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界面工業
中石化即將迎來首個兆瓦級可再生電力電解水制氫示范項目。
11月23日,中石化新聞辦發布消息稱,中石化首個兆瓦級可再生電力電解水制氫示范項目在中原油田完成中交。至此,該項目由施工階段進入開車準備階段。
該項目投產后,將日產高純度綠氫1.12噸,預計年消耗可再生電力電量2520萬千瓦時,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1.4萬余噸。
按照制氫的來源劃分,氫氣通常可分為灰氫、藍氫和綠氫三類。
灰氫是指利用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氣和煤制取氫氣,制氫成本較低但碳排放量大。藍氫是指使用化石燃料制氫的同時,配合碳捕捉和碳封存技術,碳排放強度相對較低但捕集成本較高。
綠氫是利用風電、水電、太陽能、核電等可再生能源電解制氫。電解水制氫是目前最主要的制取綠氫的方法,制氫過程完全沒有碳排放,但成本較高。
中石化上述項目采用了質子膜電解水制氫工藝。與目前主流的堿性電解制氫技術相比,質子膜電解水制氫工藝的“適應能力”更強,對電的波動與否沒有過多要求,制氫系統可以隨時關停,這便于就地消納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波動性較強的可再生“綠電”。
類似發動機是汽車的核心部件,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系統是該項目的核心設備。中石化上述項目的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裝置,為目前國內最大單套系統。
該系統利用純水作為電解液,在電解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學藥品,具有較高的電流密度和安全性。項目核心裝置的電解功率為2.5兆瓦。
為了實現“綠電”制“綠氫”,該項目配套建設了3.66兆瓦的光伏電站,以及9兆瓦風電工程。兩個制氫配套工程年發電量約2500余萬千瓦時。目前,光伏配套工程建設已接近尾聲。
該項目由中石化中原油田牽頭,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廣州工程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共同建設。
近年來,中石化加快推進能源轉型。2021年,該公司提出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規劃到2025年建設1000座加氫站或油氫合建站,形成全氫能產業鏈,涉及加氫站、制氫技術、氫燃料電池、儲氫材料等多個環節。
截至目前,該公司累計建成加氫站83座,已成為全球建設和運營加氫站最多的企業;啟動建設了全球最大光伏綠氫項目——新疆庫車2萬噸/年綠電制氫示范工程;內蒙古鄂爾多斯、烏蘭察布、包頭,福建漳州等一批綠氫煉化重大項目,正在推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