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藍鯨教育 呂文
2021年1月,被稱為“古典音樂第一股”的庫客音樂在紐交所上市。即便政策變化帶來行業震蕩,公司去年營收依然同比增長超過八成,與面對轉型難題的教培企業相比,成績堪稱亮眼。
然而,在資本市場,庫客音樂卻在近期收到紐交所的退市警告,由于平均收盤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于1美元,已經觸發相關退市機制。
逆勢上漲卻走到退市邊緣,庫客音樂發生了什么?
股價跌去96%
從庫客音樂近日發布的中期報看,公司上半年的經營業績并不好看。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收入8051.4萬元,同比下降15.65%,毛利2909.6萬元,去年同期為5289.8萬元,同比下滑45%。
其中,上半年收入同比減少主要源于Q2業務全線出現營收下滑。2022年第二季度,作為庫客音樂三大收入來源,音樂許可和訂閱、智能音樂學習解決方案、現場音樂活動服務實現收益3390萬元、850萬元、1190萬元,同比分別下降14.2%、59%、50%。
營收下滑的情況下,庫客音樂開始有意控制費用開支。上半年銷售和分銷費用、管理費用分別為1432.5萬元、4402.9萬元,同比均有所下降,但這更多是由民辦幼兒園業務減少和股票薪酬費用降低帶來的。上半年銷售成本為5141.8萬元,同比上漲21%,說明公司的降本措施成效還需要繼續提升。
利潤表現上,雖然Q2公司實現340萬元的凈利潤,但未扭轉整體態勢,2022年上半年公司依然錄得虧損3161.2萬元。而2021年公司已經虧損5610萬元,由此看來公司尚未從虧損泥潭中脫離。
營收下降和連續虧損,讓庫客音樂的現金端承受了不小的壓力。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883萬元,去年年底尚有5904.5萬元。
資產方面,上半年公司的債務凈額出現明顯的增長,和去年年底相比增加107%至1.67億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有息貸款及借款、應付貿易款為6529萬元、5160.7萬元,與去年年底相比分別上升37.34%、69%。同時,公司的杠桿比率也由2021年底的8%上升到16%。
不止經營方面交出的成績單尷尬,庫客音樂在資本市場上也受到了冷遇。事實上,自上市之初,盡管頂著“古典音樂第一股”的光環,但庫客音樂始終未能得到資本的信任,上市三日就跌破發行價,此后股價整體下滑。
截至2022年11月18日,公司股價報收0.65美元,與最高點15.06美元相比已經跌去96%。目前,公司的總市值僅剩1921.84萬美元,紐交所的通知信函提到,除了股價,公司的市值也正在接近最低標準紅線1500萬美元,如果30個交易日內平均市值低于標準,公司可能會被立即停牌和退市。此前,第一高中教育已有先例。
營收下降、虧損持續、現金承壓……在實現“古典音樂迪士尼夢”之前,庫客音樂正在經歷艱難的時刻。
押注教育
面對窘境,庫客音樂CEO余赫曾在二季報中表示:“公司會繼續專注加強現有產品和服務組合,并執行成本節約措施,以優化成本結構。”而讓教育業務復蘇,就是破局的重要一步。
從2015年開始,庫客音樂一直在擴大教育業務在整體業務構成中的權重。從經銷商到與幼兒園合作,業務模式多元化的同時,教育業務的收入規模也不斷擴大。
2021年,智能音樂教育實現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100.8%,已經成為公司第一大業務曲線。彼時,CEO余赫對藍鯨教育表示:“庫客音樂一定要在教育公司的背景下發展?!笔杖氪鬂q疊加活躍學生人數增加,庫客音樂的教育業務看起來一片欣欣向榮。
然而,今年二季度,庫客音樂旗下教育業務踩下了急剎車。Q2公司智能音樂學習解決方案總收入為850萬元,同比大幅下滑59%。其中,來自公立學校和商業客戶的智能音樂學習解決方案銷售收入同比大減71.5%,來自幼兒園的智能音樂學習解決方案訂閱收入同比下降30.1%。
對于收入的下滑,公司提到了商業客戶減少和民辦幼兒園業務戰略性收縮的原因。具體來看,這兩點或許都和疫情的反復影響有關。由于疫情防控政策的不確定性,幼兒園和教育機構的上課時間無法得到保證。敵不過高昂的房租和人力成本,大批民辦幼兒園和音樂教育機構都面臨經營困難,不約而同選擇降本增效,企盼勒緊褲腰熬過寒冬。
面對疫情的侵擾,出于筑牢業務護城河、提升抗風險能力的考慮,庫客音樂亟需為教育業務找到新的穩定客戶。這一次,公司將目光投向了公立學校。
“雙減”政策落地后,素質教育成為轉型的選擇,公立學校對智能音樂設備、教學系統等需求增多,形成音樂教育的增量市場。今年1月,庫客音樂發布公告稱,已經收購中小學智能音樂學習解決方案市場和銷售團隊,將加碼針對公立學校音樂學習服務,進一步拓展多樣化客戶群。
7月,CEO余赫在采訪中公開表示,現在公立學校已經成為庫客音樂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下一步,庫客音樂將把內容形成面向中小學的整體解決方案,包括樂器學習、音樂欣賞等,并將這個體系標準化,以適應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實際狀況。
從官方的說法看,針對公立校的業務拓展正在有序進行,但公立學校獲客是所有企業面臨的難題。短期內教育業務可能不會增長到之前的規模。長期來看,若公立學校對音樂教育的需求走勢持續增強,庫客音樂的教育業務迎來新的爆發點也并非不可能。
三大正面因素加持
庫客音樂選擇音樂教育作為公司“關鍵一子”,有一定的底氣。畢竟要在如此垂直的古典音樂賽道跑出上市道路,公司必定擁有獨特的優勢。
首先,在音樂公司最核心的版權問題上,庫客音樂通過與全球900多家唱片公司和廠牌的合作,已經收藏了大部分古典音樂作品,曲目數量總計超過180萬首。招股書顯示,庫客音樂是中國最大的古典音樂內容庫,除了學校,從庫客音樂采購版權的客戶包括騰訊音樂、網易云音樂等平臺。
強大版權優勢的背后,離不開和全球最大的獨立古典音樂唱片公司拿索斯的穩定合作。公開資料顯示,庫客音樂95%以上的版權都來自拿索斯,雙方合作多年,庫客音樂CEO余赫還持有拿索斯75%股份,已經成為拿索斯副主席及董事。
余赫接手拿索斯,不僅增強了雙方合作的穩定性,而且幫助庫客音樂規避了音樂公司常見的版權費用飛漲帶來成本劇增的風險。據透露,拿索斯和庫客音樂已經簽訂了長達15年的授權合約,這意味著庫客音樂的版權優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被動搖。
其次,在古典音樂細分賽道中,庫客音樂擁有一定的品牌優勢。多年來,庫客音樂一直堅持贊助國內外重大音樂賽事。而高質量的音樂賽事不僅有助于提升庫客音樂品牌知名度,還有利于公司挖掘和培養青年藝術人才。
最后,“雙減”之后,相關部門發布一系列決策,推動學科教育進一步減負和素質教育深化改革。今年3月發布的“新課標”明確提到,將音樂素養等藝術類課程設置成必修,并納入升學考試。這是自美育納入考核后,藝術教育再次被官方“點名認可”。
可以預料,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領域發展較成熟的賽道,將在政策鼓勵和市場熱捧下迎來廣闊的發展前景。有機構預測,隨著音樂教培政策逐步完善,疫情后經濟緩慢復蘇,預計中國音樂教育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616.7億元。
總體來看,當前,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庫客音樂的經營低迷,短期內教育業務也無法回到之前的高光時刻,但在版權和細分優勢之下,疊加政策鼓勵,身處退市邊緣的庫客音樂依然有希望熬過這個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