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景源
學前教育與托育服務面向“最柔軟的群體”,是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2022年11月23日,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上海市學前教育與托育服務條例》(下稱《條例》),《條例》將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條例》指出,上海要建立以政府舉辦的公辦幼兒園為主,構建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普及學前教育;通過開設幼兒園托班、舉辦托育機構、設置社區托育點、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務等方式,構建普惠多元的托育公共服務體系,發展托育服務。
確保學前特殊教育服務覆蓋所有街鎮
“《條例》探索將學前教育與托育服務整合立法,是全國首創。”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閻銳表示,通過幼兒園開設托班,推動托幼服務資源、場地共享、師資人員融通,實現托幼一體化發展,是上海學前教育和托育服務發展的重要優勢和成功經驗。
為此,《條例》明確,上海市幼兒園應當按照規劃要求開設托班。新建居住區應當配套建設幼兒園及其托班設施,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居住區的幼兒園及其托班未達到規劃要求或者建設標準的,所在地的區人民政府應當通過新建、擴建、改建以及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等方式,予以補充和完善。
《條例》明確,上海各區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內有特殊需要的學前兒童數量、類型和分布情況,設置專門的特殊教育學前班或者學前特殊教育機構,確保學前特殊教育服務覆蓋所有街鎮;幼兒園應當接收能夠適應集體生活的有特殊需要的學前兒童入園,通過隨班就讀、設置特殊教育班等方式,實施融合教育。
《條例》還規定,上海各鄉鎮、街道辦事處應當根據轄區內人口結構、托育服務需求等情況,建設社區托育點提供臨時照護服務;各區政府要將社區托育服務納入十五分鐘生活圈。
目前,上海共提供托額5.3萬個,千人托位數2.12個,全市街鎮普惠性托育機構覆蓋率97%。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楊振透露,2023年上海將要全面建設社區托育點,并開設更多的公辦幼兒園托班,2025年達到千人托位不少于4.5個。
幼兒園和托育機構視頻監控記錄至少保存九十天
保障兒童身心健康和安全,是學前教育和托育服務的重中之重。
《條例》明確,幼兒園和托育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責任制度,完善物防、技防設施設備,保障兒童在園在托期間的人身安全;出入口、兒童活動場所、休息場所等區域應當安裝視頻監控設施,監控記錄至少保存90天。
《條例》提出,幼兒園和托育機構聘用從業人員應當背景調查和健康檢查,不得聘用有犯罪記錄,因實施虐待、性侵害、性騷擾、暴力傷害等行為被處以治安管理處罰或者處分的,有酗酒賭博等違法或不良行為,嚴重違反師德師風等六類情形的人員。從業人員不得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兒童,不得實施歧視、侮辱、虐待、性侵害以及其他違反職業道德規范或者損害兒童身心健康的行為。
不得使用小學化的教育方式,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課程內容
《條例》指出,學前教育應當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托育服務應當堅持保育為主、教養融合的原則。幼兒園應當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托育機構應當在生活和游戲中促進嬰幼兒身健康發展。
《條例》明確,幼兒園和托育機構不得使用小學化的教育方式,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課程內容,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考試或者測試,不得開展違背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的活動。不得向兒童及家長組織征訂教材和教輔材料,不得推銷或者變相推銷商品、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