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經濟e線
Wind統計表明,截至2022年11月15日,金鷹添榮純債C今年來以-30.02%的總回報位列同類基金倒數第一,排名2010/2010,基金單位凈值僅0.7368元。金鷹添榮純債A今年來以-18.84%的總回報位列同類基金倒數第二,排名2009/2010,基金單位凈值僅0.8624元。同期,萬得中長期純債基金指數自年初至今的收益率為2.31%。
據金鷹添榮純債今年三季報顯示,截至本報告期末,A類基金份額凈值為0.9167元,本報告期份額凈值增長為-7.60%,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為0.66%。C類基金份額凈值為0.7917元,本報告期份額凈值增長為-16.82%,同期業績比較基準(中債綜合(全價)指數收益率×80%+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稅后)×20%)增長率為0.66%。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C類基金份額累計凈值增長率為-23.46%,較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大幅落后25.17%。后者收益率為1.71%。
新經濟e線注意到,從金鷹添榮純債C的凈值曲線圖來看,自從楊剛于今年2月19日接任基金經理后,該基金凈值便開始斷崖式下跌。從楊剛的履歷來看,個人投資風格主打權益類產品,此前并沒有管理固收產品的經驗。
公開資料表明,楊剛,1996年7月至2001年4月就職于大鵬證券綜合研究所,歷任高級研究員和部門主管;2001年5月至2009年3月就職于平安證券綜合研究所,歷任高級研究員、部門主管和副所長等職務;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就職于平安證券資產管理部,擔任執行總經理。楊剛于2010年5月加入金鷹基金,擔任研究發展部研究總監,現任權益研究部基金經理。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楊剛在管基金6只,在管基金總規模約41.36億元。
此外,今年前十個月,金鷹基金離任的基金經理人數已多達六人,遠高于行業平均的不到兩名。伴隨多名公募老將頻繁出走,公司基金經理的平均任職年限也明顯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迷你基金續命難
新經濟e線獲悉,其業績墊底背后,金鷹添榮純債還是一只十足的迷你基金。就在今年9月28日,該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剛審議通過了基金持續運作的議案。不過,從眼下的情形來看,金鷹添榮純債能否如期續命還是個難題。
金鷹添榮純債C凈值回報一覽
來源:Wind
金鷹添榮純債成立于2017年3月7日,基金募集規模2億元,剛好踩線成立。自2021年7月30日起增設C類基金份額,C類基金份額首次確認日為2021年8月5日。
據金鷹添榮純債當天披露的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表決結果暨決議生效公告稱,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以通訊方式召開,會議投票表決時間為2022年8月27日至2022年9月26日17:00止,會議期間審議了《關于金鷹添榮純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持續運作的議案》。本次會議中,出具表決意見的基金份額持有人(或及其代理人)所持份額共計267933.26份,占權益登記日基金總份額的59.92%,不小于權益登記日基金總份額的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滿足持有人大會召開條件。可見,截至上述議案表決截止日,金鷹添榮純債總份額僅錄得44.72萬份。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金鷹添榮純債A/C份額分別為12.67萬份和1262.98萬份,基金總份額為1275.65萬份,累計基金資產凈值1011.55萬元。盡管較上述議案公告日相比,基金規模有所增長,但仍處在5000萬元的清盤紅線以下。
不僅如此,等到10月11日,金鷹添榮純債C提高份額凈值精度的公告表明,C類基金份額于2022年10月10日發生大額贖回。為確保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額凈值的小數點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響,經公司與托管人協商一致,決定于2022年10月10日提高本基金C類基金份額凈值精度至小數點后8位,小數點后第9位四舍五入。
新經濟e線統計發現,從金鷹添榮純債的規模變動情況來看,自增設C類份額以來,其在2021Q3、2021Q4、2022Q1這三個報告期的份額各僅有19.31份,2022Q2也僅錄得29.48份。
自成立至今,其A類份額也因機構持有人巨額申購和贖回經歷了大起大落。其中,2020年上半年,金鷹添榮純債A機構持有人持有份額曾高達16.56億份,占比99.96%,同期,個人投資者僅持有70.33萬份,占比0.04%;等到2020年年末,機構持有人全線撤退,其A類份額僅剩下94.12萬份,全部由個人投資者持有。2021年上半年,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再度增加至4976.98萬份,占比99.14%,而個人投資者則持有42.94萬份,占比0.86%。在接下來的2021年年末和2022年上半年,機構持有人身影再度消失,其A類份額也大幅縮水至57.75萬份和26.73萬份。
除了金鷹添榮純債A/C外,楊剛和陳雙雙共同管理的金鷹添盈純債A/C以及楊剛和鄒衛出任雙基金經理的的金鷹添裕純債A/C這兩只中長期純債基金業績表現同樣落后。
截至2022年11月15日,金鷹添盈純債A/C、金鷹添裕純債A/C今年來均錄得負收益,分別為-0.21%、-0.10%、-1.16%、-1.49%,同類排名分別為1975/2010、1972/2010、1987/2010、1991/2010。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金鷹添裕純債A/C總份額僅有1455.37萬份,基金資產凈值合計1509.11萬元,也是一只不折不扣的迷你基金;金鷹添盈純債A/C總份額為5891.62萬份,基金資產凈值合計5400.22萬元,剛剛跨過清盤紅線的門檻。其中,機構持有人當季持有份額高達5513.88萬份,占比99.9%。2只基金均自2021年6月8日起增設C類基金份額,C類基金份額首次確認日為2021年6月9日。
基金經理頻繁出走
新經濟e線注意到,今年來,金鷹基金旗下基金經理頻繁出走,特別是多名固收老將紛紛離職,才導致像楊剛這樣的權益類基金經理接管其產品的一幕發生。
來源:基金公告
2022年10月29日,金鷹紅利價值A發布基金基金經理變更公告稱,朱丹因個人原因離任,不再在公司擔任其他職務。朱丹也成為了金鷹基金年內宣告離任的第六位基金經理。
從朱丹的履歷來看,其出任基金經理的年限超過十一年,是一名公募老將。朱丹曾任職于深圳晨星咨詢公司,2007年4月至2015年3月在金鷹基金工作。2010年7月30日至2015年2月17日任金鷹中小盤精選基金經理,后續管理的基金還包括金鷹中證技術領先指數增強、金鷹紅利價值。2015年3月加入融通基金,同年7月出任融通動力先鋒基金經理,直至2021年3月離任。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短暫回歸后,再度離任金鷹紅利價值基金經理一職。
今年9月14日,公司固收老將劉麗娟同樣因個人原因離職。劉麗娟曾任恒泰證券債券交易員、投資經理,廣州證券資產管理總部固定收益投資總監,2014年12月加入金鷹基金,任固定收益部副總監。
今年上半年,金鷹基金旗下宣告離任的基金經理多達四人,分別包括陳立、樊勇、戴駿、黃倩倩。其中,戴駿和黃倩倩均為固收條線基金經理。黃倩倩曾任廣州證券債券交易員。2014年11月加入金鷹基金,任債券交易員、基金經理助理職務。在今年1月27日離任前,黃倩倩在管基金多達7只,分別包括金鷹現金增益、金鷹添益3個月定開、金鷹添盈純債、金鷹添潤定開、金鷹添盛定開、金鷹添裕純債、金鷹貨幣,合計管理規模達333.27億元。2022年7月21日,黃倩倩轉任萬家現金寶基金經理一職。
同樣,作為金鷹基金旗下固定條線主力操盤手,戴駿今年2月19日離任前在管基金也有6只,分別為金鷹元禧、金鷹添瑞中短債、金鷹元盛、金鷹添利中長期信用債、金鷹添榮純債、金鷹添益3個月定開,合計管理規模為78.6億元。
戴駿曾任國泰基金分析師、基金經理助理,東興證券交易員等職務。2016年7月加入金鷹基金,任固定收益部基金經理助理職務。其中,金鷹元盛為其在金鷹基金管理的第一只基金,任職時間為2016年10月20日;金鷹添益3個月定開為其在金鷹基金管理時間最短的一只基金,任職時間為2021年10月12至2022年2月19日。
而今年3月29日離職的樊勇現已轉投匯添富基金任職,在管基金分別包括匯添富成長精選和匯添富創新未來,其任職時間均為2022年7月13日,現在管規模合計為74.4億元。作為公司權益類基金經理,樊勇在金鷹基金先后管理了4只主動權益基金和1只一級債基。
此外,今年5月20日,陳立也相繼出走。陳立曾任銀華醫藥行業研究員,2009年6月加盟金鷹基金,先后任行業研究員,非周期組組長、基金經理助理、投資經理。其歷任管理基金共計8只,離任前在管基金仍有4只,分別包括金鷹主題優勢、金鷹穩健成長、金鷹內需成長、金鷹產業升級。其中,陳立管理時間最長的一只基金為金鷹主題優勢,從2013年8月至2022年5月,其任職總回報為213.94%。
Wind統計表明,金鷹基金現任基金經理平均任職年限為3.67年,不及行業平均的4.12年;人均管理資產約31.47億元,也大幅低于行業平均的53.2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