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三季度,零跑汽車交付量3.5萬輛,較去年同期的1.2萬輛增加186%,營收42.88億元,同比增長398.5%,凈虧損13.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2億元擴大86.11%。11月14日,零跑汽車披露了上述信息。
T03依然是零跑最受歡迎的車型,三季度交付1.8萬輛,同比增長48%;C11交付量超過1.7萬輛,去年同期為253輛;9月開始交付的C01,三季度交付561輛。
零跑在三季度的毛利率仍然為負數,較去年同期的-44.5%收窄至-8.9%。零跑表示,C平臺的兩款車型帶來平均售價提升并改善了毛利率。
渠道方面,截至9月30日共有490家門店,覆蓋156個城市。這個數據較截至7月31日的443家有所提升,零跑在2022中報中披露,其中直營店49家,其余394家為渠道合作伙伴店。
三季度內,零跑汽車的月度交付量分別為12044輛、12525輛和11039輛。而10月零跑只交付了7026輛,環比下降36.4%。
在財報電話會中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稱,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金華出現疫情導致1至10號停產,C01在9月底發布后10月處于產能爬坡狀態,同時開始導入C11的增程版在試制過程也浪費了產能;二是電池及整車漲價帶來訂單量下降。
未來,持續推出增程式車型將是零跑的重要變化。
朱江明表示,零跑即將發布C11的增程版,并在明年發布C01的增程版,來對目前車型進行補充。而據財聯社消息,零跑方面透露,“目前C平臺,包括未來新平臺開發的所有車型都會同時推出增程和純電版本。”
在已經上市的造車新勢力中,零跑是唯一一家毛利率仍然為負數的公司。增程式車型因為所需電池容量較純電車型更少,能節省不少整車成本,降低車型價格刺激銷量。
隨著碳酸鋰等核心鋰電池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上周,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已經突破60萬元/噸,電池已經越來越成為電動車難以承受的負擔,目前電池所占純電汽車的成本比重已經超過1/4。
“針對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高企的問題,產業界有必要進行‘反暴利’行動,建議監管層加強政策引導,優化上游原材料資源配置。”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日前公開呼吁。
在“蔚小理”中,理想目前仍只有增程式車型,但其毛利率在三家中一直較為領先。今年二季度,理想的毛利率為21.5%,高于蔚來的16.7%和小鵬的10.9%。
增程式、插混汽車曾被視為短期的過渡方案,但近年來在純電汽車始終無法擺脫“里程焦慮”以及成本上漲的情況下,這兩類新能源車型正越來越受到市場關注。
零跑計劃還通過改款車型拉寬價格帶寬,為每種新能源車型增加減配版和高配版。“以應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朱江明說。這些也將有助于零跑進一步壓低成本或提升產品盈利空間,以改善毛利率。
朱江明稱,今年的交付目標在12萬輛左右。今年1至10月零跑共交付94628輛汽車。
截止午間收盤,零跑汽車跌0.48%,報20.9港元/股,市值239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