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代周報 鄭栩彤
編輯|駱一帆
“這將是我最后一次在財務業績會上發言。”在軟件銀行集團(下稱“軟銀”)最新財季會議上,孫正義鄭重宣布,他將退出公司日常經營,全身心投入芯片設計公司ARM的“爆發式增長中”。
由于全球科技行業降溫,向來在科技領域眼光毒辣的孫正義,近年也未能再帶領節節失利的軟銀重現輝煌。包括孫正義最成功的投資——阿里在內,今年全球一眾互聯網企業資產減值,裁員之聲此起彼伏。為扭轉虧損,軟銀不得不多次減持阿里。
在此背景下,孫正義既不想帶領軟銀收縮御寒,也不想放手徹底隱退。他希望再賭一次,將寶全部壓在硬科技企業ARM身上。一旦ARM成功上市,孫正義就算賭贏,一如之前他所有賭對的投資一樣。
押寶ARM獨立上市
雖然2019年至今,孫正義常因投資失誤對外道歉,但此次宣布退出軟銀日常經營,并非孫正義認輸,而是將精力全部用于啃ARM這塊硬骨頭。
2016年,軟銀以310億美元現金收購ARM,近年欲出售ARM彌補虧損。2020年,英偉達便宣布以4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ARM,至2021年年底,交易價漲至870億美元的峰值,隨后回落至660億美元。只要成功出售,軟銀便能大賺一筆,但該交易因監管機構介入而終止,孫正義轉而決定推動ARM獨立上市。
或許是看到ARM此前可觀的出售價格,孫正義有了更大胃口。業務層面上,他表示,ARM不僅將在手機革命中成為中心,在云計算、汽車、物聯網和虛擬世界中也將成為創新中心,并進入第二增長階段。
估值層面上,孫正義更預測,ARM的價值相當于谷歌、亞馬遜、Meta、蘋果這4大巨頭的水平,或比賣給英偉達的價錢高出一個數量級。ARM上市將是芯片史上最重要的IPO。
在當前芯片巨頭加速整合、爭奪業內優質標的的背景下,不論是否IPO,ARM確實都有可能被賣出高價。英偉達收購受阻后,ARM近期又傳出跟三星接洽的消息,據媒體報道,英特爾也在考慮聯合收購。
ARM的未來也確實具有一定想象力。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以往主要在手機芯片上使用的ARM芯片架構,近期加速向PC和服務器市場滲透。亞馬遜、微軟、阿里、谷歌等云服務廠商也傳出自研ARM架構服務器芯片的消息,這些芯片將挑戰X86架構芯片的優勢地位。
盡管收益可觀,但押寶ARM也充滿風險。
眼下,ARM對外授權的ARM架構正在遭受RISC-V架構的挑戰,蘋果、高通、英特爾和眾多國內廠商均投入開源免費的RISC-V架構,試圖避免給ARM公司繳納授權費用。有芯片分析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ARM架構試圖稱霸的物聯網、自動駕駛等市場,也是RISC-V架構芯片的目標市場。
此外,ARM能否順利上市也需打一個問號。據報道,因英國當地局勢,軟銀已擱置ARM的倫敦IPO,轉而謀劃美國上市。預計上市時間因此推遲,或在2023年晚些時候,屆時是否會有新變數暫未可知。
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在投資界叱咤風云幾十年的孫正義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但這次他依然選擇押寶,一如他之前的投資風格一樣。
有接近軟銀愿景基金的人士向媒體透露,孫正義對愿景基金的每一項投資都親自拍板,雖然他的投資很多時候都是跟著感覺走。
當然,今年已65歲的孫正義也始終保持學習狀態。Bernstein分析師曾表示,孫正義在過去的失敗投資中學到很多,吸取了教訓。
此次豪賭ARM,孫正義還能再贏一次嗎?
看準機會從不手軟
在部分人看來,孫正義選擇豪賭ARM并不奇怪,縱觀其投資生涯,看準目標以小搏大就是他從始至終的投資方式。
回顧孫正義幾次震驚業內的成功投資,其中都能看到明顯賭的成分。
1995年,孫正義與5名學生關于雅虎僅談話30分鐘,便掏出200萬美元,后續成為雅虎最大股東。雅虎一年后上市,孫正義僅賣出2%股份便套現4億美元。
相似的橋段也發生在他投資阿里的時候。1999年,與馬云談話6分鐘后,孫正義便決定拿出4000萬美元投資阿里。此舉似乎“嚇到”馬云,最終阿里反而謹慎起來,只拿了孫正義2000萬美元。
2003年,軟銀幫助阿里開發門戶網站淘寶,注資5000萬美元,并購買阿里3000萬美元的可轉票據,隨后轉換為普通股。2004年,軟銀追投阿里6000萬美元,成為阿里第二大股東。
即便當時很多人并不認為淘寶能成為日后的電商巨頭,但在孫正義看來,一旦阿里成功,自己的投資回報將十分豐厚,因此值得一賭。
至2014年阿里上市,軟銀以超30%的股份占比成為阿里的最大股東,軟銀持有的阿里股份價值翻了約2900倍。孫正義本人的財富凈額則達166億美元,他在這一年成為日本首富。
多次追加、重倉阿里讓孫正義嘗到甜頭,也奠定了他此后多年敢賭敢拼的投資方法論。孫正義曾將97%的精力用于投資科技公司,熱衷于投資行業頭部企業,對部分企業多次注資。
據報道,軟銀用于投資商業科技版圖的工具主要是上千億規模的愿景基金。在中國,孫正義投資了字節跳動、自如、餓了么、滴滴、KEEP等互聯網公司,在海外,軟銀投資了Meta、微軟、Netflix、谷歌等巨頭科技企業,以及獨角獸或初創公司Fair、Grab、Paytm、WeWork等。
收益頗豐背后,押寶失敗的案例也比比皆是。去年7月,孫正義曾在公開場所坦言,軟銀愿景基金投資的超90%甚至95%公司,依然未實現盈利,甚至陷于虧損。
孫正義此前投資的韓國電商Coupang,2021年上市后股價一路走低,從69美元/股跌如今的20美元/股;孫正義投資WeWork更是一大敗筆,由于誤信WeWork董事長亞當·諾伊曼,孫正義不顧軟銀CFO后藤芳光勸阻,出手200億美元投資,隨后WeWork IPO失敗,成為軟銀的爛攤子。
2021財年,僅軟銀愿景基金凈虧損便達到2.64萬億日元。截至今年9月底的近半年里,軟銀投資損失2200億元。
投資有虧有賺,豪賭有輸有贏,見過大風大浪的孫正義,這回依然選擇再賭一次。眼下,65歲的他已然放手軟銀,無論此次押寶ARM成功與否,可能都將是其最后一次豪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