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馮雨晨
11月17日,視覺中國(000681.SZ)換手率達27.49%,報收14.85元/股,漲4.87%。此前15日至16日,視覺中國收獲兩連板。
同花順F10數據顯示,11月16日,視覺中國新增“AIGC”概念。
何為AIGC?
2022年8月,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舉辦的新興數字藝術家競賽中,參賽者Jason Allen提交了一幅繪畫作品《太空歌劇院》,他沒有繪畫基礎但卻獲得了“數字藝術/數字修飾照片”類別一等獎。批判者認為該創作是來自高科技的剽竊,沒有情緒和靈魂,支持者認為該作品有很強觀賞性,具有獨特價值。
這幅畫便是AIGC繪畫作品。
AIGC全稱為Artificial Inte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即人工智能生產的內容。資料顯示,AIGC、NFT和VR是元宇宙和Web3.0的三大基礎設施,隨著數據積累、算力提升和算法迭代,人工智能在逐步滲透在寫作、編曲、繪畫和視頻制作等創意領域。
東方財富研究報告稱,AIGC是繼PGC、UGC后的新內容生產形態,其技術正在加速成熟。AIGC生成正從“降本增效”向“創造價值”轉變,尤其在圖片和視頻領域。研報認為底層技術明確并預計1-2年規模化應用的領域主要是創意圖像生成、功能性圖像生成和文字生成圖像。
股價大漲的視覺中國主要產品為視覺內容與服務,是國內最大的視覺內容互聯網版權交易平臺。
其主要商業模式為,整合海量優質全面的圖片、視頻、音樂等數字版權內容,一方面為B端客戶提供數字版權交易服務,另一方面基于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為C端用戶提供數字藝術品交易服務。
對于AIGC,視覺中國在股價異常波動公告中表示,旗下的元視覺平臺有發行AI生成的數字藝術品。相關AI生成內容的業務是依托既有的海量數據和商業應用場景,以及AI技術的相關積累,通過大數據分析學習,由旗下社區的攝影師、設計師和AI協同完成。
視覺中國進一步強調,AIGC相關業務尚處于初期階段,預計短期內不會對公司的財務情況產生較大影響。
財務情況上,前三季度,視覺中國實現營收5.28億元,同比增長0.68%,歸屬凈利潤8033.15萬元,同比下降46.74%。視覺中國解釋主要原因在于國內疫情反復使得公司客戶所在行業或地區經營活動受到了較大影響。
近幾年,視覺中國業績缺乏亮點和增量,2017年至2021年,視覺中國凈利潤分別為2.91億元、3.21億元、2.19億元、1.42億元、1.53億元,每年呈微量起伏但總體下行。
半年報顯示,視覺中國的主業數字版權交易平臺直接簽約客戶數超過14000家,同比增長6%,其中年度銷售額10萬元以上的長協客戶續約率繼續保持在80%以上;通過互聯網平臺觸達長尾用戶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數量超過200萬,較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長超過100%。內容方面,視覺中國把發展音視頻內容作為戰略重點。
同在16日,與視覺中國對AIGC概念的“解釋”不同,浪潮信息(000977.SZ)在投資者平臺上回復是否涉及AIGC相關產品時,表現出更多“信心力”。
浪潮信息稱,去年正式發布了2457億參數的巨量模型“源1.0”,并基于此發布了4個技能大模型,對話模型"源曉問"、問答模型"源曉搜"等。這些技能大模型可直接應用于人機交互、知識檢索、語言翻譯和文學創作等領域,模型運行速度最高提升9倍。這意味著"源"的AI生產力大幅升級,能夠幫助商業組織和研究機構實現對AI技術的高效、快速和低成本應用,加速產業AI化。
受此消息影響,11月17日,浪潮信息大漲6.25%,報收24.30元/股。此外,AIGC相關概念股完美世界(002624.SZ)、中科金財(002657.SZ)、果麥文化(301052.SZ)漲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