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伯虎財經 東籬
14年合作,一朝斬斷。
11月17日,暴雪和網易雙雙官宣“分手”,受此影響,暴雪旗下包括《魔獸世界》《爐石傳說》《守望先鋒》等在內的多款熱門游戲將在2023年1月24日0點起在中國大陸停服。
同樣默契的是,網易和暴雪在雙方各自的最新財報里變得“無足輕重”,營收占比均為個位數,面對“分手”透露出一股子“倔犟”。
在2008年從九城手里接過暴雪的游戲代理之后,網易成功坐穩了國內游戲市場老二的位置,暴雪也借助網易拓寬了中國游戲市場。既然如此,網易暴雪為何還要“撕破臉”?雙方“攜手共進”的這14年里,又究竟發生了什么?
01 博弈“艾澤拉斯大陸”
早期,網易和暴雪的合作簡直是雙贏的最佳模范。
2008年8月,暴雪和網易達成代理協議,獨家授權網易運營《星際爭霸II》《魔獸爭霸III:冰封王座》《魔獸爭霸III:混亂之治》3款游戲。次年4月,暴雪將《魔獸世界》在國服的代理運營權由第九城市轉交給網易。
僅僅半年時間,在網易的運營下,《魔獸世界》的全球在線玩家就達到歷史新高的1310萬人,數百萬名中國玩家首次登上了“艾澤拉斯大陸”,網易也憑借以上幾款游戲的成功在當年第4季度實現了游戲業務60%的增長。
嘗到甜頭之后,雙方的合作進一步緊密起來,先后在國內市場推出多款游戲新品,其中2014年首次實現國內與全球同步公測的《爐石傳說》則是另一個里程碑。
資料顯示,《爐石傳說》在國內iOS端首發當天,便取得免費榜第1和暢銷榜第3的成績,與此同時,中國排在《爐石傳說》全球市場第一名,不論用戶數還是營收都遠超其他市場。
借助網易,暴雪得以在中國市場肆意掘金,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暴雪的胃口變得越來越大。在2023年合約到期前,暴雪針對續約提出了天價條件,直接導致了雙方合作的破裂。
據知情人士透露,暴雪要求分成比例較50%以上營收和凈利潤進一步提高;此外,暴雪還要求網易按照《暗黑破壞神:不朽》模式研發暴雪其他IP手游全球發行,但只享有中國區市場營收分成,且網易須繳納保證金,如果網易的手游無法完成暴雪制定的業績標準,那么暴雪將把網易繳納的保證金沒收作為處罰;以及對于國內游戲版號問題,暴雪提出了不可承諾的約束性條款等。
網易CEO丁磊也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過去一段時間,整個談判過程難度遠超出網易方面的預期。對于一些涉及到可持續運營和中國市場及玩家核心利益的關鍵性合作條款,動視暴雪(暴雪母公司)的要求是不可接受的。
網易游戲全球投資與伙伴關系總裁Simon Zhu甚至直言,有朝一日此事的真相被揭開后,大家會對“一個蠢貨能帶來多大的混亂”有全新的認識。
事實上,對于暴雪的忠實玩家來說,這一幕并不陌生,甚至與十四年前和第九城市(簡稱“九城”)上演的分手大戲如出一轍,彼時,九城是暴雪《魔獸世界》的國內代理商。
當初,暴雪帶領《魔獸世界》進入中國市場時,“九城”以1300萬美元+22%利潤分成+7000萬美元獨立機房建設費的高昂代價拿下了《魔獸世界》4年代理權,又花了一年時間做游戲漢化。
4年后的續約談判中,暴雪提出了增加分成的要求。而網易就是在這個時候入的局,并應允在《魔獸世界》的合作中可以給到暴雪55%的分成,遠高于此前22%的利潤分成。
面對如今暴雪網易合作破裂的局面,有暴雪玩家留言道:“我曾見證過無數游戲的崛起與衰落,也曾見證過無數代理的誕生與滅絕。十幾年來,游戲公司的貪婪都不曾改變過。”
而暴雪或許貪婪不了多久了。如今,即將被微軟收購的暴雪“獅子大開口”,或許不過是為了短期內拿出更多的成績,自抬身價賣個好價錢。今年1月18日,微軟曾提出以687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但目前尚不清楚該收購將于何時完成。
02 “王權沒有永恒”
“暴雪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暴雪了。”
上世紀90年代,成立僅3年的暴雪接連推出了《魔獸爭霸》、《暗黑破壞神》和《星際爭霸》這3款現象級爆款游戲,就如同一場“暴雪”席卷整個游戲界,成為了當時端游界的“絕對王者”,“暴雪出品,必屬精品”的說法也一度深入人心。
可隨著資本的進入和公司創始人的離散,暴雪漸漸失去了性格和初心,一切都在“向錢看齊”,如何讓玩家持續掏錢、掏更多的錢成為了唯一目的。
在2016年發布《守望先鋒》之后,暴雪有5年沒有推出新網游,唯一大動作就是不停更新《魔獸世界》的資料片,以及重制自己曾經的經典IP,推出《星際爭霸》重制版、《暗黑破壞神》重制版等。
隨著暴雪經典游戲IP壽命周期到來,暴雪開始面臨游戲玩法老舊、玩家流失嚴重等問題。曾有玩家依據暴雪財報披露的月活數據,制作了一張暴雪玩家月活統計圖,數據顯示,暴雪月活用戶已經從 2017 年 Q2 的 4600 萬,下降至 2021 年 Q2 的 2600 萬。
用戶流失的背后,暴雪的口碑也在迅速下滑。2020年推出的《魔獸爭霸III重制版》,被網友批評“炒冷飯炒得毫無誠意,幾乎沒有變化”,被玩家在Metacritic評分網站上“怒刷”0.5分(滿分10分),有玩家表示,這0.5分是對暴雪淪落至此的滿滿失望與憤怒。
而更大的危機正在到來,在手游的蓬勃發展下,端游出身的暴雪輝煌不再,越來越拉胯的研發能力也很難讓其創造出“手游的《魔獸世界》”。
因此,即使在2022年聯合網易研發出了手游《暗黑破壞神:不朽》,并在海外上線首月取得超1000萬的下載量和近4900萬美元的巨額收入,也無法挽回暴雪的口碑,該游戲在Metacritic網站上的評分一度降至0.2分,這也是該網站歷史上的最低分。
就在2016年動視暴雪新游斷檔的同時,網易自研游戲《陰陽師》和《第五人格》卻相繼在國內市場迎來了大爆發。在游戲版號緊縮,國內游戲市場趨向飽和的當下,相較于將海外游戲帶回國內,本土游戲自研+出海已經成了各大國內大廠中更為普遍的策略。
2021年年報中,網易游戲業務對總收入的貢獻高達71.69%,財報中提到的支撐收入的重點產品均是自研游戲,比如新游《永劫無間》《哈利波特:魔法覺醒》和《絕對演繹》,老產品有《夢幻西游》和《大話西游》。
據七麥數據,《夢幻西游》《大話西游》分別穩定排在國內iOS暢銷榜前10和前40名,“西游”IP游戲依然在為網易穩定貢獻流水,而本月中旬獲得國產網游版號的《大話西游:歸來》,將有望填補與暴雪合作終止導致的十數億元業績缺口。
與此同時,游戲代理也早已不是網易游戲收入的主要來源。事實上,2019、2020和2021年網易代理游戲的收入分別貢獻7.5%、9.1%和9.5%,而且上述占比涵蓋了網易所代理的各家海外廠商,暴雪只是其中一家。
對于網易而言,暴雪系列游戲更像是為其壯大游戲帝國的墊腳石,前期確實為網易帶來了一定的紅利,可隨著其自研游戲業務規模的崛起,暴雪已經沒那么重要了。
03 網易之后,誰將接手暴雪?
有消息稱,暴雪早在與網易本輪續約談判前,就已在尋求新的代理合作方,但仍未有確切結果。
實際上,網易當年接盤《魔獸世界》時,除了一半以上的利潤分成,還支付了不低于3.015億美元(約人民幣22億元)的授權、版稅、咨詢等巨額費用,而且因為更換代理商需要對接數據、重新審核內容,《魔獸世界》還停服了兩個月左右。
因此有業內人士看來,此次暴雪變更代理商,可能性較大的接手方包括騰訊、B站、完美世界這類財力雄厚的頭部游戲公司。
然而,在端游市場日益疲軟的態勢下,這幾家大廠目前均沒有接盤意向。面對接盤傳聞,騰訊回應:“內部暫無消息,暴雪版權建議以暴雪官方回復為準。”米哈游的態度則顯得更剛,以“傳聞系謠言”予以否認,完美世界也回應稱,“不對傳言發表評論”。
而且一旦真的再度變更代理商,暴雪游戲“全家桶”面臨的就是重新審批,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這對于各方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損失。根據《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申報進口網絡游戲內容審查的,應當為依法獲得獨占性授權的網絡游戲運營企業。批準進口的網絡游戲變更運營企業的,由變更后的運營企業,按照本辦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向國務院文化行政部門重新申報。
17日晚間,網易在“致暴雪游戲玩家的一封信”中表示:“如有可能,我們希望暴雪的離開只是暫時的。在停服之后,我們將用自己的方式繼續堅守,不輕言放棄。相信相逢的人總能再相逢。”
只是就目前的情勢來看,在明年1月與網易的合約到期之后,魔獸玩家想要重返艾澤拉斯大陸,不知道又要挨上多少個日夜。
參考來源:
1、深燃:網易和暴雪,誰離不開誰
2、燃次元:網易解綁暴雪:游戲代理成雞肋
3、澎湃新聞:從“相見恨晚”到“突然分手”,網易和暴雪為何沒能挺過第二個七年之癢
4、派財經:網易暴雪分手,“九城”舊事重演?
5、封面新聞:網易暴雪結束14年合作 分歧或源于微軟收購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