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氨基觀察
在體外診斷眾多細分板塊中,分子診斷稱得上是“明日之星”。
過去幾年,憑借檢測時間短、靈敏度更高、特異性更強等優勢,分子診斷在精準醫療和個性化治療需求的推動下,成為IVD賽道發展最快的細分領域。
2013-2019年,尚未有疫情影響的情況下,我國分子診斷市場規模由25.4億元增長至約132.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1.63%。
而2020年初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更是進一步助推了分子診斷行業的發展。
雖然疫情紅利不可持續,但分子診斷的應用領域眾多,包括傳染性疾病、腫瘤診斷、遺傳病診斷、優生優育等,因此依然具有較好的前景。
當前,憧憬分子診斷行業未來的選手不在少數,安圖生物便把該領域業務視為第二增長曲線。
不過,在疫情紅利開始褪去的同時,分子診斷行業的另一個變數出現了。
01 平均降價77%的攻擊
分子診斷的新“變數”,源自達安基因于近日下發的“調價通知函”。
根據該“調價通知函”,從2022年11月起,達安基因將對其分子診斷試劑產品的終端價格,進行大幅度下調。
價格調整后,達安基因旗下近40款分子診斷產品的最高價為80元/人,最低價格為10元/人。也正因此,該“調價通知函”業內能夠將其稱之為“10塊文件”。
雖然該“調價通知函”未公布產品降價幅度,但市場哀嚎一片,足以猜到價格降幅不小。
的確如此,11月15日,青海省藥品采購中心發布的《關于調整部分醫用耗材試劑價格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我們揭示了謎底。
根據《通知》,達安基因旗下39款分子診斷產品的降幅中位數,達到76.85%。其中,共有4款產品降幅超過90%。
降幅最大的,當屬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檢測試劑盒(PCR-反向點雜交)。此前,該產品在北京的價格為185元/人;如今,在青海省的價格降到了10元/人。
就連罕見病檢測產品,也沒能逃脫大幅降價的命運。根據《通知》地中海貧血(α/β)基因檢測試劑盒(PCR-流式熒)在湖北省的價格為223元/人,此次在青海省價降到了80元/人,降幅為64.2%。
而64.2%的降幅,正是達安基因該批次產品價格調整的“底限”。很顯然,達安基因以主動的方式,對整個行業發起了“集采”攻擊。
02 一場有關生死的考驗
對于整個行業來說,達安基因的“調價通知函”注定影響深遠。
由于“核心原料、冷鏈運輸、終端用量”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同分子診斷企業的成本不盡相同。
一家企業如果打通各個環節,會擁有顯著的成本優勢,具備更大的降價可能,這是達安基因的優勢所在。
關于此次“降價”,達安基因便表示,因為在上游端的原材料環節已經打通,且已進入規模化生產階段,因此預計對公司自身盈利影響不大。
達安基因的盈利能力是否會受到影響不得而知,但其它企業大概率會受到波及。因為,達安基因的終端價格,已逼近或擊穿部分企業部分產品的“出廠價”。
比如,達安基因的20價型HPV檢測試劑調整后價格為65元/人。根據碩世生物招股書,公司同類產品2019年出廠價為56.80元/人。
由于碩世生物的HPV檢測試紙主要通過經銷模式銷售,意味著該產品的出廠價可能需要進安一步下調。
畢竟,經銷商的利潤空間是出廠價與終端售價的價差。若眾多公司跟隨達安基因的降價節奏,那么自然需要同步下調出廠價,以維持經銷商的利潤空間,從而保證自身產品的銷量。
對于部分企業來說,因為規模更小、全產業鏈掌控能力更弱,更可能因為成本劣勢直面生死。不管怎么說,一場有關生死的考驗開始了。
03 誰將成為大贏家?
當然,分子診斷行業打響價格戰,也不讓人意外。
畢竟,該領域入局者已經不少,僅上市的企業,就包括達安基因、致善生物、華大基因、達安基因、圣湘生物、凱普生物、艾德生物、科華生物、碩世生物等。
對于任何一個行業來說,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價格戰不可避免,只是什么時候讓外界所察覺罷了。
過去幾年,突如而來的新冠疫情,某種程度上“掩飾”了這一過程。
沒辦法,新冠檢測業務吸金能力實在太強。據BCCResearch調研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新冠診斷市場達到600億美金。
因為新冠檢測業務,眾多體外診斷檢測公司規模急速“膨脹”。達安基因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93.36億元,同比增長65.61%;凈利潤49.11億元,同比增長94.52%。達安基因前三季度的營收和凈利潤,均已超過2021全年水平。
因為新冠檢測業務的吸金,讓眾多企業涌進該領域,帶動了整個行業的景氣度上升,也讓行業的發展偏出了正常發展軌跡。
新冠疫情紅利注定不可持續,分子診斷行業也終將重回正軌。眼下,達安基因的“突襲”,不過是加速了這一過程。
對于整個分子診斷行業而言,這未嘗不是好事。畢竟,行業“出清”時刻,是實力選手展現實力和提升市場集中度的絕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