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查沁君
“教育領域捐贈人數最多,占比從去年的39%增加到66%,兩年上升了35%。”
11月16日,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2衡昌燒坊·胡潤慈善榜》顯示上述數據。教育領域最受中國慈善家們的青睞。

胡潤研究院共找到49位中國最慷慨慈善家,過去一年捐贈額均超過1億元,共計捐贈728億元。向教育領域捐贈的人數仍然最多,救災第二,鄉村振興第三。
榜單前十中,京東劉強東首次成為中國首善,過去一年共捐贈149億元,劉強東向第三方基金會捐贈了京東6200多萬股股票,將主要捐贈教育和環保事業。
美團王興過去一年共捐贈147億元,位列第二。王興將5700多萬股股票轉入王興基金會,該基金會專門用于推動教育和科研等公益事業。
雷軍向小米基金會、雷軍基金會各捐贈3.08億股股票。小米公益基金會曾宣布啟動“小米青年學者”公益項目,和北京自然科學基金會簽約小米創新聯合基金,兩個項目分別計劃在未來5年和10年內捐贈5億元。
廈門房地產開發商、源昌集團的侯昌財主要捐贈包括承諾捐贈60億元與泉州市共建大學,其中投資估算為25.5億元的泉州醫高專南安校區已開工建設。其他捐贈還包括南安市慈善大會認捐6億元以及支持南安教育事業捐贈2.5億元。
今年有21位上榜慈善家為母校捐款。
例如泰康陳東升向母校武漢大學捐贈10億元;科沃斯錢東奇為慶祝南京大學120周歲生日捐贈4億元;步步高段永平以家族名義為母校浙江大學捐贈1.7億元;TCL李東生過去一年中兩次向母校華南理工大學累計捐贈1.4億元,用于獎勵優秀青年學者。
17所大學過去一年收到上榜慈善家超過1億元的捐贈,比上一年多了7所。
其中武漢大學和上海交大收到的捐贈均近14億,河南農業大學10億,南京大學超5億,華南理工4億,天津大學超3億,南京農業大學3億,復旦大學2億,浙江大學1.7億,廈門大學1.5億,清華大學1.3億,東南大學1.2億,華中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貴州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南京郵電大學各1億。
其他教育方面的捐贈還包括人才培養、校園建設、高校科研、資助貧困學生等。過去一年較大筆的捐贈包括曾毓群向上海交通大學捐贈200萬股寧德時代股票,價值近14億元;秦英林向河南農業大學捐贈10億元;張一鳴向龍巖捐贈5億元成立芳梅教育發展基金;邵根伙捐贈3億元與南京農業大學共建實驗室等。
還有大額捐贈未計入榜單。例如,內蒙古烏海市第一中學獲得竹翠蘭香公益基金會3.5億的大額捐贈,由君正集團杜江濤聯合烏海校友共同發起。因不清楚具體捐贈細節未計入榜單。
哆米教育聯合中國教育基金會捐贈價值近3億的公益信息化軟件服務平臺,因軟件服務平臺屬于哆米教育自身產品,胡潤慈善榜未將企業自身產品捐贈統計在內。
胡潤研究院認為:“相對來說,一個企業的經濟力量要遠遠高于個人的經濟力量,可以針對社會最大的問題,包括脫貧、環保等。而個人最多的是做教育和醫療相關的慈善。”
今年是胡潤研究院連續第十九年發布“胡潤慈善榜”,上榜門檻為1億元。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期間的現金和股權捐贈,以及有法律效力的承諾捐贈都統計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