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斯拉引發新能源汽車降價潮的關口,比亞迪選擇成為這波潮流的逆行者。
比亞迪發布《關于車型價格調整的聲明》稱,“將對王朝、海洋及騰勢相關新能源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2000元至6000元不等,具體車型的調價通知將另行發布。2023年1月1日之前付定金簽約的客戶不受此次調價影響。”
在該聲明中,比亞迪表示,漲價主要受兩方面原因影響,一是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即將于2022年12月31日終止,在此之后上牌的車輛國家將不再給予補貼;二是下半年以來,電池主要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

緊隨特斯拉降價,包括福特、問界、小鵬以及奔馳等汽車品牌,都在近期對車型價格進行了調整。此前有投資者向比亞迪提問,公司是否有跟進降價的計劃,但比亞迪并未正面回應。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2022年將是新能源汽車的又一個寒冬,尤其是新勢力品牌。界面新聞此前報道,今年前三季度,小鵬、極狐及問界的年度KPI完成率還不到40%。
但對比亞迪來說,2022年則是騰飛的一年。據比亞迪最新銷量數據,其10月銷量21.78萬輛,繼9月之后銷量再破20萬輛,創下單月銷量新高。已經上市的四家新勢力“蔚小理”和零跑,在10月的效率都出現了環比下降,其中零跑和小鵬的跌幅都超過了35%。
今年1至10月,比亞迪累計銷量達140萬輛,同比增長158.52%。日前,比亞迪完成第3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董事長王傳福稱,“從200萬到300萬,我們僅用了半年。”
相比其他主銷新能源汽車的品牌,強勁的銷量給了比亞迪更多漲價的底氣。今年6月,王傳福還曾表示,比亞迪在手訂單超過50萬輛,且積壓的訂單數量正在逐月增加,交付周期需要5到6個月。
此次漲價,已是比亞迪在今年的第三次調價。
1月,比亞迪對王朝網和海洋網相關新能源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1000至7000元不等;3月,比亞迪又進行了一次調價,上調幅度為3000至6000元不等。兩次漲價均和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有關,按漲幅的下限來算,三次漲價過后比亞迪最低漲幅已達6000元。
上半年,由于電池漲價、供應鏈不穩等因素影響,主流新能源汽車品牌幾乎都對產品價格進行了上調,不少品牌上調不止一次。但到了下半年風向已經變化,日前虎嗅報道稱,特斯拉兩次促銷后訂單增量仍不及預期,會在年底前推出新的“降價手段”。對此,特斯拉回應稱其為不實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