極氪副總裁趙昱輝就曾向外界表示,面對復雜的市場價格體系變化,極氪不會跟風做價格調整。
11月23日,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最高的比亞迪發布聲明稱,將上調王朝、海洋及騰勢新能源車型的官方指導價,幅度為2000元至6000元不等,并將漲價原因指向了新能源補貼終止與電池原料上漲。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吉利漲價謠言在調價幅度,漲價原因甚至漲價時間上都與比亞迪高度相似。
同日,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稱,比亞迪漲價與電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關系不大,并預測受新能源汽車補貼在今年年底正式退出影響,明年年初國內新能源車市將再掀起一輪規模不大的漲價潮。此前,多數業內人士認為,特斯拉近期的多輪降價會引發新能源市場的降價潮流。
盡管不會漲價,但吉利要面對的是單車利潤下降與成本上升所帶來的雙重壓力。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吉利凈利潤僅有15.5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24.1億元同比下降35%。以吉利上半年61.38萬輛的總銷量換算,平均到每輛車上的凈利潤僅為2500元。相比之下,穩居國內新能源市場銷量前列的比亞迪與特斯拉單車利潤則分別為1466美元(約合1.03萬人民幣)與9570美元(約合6.83萬人民幣)。
目前,國家對符合政策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力度為插電混合動力車4800元每臺,純電動車12600元每臺。若不上調價格,在新能源補貼停止后吉利新能源車型恐將無法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