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百年福特,迷路在中國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百年福特,迷路在中國

這可能是福特在中國的最后一顆棋子。

文|科技新知 主木

編輯|伊頁

2022年的汽車行業可謂是一波三折,自從北京車展停辦、廣州車展延期之后,幾乎所有的車迷、車企都將目光瞄準了11月初舉辦的進博會,尤其是海外車企。

畢竟年底是各大車企出新沖量的關鍵節點,并且進博會參展的幾乎都是外資企業,對于在電動化上本就不占優勢的老牌海外車企來說,沒有國內造車新勢力的攪局,它們更能收獲業內外的目光,狠刷一波流量。

此背景之下,美、德、日、韓各系紛紛拿出了自己的當家花旦。其中,在國內市場沉寂已久的福特,除了Mustang Mach-E、全新一代福特F-150猛禽,以及探險者等已經上市的車型外,更是掏出了壓箱底的兩款全球車型,純電皮卡福特F-150 Lightning和美國“坦克300”福特Bronco,這幾乎等同于往年福特在A級國際車展時的陣容。

并且,此次展會上也傳出Bronco或Bronco Sport車型將引進國內,于2023年由江鈴福特正式完成國產化的消息。

這則傳聞直接引起了不少車迷朋友的歡呼,但福特中國在“電馬失前蹄”、國產車企圍追堵截、頻陷質量危機、智能化落后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下,業內普遍認為,其想要憑借Bronco翻身并不容易。

賭上尊嚴之戰

電氣化轉型,這是傳統車企巨頭們當下繞不開的話題。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如此節節高升的市場驅動下,過去謹慎的福特中國也在進博會上拿出“殺手锏”。

作為福特品牌歷史上最暢銷的車型,也是美國汽車市場的銷冠車型,福特F150車系在品牌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此次福特也是下定決心,賭上“F150”之名,推出了F-150 Lightning,以期填補上新能源車市場上的版圖。

為了延續所有F系列皮卡,在性能、耐久性、可靠性上最嚴苛的Built Ford Tough標準,F150新能源版與傳統燃油版相比,外觀上有著高度相似的設計語言,只是在一些細節之處,強化了車輛的純電版本辨識度。

動力與續航方面,F-150 Lightning擁有兩種電池容量以及單電機、雙電機兩種驅動方式。其中,高性能版最大功率達到433kW(589Ps),峰值扭矩1050N·m,4.5 噸的拖曳能力,EPA工況綜合續航里程則達到了320英里(515km)。

事實證明,在美國市場福特這次賭成功了。美國消費者十分認同其產品力,以及“福特F150”的金字招牌。F-150 Lightning自上市以來,以創紀錄的速度收獲了消費者的熱烈追捧。

據悉,F150 Lightning剛上市時便獲得了4.45萬輛訂單,同時在今年5月宣布2022年訂單售罄,待交付訂單突破20萬輛,可受限于產能,新車從上市至今僅交付8760輛。

福特強大的“皮卡基因”毋庸置疑,但受制于國內并不景氣的皮卡市場,F150短期內還難以大展拳腳。因此,在美國市場同樣火爆的Bronco,成了福特中國接下來的希望。

福特Bronco誕生于1966 年,靠著“硬派越野”的標簽暢銷美國,但后來因為其只強調越野性能,變得越來越小眾,最終于1996年停產。

不過,后來隨著新一代年輕人成為購車主力軍,對于年輕化以及個性化的追求,使得眾多越野SUV車型看到了自己的未來,沉寂已久的Bronco也在2020年復活。

重新上市的Bronco競爭力不減,15天內訂單便達到了瘋狂的23萬輛。這甚至還不包括,基于銳際平臺所打造的Bronco Sport訂單數據。

此次,福特Bronco決定國產化,想必是有備而來。

資料顯示,福特Bronco采用了2.3T四缸和2.7TV6兩款發動機,最大功率分別為198kW、228kW,峰值扭矩分別為420N·m、542N·m,傳動系統匹配7速(6個行駛擋+1個專用攀爬擋)手動變速箱和10AT變速器。

長城坦克300的成功,證明了國內硬派越野車市場的廣闊前景,因此福特也想靠Bronco復刻一波坦克300的流量神話。但因其一直未能國產,70萬元左右的價格,在國內市場沒有任何性價比可言。

不過福特此次進博會上拿出F150和Bronco兩個壓箱底的系列,與近些年福特中國的消極態勢,以及Mustang Mach-E在華上市后遇冷,脫不開關系。

電馬早已失蹄

兩年前的北京車展,福特汽車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曾說,接下來就是電動化的布局,希望福特中國CEO陳安寧能夠帶領中國團隊走在電動車的前沿。呼應的就是,此車展上推出的電動化轉型之作Mustang Mach-E(俗稱電馬)。

然而,兩年之期已到,Mustang Mach-E早就沒了聲響。數據顯示,今年8、9月福特Mustang Mach-E在華銷量為331輛、272輛,三位數的數據對于成熟的跨國車企來說實屬罕見。

乍看之下,這似乎又是一個傳統車企電動化產品在華水土不服的老故事。但剖析深究,主要還是產品力缺失,以及福特中國的運營模式,導致電馬銷量只能處在三位數的水準。

首先在產品上,Mustang Mach-E表現比較均衡,電池、空間、舒適度等與大眾ID系列、特斯拉Model 3、小鵬P7相比,并無明顯短板。

其次,在業界內卷最為嚴重的“智能座艙”與“自動駕駛”領域,Mustang Mach-E做到了全系標配L2級駕駛輔助與車路協同系統,車機系統也有較好的網聯生態。雖然相比行業內的頭部水準還有距離,但以用戶的日常需求看,也算達到了成熟好用的門檻。

盡管電馬的初始價格并無優勢,也缺失一些能讓人眼前一亮的技術傳播點,但其至少具備著沖擊主流銷量的基礎。

只是在當前的國內新能源車市場,過于均衡就是不折不扣的一種缺點。當新勢力和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不斷以新的技術概念沖擊用戶認知,電馬的均衡便成為了平庸。

相較來看,在電馬的一眾對手中,特斯拉擁有著電動化的絕對領先地位,小鵬的NGP智能標簽鮮明,大眾ID.4 X背靠MEB平臺;即便是其他無競爭關系的品牌,也都有獨特標簽。例如極氪的浩瀚架構概念;比亞迪的電池和自研新品;賽力斯和華為的曖昧關系。

反觀Mustang Mach-E,沒有出眾的“長板功能”,便失去了天然的傳播點,也無法用鮮明的標簽形象示眾,或者說標簽與市場需求并不匹配。

近幾年的歷史經驗表明,以傳統思維做電動汽車,是行業大忌。

福特吸取教訓,特意圍繞Mustang Mach-E在中國專門成立電動車事業部,全面負責福特電動車型在中國的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充電網絡與用戶體驗。

在福特中國的內部架構中,電動車事業部是和乘用車、商用車以及林肯事業部平級的部門,而且效仿大部分造車新勢力品牌,采用直銷模式,開設體驗店,試圖跳過經銷商環節。

但是在直營模式上,福特中國頂多算是淺嘗輒止。據悉,在福特電動車渠道中,包括城市店和快閃店在內的各類城市門店為108家,反觀其他電動車企,無不是200家起步的渠道布局。另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福特電動車在全國的售后服務中心只有不到30家。

所以,曝光率低,也是Mustang Mach-E銷量不高的主要原因。雪上加霜的是,自去年4月上市以來,Mustang Mach-E到年底才迎來首批交付,較長的交付周期,導致一部分客戶流失。

其實,在2020年中,原蔚來用戶發展副總裁朱江加盟福特中國時,福特純電業務在營銷上還具備一定想象力。但一年后朱江離職,導致日后的品牌傳播中,除了Mustang Mach-E本身造型別致外,福特沒有向消費者傳遞“電馬”的任何亮點,依然在用電動車講燃油車的老故事,更何況“Mustang”光環在中國的群眾基礎并不厚實。

回到現在,Bronco作為福特在華市場的下一戰略點,又能否解決Mustang Mach-E的老問題,幫助福特中國翻身?

野馬也難翻身

10 月底,福特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Q3營收為393.92億美元,但由于福特對自動駕駛技術公司Argo AI的投資,計入了27億美元的非現金稅前減值,導致三季度歸屬于公司的凈虧損為8.27億美元。

整體虧損是受巨額自動駕駛投資的拖累,而具體到福特中國,福特將原因歸咎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轉型投資。這導致福特第三季度在中國的息稅前虧損為1.93億美元,高出去年同期的3900萬美元。

銷量不佳,其實也是投入產出不成正比的一大主因。盡管林肯品牌創造了入華以來最佳第三季度銷量,實現同比、環比雙增長,但福特第三季度整體銷量為13.3萬輛,同比還是下降了11.3%。這放在中國車市第三季度普遍上漲的大環境中,可謂是相當惹眼。

當然,這還不是福特在華銷量首季度下降,今年前兩個季度已經同比下滑了18.8%和22%。

可以看出,福特汽車目前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不算好看,巨額虧損以及持續不佳的銷量,都在促使福特中國拿出更具競爭力的爆款產品。

在追逐個性化的年輕消費者崛起下,Bronco就成了福特在華的下一個賭注。它所面對的市場環境相對寬松,但并不意味著完全沒有對手。

從價格上看,國產版福特Bronco的起售價格預計會在20W起步,這個價位除了老對手Jeep的牧馬人外,還與長城汽車旗下的坦克系列產生直接的競爭關系。目前坦克系列產品在國內頗受歡迎,具備一定的市場基礎,想要超越并不容易。

此外,新車型引進國產后,不但上下游供應商會有所變化,而且部分零部件的供給,會與海外版有所區別,因此車輛成品品質上還需要重新下苦功夫保障。

目前可以知曉的是,2020年福特Bronco重新回歸的兩年時間里,在海外市場火熱的同時,品質也存在一定爭議。盡管并非是核心零部件的品質問題,但福特Bronco與福特Ranger兩款車型,共63294輛的大規模召回,還是對品牌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國內方面,福特中國最近也備案召回了1356輛進口林肯領航員汽車以及588輛F150。而在此之前,福特中國還多次召回了林肯領航員、福特探險者、福特 Mustang、林肯 MKZ 等車型,共計 70075 輛。

雖說主動召回體現了車企主動負責、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態度,但是頻繁的召回,就很難讓人不去懷疑產品本身的質量問題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福特Mustang Mach-E的電池供應鏈在今年出了大問題。

1月,福特稱Mach-E的NCM811電池只選用了比亞迪一家供應商,因疫情防控措施的影響,后者在西安工廠的電池無法轉運至長安福特在重慶的整車廠。可問題是,比亞迪自己都因為NCM811電池的安全原因,選擇為自家車型全系搭載磷酸鐵鋰電池。

接近福特的人士表示,國產速度慢的主要問題,出在福特無法讓長安和比亞迪多投入資源,幫助Mach-E 盡快國產,再加上每一步進展都需要同步美國總部,讓 Mach- E 的國產速度受到了影響。

所以對于福特來說,Bronco想要有競爭力,就需要解決已經出Mach-E身上的問題,優化現在的供應鏈、做好產品品控、提高管理效率,三者缺一不可。

最后,Bronco的上市可能會使福特中國好過一點,但也留下一個暗雷,如果這些壓箱底的爆款車型都不能重新點燃消費者的熱情,那么福特中國還能拿出什么翻身之術?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福特

4.4k
  • 福特在美召回4163輛汽車
  • 由于安全帶故障,福特在美召回超10萬輛汽車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百年福特,迷路在中國

這可能是福特在中國的最后一顆棋子。

文|科技新知 主木

編輯|伊頁

2022年的汽車行業可謂是一波三折,自從北京車展停辦、廣州車展延期之后,幾乎所有的車迷、車企都將目光瞄準了11月初舉辦的進博會,尤其是海外車企。

畢竟年底是各大車企出新沖量的關鍵節點,并且進博會參展的幾乎都是外資企業,對于在電動化上本就不占優勢的老牌海外車企來說,沒有國內造車新勢力的攪局,它們更能收獲業內外的目光,狠刷一波流量。

此背景之下,美、德、日、韓各系紛紛拿出了自己的當家花旦。其中,在國內市場沉寂已久的福特,除了Mustang Mach-E、全新一代福特F-150猛禽,以及探險者等已經上市的車型外,更是掏出了壓箱底的兩款全球車型,純電皮卡福特F-150 Lightning和美國“坦克300”福特Bronco,這幾乎等同于往年福特在A級國際車展時的陣容。

并且,此次展會上也傳出Bronco或Bronco Sport車型將引進國內,于2023年由江鈴福特正式完成國產化的消息。

這則傳聞直接引起了不少車迷朋友的歡呼,但福特中國在“電馬失前蹄”、國產車企圍追堵截、頻陷質量危機、智能化落后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下,業內普遍認為,其想要憑借Bronco翻身并不容易。

賭上尊嚴之戰

電氣化轉型,這是傳統車企巨頭們當下繞不開的話題。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如此節節高升的市場驅動下,過去謹慎的福特中國也在進博會上拿出“殺手锏”。

作為福特品牌歷史上最暢銷的車型,也是美國汽車市場的銷冠車型,福特F150車系在品牌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此次福特也是下定決心,賭上“F150”之名,推出了F-150 Lightning,以期填補上新能源車市場上的版圖。

為了延續所有F系列皮卡,在性能、耐久性、可靠性上最嚴苛的Built Ford Tough標準,F150新能源版與傳統燃油版相比,外觀上有著高度相似的設計語言,只是在一些細節之處,強化了車輛的純電版本辨識度。

動力與續航方面,F-150 Lightning擁有兩種電池容量以及單電機、雙電機兩種驅動方式。其中,高性能版最大功率達到433kW(589Ps),峰值扭矩1050N·m,4.5 噸的拖曳能力,EPA工況綜合續航里程則達到了320英里(515km)。

事實證明,在美國市場福特這次賭成功了。美國消費者十分認同其產品力,以及“福特F150”的金字招牌。F-150 Lightning自上市以來,以創紀錄的速度收獲了消費者的熱烈追捧。

據悉,F150 Lightning剛上市時便獲得了4.45萬輛訂單,同時在今年5月宣布2022年訂單售罄,待交付訂單突破20萬輛,可受限于產能,新車從上市至今僅交付8760輛。

福特強大的“皮卡基因”毋庸置疑,但受制于國內并不景氣的皮卡市場,F150短期內還難以大展拳腳。因此,在美國市場同樣火爆的Bronco,成了福特中國接下來的希望。

福特Bronco誕生于1966 年,靠著“硬派越野”的標簽暢銷美國,但后來因為其只強調越野性能,變得越來越小眾,最終于1996年停產。

不過,后來隨著新一代年輕人成為購車主力軍,對于年輕化以及個性化的追求,使得眾多越野SUV車型看到了自己的未來,沉寂已久的Bronco也在2020年復活。

重新上市的Bronco競爭力不減,15天內訂單便達到了瘋狂的23萬輛。這甚至還不包括,基于銳際平臺所打造的Bronco Sport訂單數據。

此次,福特Bronco決定國產化,想必是有備而來。

資料顯示,福特Bronco采用了2.3T四缸和2.7TV6兩款發動機,最大功率分別為198kW、228kW,峰值扭矩分別為420N·m、542N·m,傳動系統匹配7速(6個行駛擋+1個專用攀爬擋)手動變速箱和10AT變速器。

長城坦克300的成功,證明了國內硬派越野車市場的廣闊前景,因此福特也想靠Bronco復刻一波坦克300的流量神話。但因其一直未能國產,70萬元左右的價格,在國內市場沒有任何性價比可言。

不過福特此次進博會上拿出F150和Bronco兩個壓箱底的系列,與近些年福特中國的消極態勢,以及Mustang Mach-E在華上市后遇冷,脫不開關系。

電馬早已失蹄

兩年前的北京車展,福特汽車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曾說,接下來就是電動化的布局,希望福特中國CEO陳安寧能夠帶領中國團隊走在電動車的前沿。呼應的就是,此車展上推出的電動化轉型之作Mustang Mach-E(俗稱電馬)。

然而,兩年之期已到,Mustang Mach-E早就沒了聲響。數據顯示,今年8、9月福特Mustang Mach-E在華銷量為331輛、272輛,三位數的數據對于成熟的跨國車企來說實屬罕見。

乍看之下,這似乎又是一個傳統車企電動化產品在華水土不服的老故事。但剖析深究,主要還是產品力缺失,以及福特中國的運營模式,導致電馬銷量只能處在三位數的水準。

首先在產品上,Mustang Mach-E表現比較均衡,電池、空間、舒適度等與大眾ID系列、特斯拉Model 3、小鵬P7相比,并無明顯短板。

其次,在業界內卷最為嚴重的“智能座艙”與“自動駕駛”領域,Mustang Mach-E做到了全系標配L2級駕駛輔助與車路協同系統,車機系統也有較好的網聯生態。雖然相比行業內的頭部水準還有距離,但以用戶的日常需求看,也算達到了成熟好用的門檻。

盡管電馬的初始價格并無優勢,也缺失一些能讓人眼前一亮的技術傳播點,但其至少具備著沖擊主流銷量的基礎。

只是在當前的國內新能源車市場,過于均衡就是不折不扣的一種缺點。當新勢力和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不斷以新的技術概念沖擊用戶認知,電馬的均衡便成為了平庸。

相較來看,在電馬的一眾對手中,特斯拉擁有著電動化的絕對領先地位,小鵬的NGP智能標簽鮮明,大眾ID.4 X背靠MEB平臺;即便是其他無競爭關系的品牌,也都有獨特標簽。例如極氪的浩瀚架構概念;比亞迪的電池和自研新品;賽力斯和華為的曖昧關系。

反觀Mustang Mach-E,沒有出眾的“長板功能”,便失去了天然的傳播點,也無法用鮮明的標簽形象示眾,或者說標簽與市場需求并不匹配。

近幾年的歷史經驗表明,以傳統思維做電動汽車,是行業大忌。

福特吸取教訓,特意圍繞Mustang Mach-E在中國專門成立電動車事業部,全面負責福特電動車型在中國的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充電網絡與用戶體驗。

在福特中國的內部架構中,電動車事業部是和乘用車、商用車以及林肯事業部平級的部門,而且效仿大部分造車新勢力品牌,采用直銷模式,開設體驗店,試圖跳過經銷商環節。

但是在直營模式上,福特中國頂多算是淺嘗輒止。據悉,在福特電動車渠道中,包括城市店和快閃店在內的各類城市門店為108家,反觀其他電動車企,無不是200家起步的渠道布局。另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福特電動車在全國的售后服務中心只有不到30家。

所以,曝光率低,也是Mustang Mach-E銷量不高的主要原因。雪上加霜的是,自去年4月上市以來,Mustang Mach-E到年底才迎來首批交付,較長的交付周期,導致一部分客戶流失。

其實,在2020年中,原蔚來用戶發展副總裁朱江加盟福特中國時,福特純電業務在營銷上還具備一定想象力。但一年后朱江離職,導致日后的品牌傳播中,除了Mustang Mach-E本身造型別致外,福特沒有向消費者傳遞“電馬”的任何亮點,依然在用電動車講燃油車的老故事,更何況“Mustang”光環在中國的群眾基礎并不厚實。

回到現在,Bronco作為福特在華市場的下一戰略點,又能否解決Mustang Mach-E的老問題,幫助福特中國翻身?

野馬也難翻身

10 月底,福特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Q3營收為393.92億美元,但由于福特對自動駕駛技術公司Argo AI的投資,計入了27億美元的非現金稅前減值,導致三季度歸屬于公司的凈虧損為8.27億美元。

整體虧損是受巨額自動駕駛投資的拖累,而具體到福特中國,福特將原因歸咎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轉型投資。這導致福特第三季度在中國的息稅前虧損為1.93億美元,高出去年同期的3900萬美元。

銷量不佳,其實也是投入產出不成正比的一大主因。盡管林肯品牌創造了入華以來最佳第三季度銷量,實現同比、環比雙增長,但福特第三季度整體銷量為13.3萬輛,同比還是下降了11.3%。這放在中國車市第三季度普遍上漲的大環境中,可謂是相當惹眼。

當然,這還不是福特在華銷量首季度下降,今年前兩個季度已經同比下滑了18.8%和22%。

可以看出,福特汽車目前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不算好看,巨額虧損以及持續不佳的銷量,都在促使福特中國拿出更具競爭力的爆款產品。

在追逐個性化的年輕消費者崛起下,Bronco就成了福特在華的下一個賭注。它所面對的市場環境相對寬松,但并不意味著完全沒有對手。

從價格上看,國產版福特Bronco的起售價格預計會在20W起步,這個價位除了老對手Jeep的牧馬人外,還與長城汽車旗下的坦克系列產生直接的競爭關系。目前坦克系列產品在國內頗受歡迎,具備一定的市場基礎,想要超越并不容易。

此外,新車型引進國產后,不但上下游供應商會有所變化,而且部分零部件的供給,會與海外版有所區別,因此車輛成品品質上還需要重新下苦功夫保障。

目前可以知曉的是,2020年福特Bronco重新回歸的兩年時間里,在海外市場火熱的同時,品質也存在一定爭議。盡管并非是核心零部件的品質問題,但福特Bronco與福特Ranger兩款車型,共63294輛的大規模召回,還是對品牌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國內方面,福特中國最近也備案召回了1356輛進口林肯領航員汽車以及588輛F150。而在此之前,福特中國還多次召回了林肯領航員、福特探險者、福特 Mustang、林肯 MKZ 等車型,共計 70075 輛。

雖說主動召回體現了車企主動負責、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態度,但是頻繁的召回,就很難讓人不去懷疑產品本身的質量問題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福特Mustang Mach-E的電池供應鏈在今年出了大問題。

1月,福特稱Mach-E的NCM811電池只選用了比亞迪一家供應商,因疫情防控措施的影響,后者在西安工廠的電池無法轉運至長安福特在重慶的整車廠。可問題是,比亞迪自己都因為NCM811電池的安全原因,選擇為自家車型全系搭載磷酸鐵鋰電池。

接近福特的人士表示,國產速度慢的主要問題,出在福特無法讓長安和比亞迪多投入資源,幫助Mach-E 盡快國產,再加上每一步進展都需要同步美國總部,讓 Mach- E 的國產速度受到了影響。

所以對于福特來說,Bronco想要有競爭力,就需要解決已經出Mach-E身上的問題,優化現在的供應鏈、做好產品品控、提高管理效率,三者缺一不可。

最后,Bronco的上市可能會使福特中國好過一點,但也留下一個暗雷,如果這些壓箱底的爆款車型都不能重新點燃消費者的熱情,那么福特中國還能拿出什么翻身之術?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慈利县| 贺州市| 营山县| 夏津县| 宝山区| 廉江市| 富源县| 卢氏县| 威远县| 景泰县| 高淳县| 铜山县| 常熟市| 孝义市| 克什克腾旗| 白河县| 曲麻莱县| 恭城| SHOW| 兰坪| 伊川县| 漳平市| 平和县| 电白县| 浦江县| 大洼县| 石楼县| 洛扎县| 灵川县| 德州市| 龙泉市| 靖州| 绥阳县| 宜章县| 博野县| 玉树县| 新化县| 任丘市| 邵阳县| 葫芦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