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戈振偉
比賽場館、草坪灌溉,球衣周邊、紀念玩偶……雖然中國隊沒能入圍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但其他中國元素卻早已潤物細無聲地“出征”世界杯。
11月20日晚上,高達27米,寬為24米的卡塔爾世界杯會徽巨型雕塑正式亮相,閃耀多哈灣,這個巨型雕塑由東莞市鼎藝創意文化有限公司制作,成為東莞制造的又一經典作品。
據央視報道,卡塔爾首都多哈南部的“球迷村”中,6000個集裝箱式房屋由中國生產,主要來自廣東和浙江等地。而在卡塔爾的世界杯官方專賣店中,60%的商品由中國生產。國際制造名城東莞正以自己的方式“踢進”世界杯。
隨著2022卡塔爾世界杯揭幕,由東莞瑋光禮品有限公司(簡稱“瑋光”)生產的全球唯一官方授權限量版“大力神杯”,也持續不斷地運抵多哈。瑋光已經連續28年獲得FIFA世界杯足球賽官方商品全球經銷、制造、授權資格。
本屆世界杯,不僅是瑋光連續八屆取得“大力神杯”生產授權,更是他們取得授權商品數量最多的一屆。瑋光從去年10月份開始接單生產世界杯相關產品,期間不曾有過間斷。在2018世界杯期間,公司銷售的50多款產品創造了2億左右營收,預估今年卡塔爾世界杯的銷售額會有大幅增長。
作為卡塔爾世界杯組委會的供應商之一,廣東車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簡稱“車車文化”)負責2022卡塔爾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的二次開發,設計和生產吉祥物毛絨玩具、帽子、3D水晶鑰匙扣、手辦,以及樹脂燈等官方紀念品。
自2015年與卡塔爾世界杯組委會接洽以來,車車文化的這場“長跑”持續了七年。2020年做出第一版樣品,歷經八個版本的工藝改良,得益于東莞本土產業鏈從設計、3D建模、打樣到生產等環節的通力合作,有著“東莞籍”的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La'eeb)毛絨玩具得到組委會和FIFA的認可,在全球30余家企業的樣品中脫穎而出,亮相卡塔爾賽場。
據車車文化負責人陳雷剛介紹,真正讓“東莞籍”拉伊卜脫穎而出的,在于它的“鼻梁”,面部立體度正是導致許多廠家退出競爭的設計難題。
在車車文化進行世界杯吉祥物毛絨玩具的二次開發過程中,所有參與企業均來自東莞本土。收到平面設計圖后,車車文化就對拉伊卜的毛絨玩具形態進行設計和建模,再交由工廠進行3D打印,并依據模型進行拆件和優化,后交由另一家工廠打樣,按毛絨工藝制作出樣品。
德伸科技就是世界杯吉祥物生產的其中一家東莞企業。作為石排鎮潮玩企業之一,東莞市德伸科技有限公司從OEM代加工起步,經過16年的技術沉淀,于2020年7月入選廣東省“專精特新”企業,旗下已經孕育出Laura勞拉、ANGLE BOY天使男孩等知名IP。本屆世界杯,德伸科技生產了不同款式的拉伊卜手辦。
事實上,東莞制造是國際大型賽事上的常客。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例,彼時東莞有不下10家企業獲得奧運訂單,其中包括瑋光、琪勝鞋業、易事特等,囊括了奧運會賽事徽章、鞋服、電源系統等多個領域,東莞制造在全球逐步打響。
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時,東莞市碩科塑膠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負責生產專用足球Telstar18。該公司依托李群自動化智能制造技術,打造出全球首條以自動化方式制造競賽型足球的生產線,改變了傳統足球的生產模式。
越來越多的“東莞制造”正在銷往全球。據東莞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東莞市出口玩具294.1億元,同比增長20.5%;出口體育用品及設備67.7億元,同比增長19.6%。
東莞位于中國南方珠江三角洲的核心位置。幾十年來,這個地區推動著中國向全球出口量的上升,制造了從家具、玩具、服裝到手機等各種商品,連續多年穩居全國城市外貿總量前五名。
從中國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太平手袋廠蹣跚起步,“借船出海”實現農村工業化,到“東莞塞車,全球缺貨”,東莞白手起家,成為“世界工廠”,“東莞制造”享譽全球。
2021年,東莞GDP首次邁入“萬億俱樂部”,成為廣東第四個破萬億的城市。制造業是東莞的立市之本。在全市GDP構成中,工業占比超過一半,工業發展向好是東莞經濟發展向好的基礎保證。
截至2021年底,東莞有19萬家工業企業,1.1萬家規上工業企業,7400多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54家專精特新企業,66家上市企業和19家超百億企業,3家千億企業等組成的先進制造體系,這是東莞經濟發展的基本,也是東莞制造業配套全、潛力大的底氣所在。
“我們在大灣區安身立命,東莞的城市定位還是先進制造,這個不能丟。大灣區各個城市都在摩拳擦掌,但我們要牢牢守住基本盤。”東莞市委書記肖亞非此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