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曾仰琳
11月23日,北京銀行(601169.SH)線上召開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北京銀行董事長霍學文,北京銀行董事、行長楊書劍和董秘曹卓出席并回答了投資者提問。
界面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北京銀行管理層在業績會上共回應了13個問題,涉及了不良資產處置、房地產風險敞口、凈息差下滑、LPR利率下行影響、零售轉型進展、收入增長驅動力等方面。
不良資產處置成效如何?房地產風險敞口表現如何?
在不良資產處置方面,霍學文回應稱,2022年三季度,北京銀行持續強化全流程資產質量管控,不斷加大“降舊控新”力度,資產質量穩中向好發展,主要資產質量指標環比實現“四降一提升”,即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率、逾期率、逾貸比均較中期下降,撥備覆蓋率較中期上升。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末,該行不良貸款余額278.98億元,較半年末減少12.31億元;不良貸款率1.59%,較半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逾期率、逾貸比均較中期下降;撥備覆蓋率200.25%,較半年末上升5.32個百分點,具備足夠的風險抵御能力。
霍學文指出,當前,全球經濟復雜多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不減,商業銀行在不斷加大不良處置規模的情況下,不良余額仍呈上升態勢。未來,北京銀行將繼續堅定底線思維、牢守風險底線,多措并舉持續提升資產質量管控質效,確保北京銀行資產質量穩中加固。
對于房地產領域的風險敞口問題,霍學文表示,目前北京銀行對房地產實施名單制準入管理,通過打分卡控制授信額度,明確投放區域及城市,確定重點投放項目,強化資金封閉管理,做好業務穩健發展。下一步,北京銀行會繼續做好房地產貸款平穩投放,支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滿足個人住房貸款合理需求,依法保障住房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為何近年來凈息差不斷下滑?LPR利率下行有何影響?
在凈息差下滑的問題上,楊書劍表示,該行凈息差近年來有所下滑,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政策和市場影響。今年以來1年期LPR調降15bp,5年期以上LPR調降35bp,新放貸款利率下降影響收益水平,同時受市場和政策因素影響,投資收益率呈下降趨勢。二是業務結構調整影響。北京銀行致力于改善客戶結構,加大重點優質客戶和小微客戶投放,資產利率競爭較為激烈。三是該行零售貸款業務占比同類銀行相比相對較低,高收益零售貸款占比有待進一步提升。
“我行一方面通過優化資產業務結構,延緩資產收益下行速度;另一方面加強負債成本管控,半年末我行負債成本下降幅度在上市銀行位于前列,保持負債成本較低的優勢。”楊書劍進一步回應稱,未來存量貸款利率面臨重定價壓力,整體看息差仍面臨下行壓力。該行將通過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強化負債成本管控等措施穩定息差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兩項舉措:
一是優化信貸結構,加大高收益零售貸款投放力度,同時加大債券投資配置,提升債券收益;二是強化負債成本管控。通過加強數字化獲客能力建設優化獲客模式,拓展低成本存款來源。加強存款利率定價管理,不斷降低負債成本。
對于如何防范城投公司債務違約帶來的損失的問題,楊書劍回應稱,北京銀行針對城投貸款業務的主要管控方式包括:一是設定區域限額,二是設定客戶限額,三是設定準入地區,四是制定客戶層級、收入指標的標準。從源頭做好風險防范。
對于市場利率下行的影響,楊書劍表示,今年市場利率下行,特別是貸款LPR下調幅度較大,引導商業銀行持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導致銀行業凈息差整體有所下滑。北京銀行通過優化資產業務結構,延緩資產收益下行速度;同時加強負債成本管控,保持負債成本較低優勢。半年末,北京銀行凈息差同比下降7BP,下降幅度稍低于上市銀行整體下降幅度。
零售轉型進展如何?收入增長有何驅動力?
在零售轉型進展方面,楊書劍介紹,北京銀行一直致力于數字化轉型統領的五大轉型。其中零售轉型成效顯著,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零售盈利貢獻實現新突破。零售利息凈收入同比增長22.3%,占比提升超過6%,零售存款成本率同比下降13BP,個人貸款收益率同比提升33BP。
二是零售業務規模保持快速增長。AUM同比增長超過1,000億元,增幅12.8%,儲蓄日均存款較年初增長12.9%,其中核心存款增長23.3%;零售貸款6,077億元,較年初增長234億元,單季增長112億元,個人普惠金融貸款余額同比增幅36%,經營和消費貸在個人貸款中占比達42%,環比提升1.6個百分點。
三是財富管理業務貢獻持續提升,開展“京彩理財季”活動,理財中收實現7.8億,同比增幅達43%,代銷個人理財上線三個月規模突破150億元,代銷保險規模較年初增長37%,中收創利同比增幅47%,私募代銷規模較年初增長52.40%,財富管理類中收超過13.7億元,同比增幅10%。
四是零售客戶基礎持續夯實,零售客戶突破2,700萬戶,推出理財首簽、貴賓晉級、私行晉級三重“京”喜活動,貴賓客戶數突破85萬戶,較年初增長8.1%,私行客戶數突破1.29萬戶,較年初增長14.8%;私行客戶AUM達到1,632億元,較年初增長15.9%。
五是打造兒童金融特色,創新推出“親子賬戶共管”服務、升級“小京壓歲寶”產品、推出“DIY特色小京卡”等各類特色主題活動,線上線下累計舉辦超過5,200場。依托“蔬菜精靈”聯名信用卡等爆款產品引入年輕客群、高價值客群,深化周一充電日、天天有驚喜、非常假期三大營銷品牌,本年新增信用卡客戶數超過50萬戶。建設新市民服務驛站,推出新市民專屬創業貸款“創贏貸”,上線三個月累計發放超過30億元。
六是加快構建數字化、智能化、一體化的智能銀行生態體系。豐富手機銀行非金融服務生態體系,新增美團外賣、大眾點評、叮咚買菜、首汽約車、高德打車等優質場景服務,手機銀行客戶規模突破1300萬戶,同比增長24%,月活躍用戶(MAU)突破510萬戶。深入打磨遠程銀行空中經營模式,在試點經營中轉化效率達行業平均水平的近9倍。創新提升線上化個人信貸服務,打造“京e貸”品牌特色,上線普惠金融和房貸產品線上化、標準化項目,與上汽通用等頭部企業合作“車貸+”產品成功投產。
對于收入增長的驅動力,霍學文提出,2022年,北京銀行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13.90億元,同比增長3.23%,增速較半年末回升1.52個百分點。營收增速穩中有升,呈現企穩向好態勢。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以數字化轉型為統領,圍繞提升價值創造能力,持續優化客戶服務。完善GBIC2組合金融服務模式,推出上市企業金融服務方案暨“揚帆計劃”,以數字化手段助力對公客戶“倍增計劃”實現,發布“京螢計劃”兒童綜合金融服務體系,持續夯實業務發展基礎,通過加強數字化獲客能力建設優化獲客模式,拓展低成本存款來源。
二是不斷優化業務布局。立足首都銀行定位,全力服務首都“四個中心”“五子聯動”“兩區”等重點建設項目,強化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綠色金融特色,全面升級供應鏈金融生態,深度綁定優質客戶,強化服務小微特色。持續加大對長三角、珠三角等國家重點發展地區的支持力度,聚焦基礎設施一體化、產業體系一體化、公共服務一體化等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多渠道、多維度、多元化加快業務布局。
三是加大零售轉型力度。打造北京銀行的“二次增長”曲線。三季度末零售利息凈收入同比增長22.3%,占比提升超過6%,零售存款成本率同比下降13BP,個人貸款收益率同比提升33BP。
最新業績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北京銀行實現營業收入513.90億元,同比增長3.2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93.61億元,同比增長6.48%;平均總資產收益率(年化)0.82%,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年化)11.25%,成本收入比23.69%。截至2022年9月末,北京銀行資產總額3.1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09%;負債總額2.8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