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王雙雙
編輯|十九
導讀
“黑五”購物節即將到來,但今年各大海淘平臺的日子卻不好過。此前,寺庫和洋碼頭紛紛被曝“人去樓空”,Sea 大規模裁員,亞馬遜市值更是跌破萬億美元,而背靠順豐的豐趣海淘也最終倒在了這場跨境電商的“寒冬”中。
一、豐趣海淘被申請破產
11月14日,豐趣海淘關聯公司上海牽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新增破產審查案件,申請人為李某某,經辦法院為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
對此,網經社向“豐趣海淘”求證,其創始人兼前CEO任曉煜回應道:公司早已解散,但大股東順豐等不同意注銷;平臺早已停運,員工安置補償也已基本完畢;“被申請破產”不代表公司真的破產,無論哪個巨頭欠供應商或員工一萬塊沒付,也可以被申請破產清算。
豐趣海淘于2015年1月9日正式上線,是順豐旗下自營的跨境電商平臺,提供在線網站、移動客戶端、微信移動版等多渠道電商服務。剛上線時,這個平臺叫做順豐海淘,在2015年10月份正式更名為“豐趣海淘”。
背靠順豐,物流鏈條可以說是豐趣海淘一個競爭點,其具體運作上搭建了一個三層的物流體系。第一層是國內保稅倉,主要屯放一些大規模采購的標品;第二層是位于臺灣及香港的近海倉,以期在商品擴充上擁有更大的靈活性;第三層則是遠海倉,其在韓國、日本、澳洲、新西蘭、美國都建立了自己的倉庫。可以通過遠海倉直接和當地供應商及零售商發生交易,縮短商品到達用戶手里的時間。另外,在進關方式上,基于順豐的品牌,都走電子清關。在清關效能上,比起傳統的物流公司或者是轉運公司效能高了很多。
據網經社“電數寶”(DATA.100EC.CN)數據顯示,豐趣海淘共獲得四輪融資,投資方為順豐、上海寬淘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易成實業投資、重慶鐵路口岸物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和高邁新能源。
風險信息顯示,從2019年到2020年,該公司收到多個限制消費令申請,此外當前被執行總金額達到2475萬元。國內知名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315.100EC.CN)投訴案列顯示,平臺上消費者對于豐趣海淘的投訴集中在不退款、不發貨等問題上。
二、海淘平臺寒冬
除了只剩下了殼的豐趣海淘,考拉海購、洋碼頭、蜜芽、寺庫、趣店萬里目、波羅蜜等進口跨境電商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困局。
考拉海購在被阿里并購三年后,逐漸被邊緣化。在近三年的阿里財報中,考拉海購被提及的次數分別是 39 次、22 次和 9 次,而在近期發布的阿里 2022 年財報顯示,考拉海購已經沒有身影,足以可見考拉在阿里中的地位在一步步下滑。這個曾位居中國跨境電商平臺榜首的考拉海購如今在市場上失去存在感,淡出大眾視線,不禁讓人唏噓;
洋碼頭9月份被曝出“人去樓空”、拖欠貨款等負面傳聞。雖然洋碼頭方澄清只是采用居家辦公的方式,但從其創始人曾碧波的公開信中,也不難看出洋碼頭正身處困境,艱難度日;
7月1日,垂直類的母嬰進口電商平臺蜜芽官網發布消息稱,公司將于2022年9月10日停止蜜芽APP服務。就此,曾經轟動一時的蜜芽時代已經結束,備受看好的資本界“寵兒”黯然離場;
與洋碼頭相似,今年8月寺庫也被曝出“人去樓空、疑似跑路”的傳聞,寺庫方隨即否認這一不實消息。但前不久,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公布,有關部門已就寺庫公司涉嫌違法違規及損害消費者權益行為立案調查;
“萬里目”作為作為羅敏的“第九次創業”,羅敏為其投入百億補貼。但自去年3月推出熱鬧一陣后,四月便就進入“清庫存”階段,最后便無疾而終了;
網紅供應鏈平臺波羅蜜今年三月被B站全資收購,主要負責 B 站 UP 主商業化相關業務,而其部分 MCN 業務被納入 B 站另一家名為「萌派」的子公司......
據網經社“電數寶”數據顯示,從2018年至2022年,跨境進口電商領域共死亡了18家企業,涉及的企業包括:走秀網、HIGO、買個便宜貨、銀河進口車、海天下、享逛商家版、GMALL全球購、樂吾淘、人人優品、優品360、全球去哪買、美健全球購、佰優購、泰貨優品、頂尖寶寶、海草公社、洋貨多、象米國際。
除此之外,像亞馬遜、Shopee等的日子也不好過。從本周開始,亞馬遜計劃對企業和技術部門裁員1萬人。這將成為該公司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裁員。此次裁員將占亞馬遜公司員工的3%左右。而前不久,亞馬遜市值更是跌破萬億美元;新加坡電商公司 Sea Ltd 過去 6 個月裁員 7000 多人,占了公司全部員工的 10%。Sea 是東南亞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為了應對經濟可能出現的低迷,許多公司都在重組,Sea 也受到沖擊。
這場寒冬幾乎席卷了整個跨境電商領域,而垂直進口跨境電商幾乎“全局覆沒”,各大海淘平臺均在艱難度日。
三、順豐的零售夢
過去的12年時間里,順豐控股董事長兼總經理王衛在電商、零售業務上做了10次以上的“突圍”,從電商到便利店,從跨境電商、外賣配送到社區團購,王衛多次試圖踏上風口,卻大多無疾而終。
2010年8月,順豐正式推出了第一個電商平臺——順豐E商圈。2012年借助于自己的空運優勢,順豐上線生鮮電商“順豐優選”,如今這個項目也在不斷進行戰略收縮。
2014年順豐推出社區小店“嘿客”,全國518家“嘿客”便利店同時開業,隨后不到半年時間,門店數量迅速拓展到了2000多家。到了2015年,這些門店部分關閉,部分改名“順豐家”后。2016年“順豐家”直接被納入順豐優選。直到2019年4月,順豐優選關閉了全國范圍的線下店。
2021年,順豐低調推出“豐伙臺”布局社區團購,項目背景是順豐旗下豐農科技打造的城鄉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但在實際業務上,是與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互聯網巨頭搶食賽道。然而,僅過了一年時間,項目即暫停運營。
此外,順豐還相繼推出了“豐E足食”、“WOW哇噢”、“豐溯GO”等平臺布局無人貨架、無人便利店以及新零售領域。但事實證明,由于相關基因的缺乏、商業邏輯的欠缺以及在經營上所犯的錯誤,順豐電商的這條路走得頗為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