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妝頭條 張靜
編輯|黃友枝
昨日(11月15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關于上海相宜本草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備案報告》(以下簡稱“相宜本草”),根據內容顯示,相宜本草于今年11月10日與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輔導協議,擬A股掛牌上市。
這意味著,時隔10年,相宜本草再次向A股發起了沖擊。
時隔10年,再次沖擊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相宜本草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招股說明書,擬發行新股不超過5200萬股,募集資金逾7億元,將用于營銷渠道建設和品牌推廣,以及信息化平臺建設等項目。
根據招股書內容,2009 年、2010 年和 2011 年,相宜本草凈利潤分別為 5,221.52 萬元、11,609.47 萬 元和 13,452.53 萬元,若扣除包括上述股份支付在內的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報告期公司凈利潤分別為 4,708.39 萬元、10,725.64 萬元和 19,570.58 萬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提交IPO(首次公開募股)招股說明書后2年,相宜本草主動放棄了上市計劃。
當時,相宜本草董事長封帥曾在第一時間就退市問題作出內部聲明。在聲明中,封帥將退市的原因歸結于上市融資的必要性已不復存在。
彼時封帥表示,相宜本草在2008年引入風險投資,2010年開始準備上市的招募書,當時是基于公司發展需要,計劃上市融資7個多億,目的是用于品牌建設、渠道建設以及IT等一些項目。但由于這兩年國內IPO的暫停,項目大部分靠自有資金已經實施完成,接下來的三分之一項目也可以靠自有資金承擔,對于未來3、4年需要發展的資金,目前還是比較充裕的,所以上市融資就沒有必要了。此外,封帥還透露到上市僅僅是相宜本草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目標,絕對不是做企業的最終目的。
專注中草藥開發,扛起國粹大旗
據相宜本草官網顯示,品牌創始人為封帥,生于醫藥世家,外祖父楊繼田曾是馮玉祥將軍的保健醫生,在泰山腳下創辦過“博愛醫院”,“有錢沒錢都給看病”的濟世情懷遠近聞名。
源于家庭的熏陶和傳承,2000年封帥創立了相宜本草品牌。
早期相宜本草主攻面膜,成立7年之際獲得了今日資本1000萬美元的投資,此后銷量大漲。2008年相宜本草銷售收入為2.17億元人民幣,2009年銷售收入快速增長為7億元,2010年收入為8.2億元。
與市面上許多打著中草藥的旗號卻一味地炒概念的品牌不同,相宜本草20多年來堅持深耕中草藥護膚領域,致力于探索中草藥在美容護膚方面的作用。特別是近幾年來,受疫情反復影響,中醫中藥文化在化妝品領域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相宜本草扛起國粹大旗,得到了年輕消費者的歡迎和認可。
在產品方面,相宜本草深研中草藥組方,用現代科技打造硬實力產品,品類覆蓋眼霜、面膜、乳液、面霜、精油、手體護理等產品。去年雙11,相宜本草天貓旗艦店GMV破億,同比增長139%。2022年雙11相宜本草又延續好戰績,天貓旗艦店GMV突破2億,同比2021年增長88%。
相宜本草執行總裁俞巍曾在今年1月份表示,在整個市場增速放緩的情況下,相宜本草在2021年實現全年同比33%的增長,其中線上同比增長59%,線下同比增長15%。按照相宜本草的規劃,其期望在2022年實現45%的同比增幅。
到目前為止,相宜本草在原材料活性成分保留、提取等方面獲得了30多項專利,其中中草藥發明專利20多項。此外,相宜本草還參與建立近10項化妝品國標及20多項團體標準,建立8大專屬道地藥材種植基地做到源頭可溯。
多家企業齊聚A股,搶占IPO高地
據其它媒體報道,目前中國A股的估值已經進入了近十年來最具吸引力的價格區域。在過去的10月份,高盛、摩根士丹利、貝萊德等世界頂級投行都相繼發布了關于中國經濟和市場的展望。這些展望和投資建議當中,都不約而同地將中國A股投資等級調升至超配等級。
而在A股中,“美妝”產業鏈相關企業已經成為神奇概念股般的存在。特別是近些年來,顏值經濟持續升溫,很多消費者為好看“買單”,致使化妝品“掘金”玩家發展越來越好。所以美妝產業不僅在營收成績、市場表現這兩個重要評判標準中拿到了高分,且未來可期。
基于此,多家本土美妝企業齊聚A股,搶占IPO高地。
據美妝頭條觀察,近兩年來與美妝相關的公司闖關A股,從原料、包材等上游供應商到品牌及代運營商,可謂是幾乎涵蓋了整個美妝產業鏈。截至目前為止,上海家化、珀萊雅、貝泰妮、華熙生物、水羊股份、丸美股份、拉芳家化、天賜材料、若羽臣等相關美妝企業全都成功上市。
滬上某投資人士向美妝頭條記者表示,若此次相宜本草成功登陸A股資本市場,不僅開啟了一個新起點,也是品牌發展過程中極具戰略意義的關鍵一步,屆時A股又將迎來一員美妝大將。
此外,也有行業人士向記者透露,化妝品行業從來不缺乏前赴后繼的“IPO者”,相宜本草可謂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不過化妝品行業前景可期,相宜本草也希望通過上市獲得資本支持,促使品牌成績更上一層樓。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僅僅是這些美妝企業萬里長征路上的第一步。除了入局者眾多競爭加劇,當下很多有能力的美妝品牌都在培養自身的硬實力,如果不能構建自己的技術核心競爭力,就算是上市成功,也會被后浪拍死在沙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