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尹清露
編輯 | 黃月
《滔滔生活》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2-10
近年來,隨著《82年的金智英》《素食者》和今年入圍國際布克獎的《詛咒兔》等作品進入中國讀者視野,韓國女性作家的寫作也正引起許多人的共鳴。作為韓國新世紀作家中的佼佼者,80后作家金愛爛非常擅長書寫城市里的小人物,尤其是心思敏銳卻受到生活傷害的女性,比如一名身材肥胖的女孩愛慕自己的前輩,可前輩卻讓她去參加大胃王比賽;或是交到男朋友的姐姐發現,在這個牙齒成為身份象征的時代,男朋友的牙卻又小又黃、參差不齊。
在同名短篇小說《滔滔生活》中,一架鋼琴被不合時宜地搬進媽媽的餃子店,媽媽希望“我”擁有這項高貴的樂趣,誰知家庭突然遭遇破產,“我”只得帶著它住到地下廉租房,在漏雨的房間彈奏著鋼琴……作家張怡微認為,金愛爛十分會寫破滅的象征,小說里出現的“光”大多是幻覺,如同毫無指望的生活。金愛爛也有溫柔的一面,她寫:“今天虛度的時間,是昨天已逝者無比渴望的明天。”雖然無法從困難中突出重圍,但是只要仍在生活,就能保有一絲對靈魂的關照和撫慰。這本《滔滔生活》是日前推出的“金愛爛作品集”中的一冊,這也是國內首次對其作品結集出版。
《不任性的靈魂》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22-9
本書是魯迅文學獎得主、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新穎的文學評論集,從布洛茨基眼中的奧登、奧登眼中的歌德談起,牽引出但丁、艾略特、卡佛和博爾赫斯等眾多文學人物。何為“不任性的靈魂”?在張新穎看來,這些文學天才完全有任性和驕縱的理由,卻選擇以自我克制、謙遜平靜的方式度過一生,從這一視角出發,天才們也得以被讀者重新理解。
歌德在世人眼里代表著任性與情感上的狂熱,但遭遇人生危機之時,他卻選擇去魏瑪宮廷做了公務員,中國人也許覺得這是“偉人向庸人的墮落”,奧登卻認為這是歌德為他人負責的方式。“如果見到美麗的白云,卻不知道任何氣象學知識,見到美麗的風景,卻沒有地理知識,觀察者就作繭自縛地把自己鎖進主觀審美的情緒里。” 這是歌德眼中同時代作家易犯的惡習,于張新穎來說,也是本書的題中之義,人們應該把自己從個人情緒中解脫出來,惟其如此,才能看到整個世界。
《山居雜憶》

花城出版社·時代華語國際 2022-10
《山居雜憶》是一名普通女性高誦芬的百年回憶錄,在1999年的初版和2016年修訂版之后,于近期再度重版。高誦芬出身于乾隆時期的名門望族,一生并未有機會進入正式的學校,也無暇舞文弄墨,等晚年隨兒子來到澳大利亞南部,才有空讀書看報,自此開始動起筆來。
從杭州的殷實生活,到清末民國的戰爭摧殘,再到文革時期被抄家絞發,雖然高誦芬的半生歷經漂泊,但是在她的兒子徐家禎看來,母親并沒有寫驚心動魄的大事件,只是近半個世紀里一個閨房小姐和家庭婦女眼中的世界——出嫁的繁瑣禮節、精心制作的糕餅和桂花糖,還有哄孩子如水的故事——更像是周作人提倡的“鄰人在院子里吃晚飯,走過時招呼一下,順便一看那些小菜”式的散文。作家黎戈評價認為,老太太的寫作“順時不炫富,追憶不炫苦,寫作不炫智”,這種淡然令人舒服,也無形中保護了她自己。
《西方旅游史:16-21世紀》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廣雅 2022-10
在生活空間日趨狹窄、旅行受限的現在,怎樣才能讓心靈自由一點?讀一本西方旅行史,或許可以一澆心中塊壘。這本書涵蓋了從15世紀到20世紀的旅游變遷歷程。作者、歷史學家馬克·布瓦耶認為,旅行史也是一部“精英主義的擴散史”,西方旅行的源頭可追溯至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而以游學為目的的壯游、去溫泉療養地泡澡,這些都是貴族才能享受的活動。隨著社會分工和交通技術的發展,以及18世紀浪漫主義思潮興起,鄉間度假和高山旅游掀起熱潮,旅游也從宗教朝圣演變成大眾性的人文旅游。
正如這一敘述脈絡所顯示的那樣,“游客”的身份變遷極大地推動了旅游的發展,游客曾經只是閑人們的消遣,但是在盧梭、大仲馬、歌德和巴爾扎克這些文豪的提倡和記錄之下,旅游逐漸成為有價值的行為。在歷史學家王笛看來,這本書將環境、歷史、文學和科學巧妙地編織在了一起,讓我們知道了旅游是如何塑造現代社會、文化和日常生活的。
《德意志貴族:一個群體的生活、歷史與命運》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 2022-10
陸大鵬是一位世界史研究者,也是英德文化譯者。在翻譯史書時,他發現德意志貴族有著特殊的皇帝選舉制度,這使得貴族頭銜、官銜比讀者熟悉的英法兩國復雜得多,也往往難以準確地譯成中文。這些問題促使他去搜尋相關史料,并親自游歷德國,和德語世界的研究者面對面交流。經過七年的努力,陸大鵬將詞匯背后的含義抽絲剝繭,帶來了《德意志貴族》一書。
德意志貴族怎樣應對納粹?容克貴族階層與普魯士軍國主義有什么聯系?生活在今天共和體制下的德國“伯爵”們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在厘清“何為貴族”、“何為德意志”這些基本問題之后,這本書縱向回溯了從中世紀、魏瑪共和國到納粹和現代時期的德國貴族歷史,橫向分析了貴族們的姻親、職業和生活方式,對這一群體做出了百科全書式的深度描繪。對陸大鵬來說,貴族群體不僅僅是壓迫者,也不是《唐頓莊園》中被理想化的樣貌,他希望客觀描述出這一群體的跌宕命運,而不做任何簡單的道德評判。
《貝爾維尤:美國公立醫院的死與生》

譯林出版社·醫學人文叢書 2022-11
貝爾維尤是什么地方?它是美國最早開設的公立醫院,承擔起社會對窮人的救助責任,它不拒絕任何一位聲名狼藉的病人,這使得“送往貝爾維尤”的說法幾乎和紐約市一樣古老。但是在本書作者、歷史學家戴維·奧辛斯基看來,它取得的成就并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在大眾文化中,貝爾維尤關著暴力犯罪者、精神病患和流浪漢,是一座令人生畏的“瘋人院”。
事實上,不僅那些大名鼎鼎人物——小說家歐·亨利、連環殺手“山姆之子”、作曲家斯蒂芬·福斯特——曾是這里的病人,進入新世紀后,它還治愈了紐約唯一的埃博拉患者;在颶風桑迪肆虐之際,貝爾維尤第一次關閉醫院,并成功疏散了病人。奧辛斯基認為,貝爾維尤經歷了三百年的經濟動蕩、政治變局和自然災難,它的故事凝結了現代公共衛生史的發展,也融匯進了整個美國的歷史,理應得到全面的書寫。本書還原了貝爾維尤歷史上的關鍵人物與重大事件,寄托著作者為這所“窮人最后的庇護所”正名的希望。
《花朵與探險:瑪麗安娜·諾斯的藝術世界》

中信出版集團·中國國家地理圖書 2022-11
維多利亞時期的女性時常被束縛在家庭與婚姻中,但也有不少例外,比如詩人艾米莉·狄金森,她喜歡安全地待在家里,終日與自己的花園為伴,墻壁和柵欄保護了她的隱私,也激發了驚人的創造力。同時期的另一位女性——博物學家、植物畫家瑪麗安娜·諾斯,則走出家門踏上壯游的旅途,選擇成為一名“植物獵人”。諾斯出生于英國一個久負盛名的家族,卻不喜歡上流生活,她熱愛的是探險、觀察和記錄植物,她去到錫蘭、巴西、日本,畫下少有人能親眼看到的植物,為不斷發展的植物學提供了關鍵信息。現在,許多植物以諾斯的名字命名,以紀念她的無畏和勤勉。
《花朵與探險》是諾斯在國內出版的首本畫冊,精選了她的400張畫作,并以她的旅行地點和時間線重新梳理歸類,追蹤了這名“獵人”的足跡。這些作品不僅再現了植物的形態,也描繪了植物和環境的聯系——對諾斯來說,重要的遠非征服和控制自然,而是人與自然的深切共情。
《微笑偷盜者:難以啟齒的牙科學藝術》

北京日報出版社·理想國 2022-10
無菌環境的牙醫診療室、電鉆和麻醉氣體噴頭是許多人的童年陰影,它會喚起焦慮、恐懼以及來自內心深處的戰栗,但另一方面,它也說明了人類對牙齒疾病的認識的長足進步。畢竟,和19世紀相比,看牙醫的痛苦已經大大減少了。牙科學的發展歷程也是人類與牙齒的關系發生變化的過程。在18世紀的“微笑革命”之后,露齒而笑不再是粗鄙的表現,而是感性與智慧的象征。而在“第二次微笑革命”——正畸技術崛起后,一口光潔的牙齒成為個人身份的名片,也揭示出全球貧富分化、階層差異的病癥。
這本書是“病玫瑰”系列的第三部,《微笑偷盜者》在敘述風格上延續前作,通過500余幅圖像和文字講述了從青銅時代到21世紀的全球牙科學發展史,其中既有醫療技術的提升,也有社會觀念的變遷。除了上述內容,這本書也探討了牙科學在法醫學中的應用、女性牙醫如何爭取職業資格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