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4A廣告網 安順
最近,羅永浩可謂是火得一塌糊涂。
不僅直播搞得風生水起,持續上演了好幾年的“真還傳”也即將落下帷幕,更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羅永浩還開始進軍起了廣告圈,似乎想讓他原本就異常精彩的人生再添一抹亮色。
今年6月,羅永浩宣布正式退出各大社交平臺,再度回歸創業,這次“行業冥燈”選擇了AR產業,而在重組科技公司之外,他還聯合了幾位資深廣告人成立了一家“邱迪遜大街四狂人工作室”,并聲稱將通過接廣告來繼續“貼補家用”。
劇情越看越熟悉,這和之前羅永浩為了還債而進軍直播界越來越有異曲同工之妙,更值得一提的是這幾個月以來,羅永浩確實已經攜手了好多品牌陸續推出了一系列定制化廣告,雖然廣告故事風格各異,但無一例外都充滿著羅永浩的個人烙印。
老羅勇闖廣告圈,四面開花
如果要評選出今年在廣告片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藝人,那一定非羅永浩莫屬了。
可以說前段時間十個廣告里幾乎有五六個都有羅老師的身影,而且每支廣告總能夠從意想不到的角度出發,借助羅永浩的個人魅力實現對用戶群體的親密對話,堪稱品牌聯通年輕人的一大秘密武器。
其實細數羅永浩在廣告圈出鏡的時間,網易嚴選稱得上是最早一批發現羅永浩廣告天賦的品牌了,去年雙11期間推出的《啥是好東西》反套路大片讓人耳目一新,而今年雙11網易嚴選再度牽手羅永浩續寫反套路。
同樣的劇情同樣的人物同樣的腦洞大開,鵝絨被能跟人類取暖史搭上聯系,一瓶醋還有初戀狗血劇情,賣個椅子都要無限內卷,影片中矯揉造作的劇情與羅永浩開門見山的建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幽默詼諧中讓人再度體會到了網易嚴選的反套路思維。
今年雙11最熱門的廣告可能還得是羅永浩和美團外賣聯手打造的這支,當曾經賣手機、賣貨的羅永浩化身美團外賣員,那畫面的確讓人充滿想象。
整支影片最大的特點就是反差感,前半部分一直煽情渲染老羅的艱難創業史,講述他對于科技工藝的匠心與執著,話里話外像是想要重新回歸手機行業;可后半段話鋒一轉,羅永浩突然化身美團外賣員,圓滾滾的體型加上頭頂萌趣的袋鼠耳朵,整個人一出來就讓人感覺十分喜感。
號稱世界上最安全的沃爾沃前段時間攜手羅永浩、羅翔、樊登三位極具個性的人物拍攝了一支態度廣告。
廣告從三人的人生經歷出發,尋找到了他們各自與沃爾沃最契合的特質,而羅永浩追求極致和連續創業的精神則與品牌的卓越性能高度契合,整支影片更偏向于概念化敘述,但卻在一句一字中讓人清晰地感受到了沃爾沃的過硬品質與個性文化。
正經來說這才算是羅永浩成立廣告工作室接到的第一個廣告,影片整體偏喜劇風格,以羅永浩開新公司為線索,通過向白發長者、滅絕師太、諸葛亮、唐僧求取“公司管理之道”引出飛書在各個方面的卓越優勢,借助羅永浩幽默詼諧的語言和行業冥燈的人設巧妙地將品牌信息傳達而出。
除此之外,康師傅最近也推出了一支魔性廣告,TVC中羅永浩因饑餓化身哥斯拉大肆破壞城市,最后靠康師傅牛肉面才得以拯救地球;協同辦公軟件MasterGo也和羅永浩一起打造了一支幽默夸張的廣告,通過對工作難點的無限放大突出了MasterGo集多重便捷功能于一身的優勢。
羅永浩式廣告的利與弊
在剖析羅永浩為何備受品牌青睞之前我們需要明晰一個問題,為什么品牌近年來越來越熱衷于明星網紅代言?
其中最為關鍵的原因在于信息傳播渠道以及消費主體的變化。
信息多向度時代,流量為王,誰的流量大誰就能更有效地闖入消費者的生活,而迅速崛起的年輕一代消費者更是傾向于個性化消費思考,從多維度打造相應的優秀消費體驗是品牌聚焦Z世代注意力的關鍵因素。
而在拋開品牌本身的影響力后,想要獲取更廣泛的流量加持,明星代言成為不可避免的必然話題。
隨著一波波當紅流量擔當的崛起,品牌們爭先恐后不惜高價地簽約明星成為本品牌的代言人,有的為了品牌調性的人設相配,有的是為了差異感塑造,而更多的則是為了撬動明星背后龐大的粉絲經濟體。
不過近年來明星代言也出現了許多變化,許多流量明星接連塌房從而連累了許多正在代言中的品牌,進而導致品牌如今在選擇代言人的環節上越發嚴苛,流量是一方面,代言人與品牌性格、調性的契合度,以及代言人的社會口碑與形象都是品牌考量的關鍵因素。
因此不難發現,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放下流量心理,越來越多的中生代實力演員、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開始走上更多代言舞臺。
作為中國的初代網紅,屢次創業屢次失敗,屢次失敗還屢次創業,入局直播界上演“真還傳”,如今更是橫跨廣告、科技兩大賽道,羅永浩可謂是從理想派走到務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對于工業的極致追求、獨特的個人魅力,以及被其個人魅力吸引的諸多粉絲,都十分契合如今品牌代言的要求。
簡而言之,流量、話題、口碑,是如今羅永浩吸引品牌的最大閃光點,而前段時間在直播界大賣甚至一躍成為“抖音一哥”的行為更是進一步助推著羅永浩的聲量進一步高漲,也受到了越來越多品牌的關注。
此外,與諸多明星相比,羅永浩的形象更加真實可感。
體驗消費時代的降臨,想打動消費者品牌就必須提升自身的說不理,明星代言翻車的案例頻發,從而讓許多消費者更加懷疑產品品質的真實性,而羅永浩本身就并非明星,無需刻意凹人設,而他本身有話直說的性格也是許多人喜歡他的原因,正因為羅永浩個人的真實感,從而能夠讓品牌更有效地打動消費者。
不過品牌選擇羅永浩代言,也有一些缺點。
其一,不難發現近期的品牌廣告羅永浩幾乎是扎堆出現,品牌代言的核心點在于我能擁有其他品牌無法擁有的優勢,代言人也是一樣。
雖然羅永浩代言的品牌都不是一個品類,但一系列羅永浩式廣告在短時間內的出現,不禁讓消費者有些審美疲勞,代言人的不唯一性也讓廣告的整體說服力不夠強,且容易讓消費者的目光更多地集中在羅永浩本人的身上。
其二,羅永浩的粉絲群體大多以年輕男性為主,他對于科技與工業的浪漫、極致理想追求深得這部分消費者的認同。
但代言不應只關注于部分消費群體的喜好,而是學會進一步擴大品牌的整體影響力,代言人本身的粉絲群體傾向性過強,同樣會導致代言效果的下降。
品牌代言,多元化思考
對許多品牌來說,現在找代言人成了一個越來越難的事情。
不僅要有流量,更要社會口碑良好,希望代言人的粉絲群體覆蓋多個圈層,也希望他最好只接受品牌一家的代言,更重要的一點是代言人不能太高。
品牌對于代言人的擔心最近國家方面也給予了回應,今年10月31日,國家七部門聯合印發了一份《關于進一步規范明星廣告代言活動的指導意見》,其中對如何規范明星代言問題、如何確保代言的真實性以及如何處理違法代言問題都做出了相應規定。
此外,對于汽車等迭代速度較快的商品更是提出了代言期內不得為競品代言、代言人必須充分使用品牌產品不得虛假代言,如果是品牌大使、摯友、推薦官應該在代言中說明。
這也就意味著以往代言人為主導時代不再,品牌方的權益能夠受到更多的保障,而代言營銷也有了更加多元化的玩法。
其實從“初代網紅”羅永浩出現在多個品牌廣告中就足以看出,如今品牌尋找代言人的眼光早已不僅僅局限在了明星圈層,越來越多有知名度、有口碑的網紅達人也都成為了他們選擇的獨享,只是如何選擇那些更契合品牌調性的明星達人,也不陷入代言群體撞車的困境,或許也是品牌們接下來要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