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3060碳達峰、碳中和”、“2030健康中國”目標及“十四五”節能減排部署的推動下,低碳、健康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關鍵詞。
據統計,在全球范圍內,超過40%的能源消耗和21%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于建筑業,因此建筑行業在節能減排方面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和責任。
近期由中國建筑節能協會低碳健康地產專業委員會主辦的首屆低碳健康地產高峰論壇暨中國建筑節能協會低碳健康地產專業委員會年會在深圳召開。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低碳健康地產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于今年6月,由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統一領導,由中海地產、招商蛇口等房地產頭部企業和友綠智庫等行業知名研究機構倡導成立的組織,是我國建筑業具有影響力的行業協會分支機構之一,致力于開展低碳健康產業鏈共研、制定建筑碳中和標準、健康人居標準、規范企業碳排放信息披露、推動碳管理以及低碳健康地產相關能力建設。
作為中國建筑節能協會低碳健康地產專業委員會的主任單位和發起方,中海地產在低碳健康領域的探索和實踐走在行業前列,聚焦低碳健康打通地產全產業鏈的一站式落地解決方案。
在此次會議上,中海企業集團董事、科技管理部總經理李劍介紹了中海地產在低碳健康人居方面的研發與實踐。
從2006年中國提出綠色建筑的國家標準開始,中海堅持發展綠色建筑,到現在中海綠色建筑面積占中國已建成的綠色建筑面積的1%。
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海已累計獲得中國綠色建筑星級認證、美 國LEED認證、美國BOMA認證、美國WEL L認證、英國BREEAM認證等共計513項,綠色建筑認證面積累計達9303萬平方米。
自“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于2010年推出以來,中海已實現了連續十三年入榜。
“同時兼顧客戶端需求的健康和國家導向的低碳才是行業真正的發展機會?!崩顒Ρ硎荆覀円驹诳蛻舳说乃季S去做低碳和健康,去打造既低碳又健康的人居空間。
據介紹,中海已實現了從設計、開發、施工、運維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覆蓋,為房地產的低碳健康發展助力。
圍繞集團已確立的今天、明天、后天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業務結構,中海也制定了相關的低碳健康人居研發與實踐的發展規劃。
針對今天90%的住宅開發業務,中海已研發完成了包括無污染精裝修解決方案,全屋健康水質解決方案,遠程智慧四關等關鍵技術的低碳健康空間整體解決方案。
針對“明天”部分8%城市運營產業群,中海研發和實踐專注于自持物業的全生命周期低碳設計以及運維。
中海是中國內地最大的單一業權寫字樓發展及運營商,在全球 27個城市持有65座中海系甲級寫字樓,發展體量為586萬平米。
中海持續致力于推動智慧運維,打造零碳、低碳寫字樓,所有商業自持項目100%綠色認證。其中,作為中海企業集團新總部大廈的中國海外大廈,成為國內首個5A級近零能耗高層寫字樓建筑,國內首個5A級零碳高層寫字樓建筑(運行階段)。
李劍指出,中國海外大廈建立可復制可推廣的智慧碳管理平臺,形成辦公建筑全生命周期低碳解決方案,推動低碳辦公產業化應用,為行業賦能。
做好今天和明天的工作后,中海還有后天2%的業務是探索未來的業務,主要做創新業務產業群,目前,中海旗下已成立的專業公司涵蓋設計咨詢、裝飾、數字平臺、供應鏈、物聯網、裝配式構件、幕墻等各個環節,旨在后天形成低碳健康發展合力。
在2020年,中海提出“GO,2030!”綠色健康產品戰略并發布《中海綠色健康住宅標準》,全面落實綠色健康產品,將自身的企業標準共享給行業。
2021年,中海地產參編的《智慧建筑設計標準》、《健康建筑評價標準》、《商業綜合體綠色設計BIM應用標準》等行業團體標準正式發布;同年還受邀參編《零碳建筑技術標準》、《智慧城市建筑及居住區第2部分:智慧社區評價》等國家標準。
今年,中海地產聯合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共同主編了《健康建筑人居環境評價標準》。據悉,該標準是在行業原有健康建筑標準體系下,在健康人居場景打造和地產企業落地應用方面的補充升級,使得我國的健康建筑評價體系更加完善,更具可實施性。目前該標準也在廣邀各行業優秀企業共同編制。
地產行業下半場危中有機,從客戶需求出發,做低碳健康有競爭力的好產品,將成為房企轉型的關鍵舉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