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5斗 胡小鳳
土地面積廣闊無垠,牛羊數量比人還多,是很多人對澳大利亞的第一印象。
澳大利亞國土面積769.2萬平方公里,是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和巴西的世界第六大國家。
但廣袤的澳大利亞人口相當稀少,人口數量只有2500多萬,尚不及我國重慶,與上海相差無幾。
以7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只需養活一個上海市的人口,看似簡單,但澳大利亞發展農業存在諸多局限性:
澳大利亞地廣人稀,意味著國內缺乏足夠的農業勞動力。其人均耕地面積高達1.84公頃,位居世界第一,遠高于中國0.206公頃的人均耕地面積水平;
澳大利亞雖然國土面積大,但并不是所有地區都適宜發展農業,淡水資源缺乏制約了澳大利亞農業發展;
缺人手、缺水資源,加之受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的影響,澳大利亞發展大陸農業的條件并不穩定。
但澳大利亞卻把農產品出口到了全世界各地,在世界糧食保障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農業生產在113個國家中排名第12位;
每年生產的糧食盈余部分足夠養活6000萬人
全國有2/3的農產品供應出口,是世界上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
是最大的羊毛出口國、第二大牛肉出口國、第三大乳制品和小麥出口國。
我們探尋澳大利亞農業發達背后的緣由,因地制宜、擅于利用科技賦能是重要保障手段。由此,35斗梳理了澳大利亞具有代表性的農業食品科技創新項目,一窺其理念和技術的領先性,或為國內農業科技發展提供借鑒價值。
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如何保障農產品出口質量?
澳大利亞以資源富庶而聞名,生產的農產品大多被出口至國際市場,其主要農產品小麥、油菜籽、蔗糖、牛羊肉、乳制品和羊毛等,在全球市場均享有口碑,競爭力較強。
然而,在全球農產品貿易市場,面臨著各國家和地區對于食材質量評判標準不一致,食材腐爛、浪費嚴重等問題。
作為農產品出口大國,澳大利亞積極探索創新解決方案。GoMicro科技公司開發了人工智能農產品早期檢測技術,讓買家創建自己的要求作為購買標準,并將其提供給賣家,賣家使用自己的手機和GoMicro設備評估篩選,達到買方設定的標準,解決以上提到的貿易難題。
GoMicro產品包含一系列智能農作物掃描儀,這些設備借助手機和GoMicro AI應用程序,幫助農民和農藝師檢測蟲害、葉病并準確評估食品質量,確保品質。屬于把人工智能檢測評估能力交到每個農民手中,他們診斷園藝生產中的病蟲害問題,就像用手機拍照一樣容易。
具體來看,GoMicro AI可以準確地對水果和蔬菜分類和分級,用于計數,檢測尺寸、成熟度和視覺缺陷。
(圖片來自GoMicro官網截圖)
GoMicro高微抽查器,可以在30秒或更短的時間內,評估水果和蔬菜的成熟度。
GoMicro谷物檢查器可用于谷物和香料質量評估,檢測缺陷、昆蟲損傷和其他可視覺識別的質量參數。
GoMicro魚類檢查器,也是夾式顯微鏡,可用于評估魚類質量,檢測魚類捕撈上岸的時間。其中,針對黃鰭金槍魚的檢測,操作精度可超過30%。
(圖片來自GoMicro官網截圖)
斯里蘭卡國家水生資源研究和開發局估算,國內捕撈上岸的魚品中已腐壞的超過30%,因此引進了GoMicro公司的AI評估技術,識別出可能變質的金槍魚,識別結果可與金槍魚鑒定專家的判斷相媲美。
這些試驗裝置使用弗林德斯大學(Flinders University)新風險投資研究所的先進技術制造。GoMicro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之處在于,每天只需要拍攝100張不同蔬菜的圖像,作為訓練圖像構建AI應用程序,就能達到高精確度的評判結果,而傳統農產品檢測技術在通常情況下,需要數千張圖像進行訓練。
有了GoMicro,任何擁有手機的農民都將具有農學家的診斷能力。這既能保證銷售產品的品質,提升口碑和競爭力,又可解決新鮮農產品行業的食物損耗問題,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將在促進全球農產品貿易上發揮重要作用。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離不開優質、環保的動物飼料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因為澳大利亞水資源缺乏,適合放牧的土地占到澳大利亞農業用地的90%,有“牛羊數量比人多”的說法。為了讓資源利用最大化,澳大利亞對農牧產業發展極為重視,并積累了很多優勢,在優質飼料供應方面尤為突出。
優質飼料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讓牛羊更好地生長發育,提供味道更優、品質更高的牛羊肉、乳制品;二是優質天然的飼料契合澳大利亞發展綠色可持續農業的理念。研究表明,一頭奶牛產生的溫室氣體相當于一輛汽車,以農牧業為主的澳大利亞,通過改良飼料成分,減少牛羊打嗝放屁對環境帶來的污染。
(圖片由澳貿委提供)
澳大利亞在飼料、營養添加劑方面有很多科技創新項目和世界領先的專利技術,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FutureFeed,這是一家負責推動海藻作為飼料原料商業化的公司,為減少牲畜甲烷排放和優化動物飼料營養成分提供了革命性的解決方案。
FutureFeed創立于2020年8月,由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科學家,詹姆斯·庫克大學(James Cook University),以及澳洲肉類及畜牧業協會(MLA)共同創立。
FutureFeed研究發現,一種叫做asparagopsis的海門冬屬海藻(The seaweed from the genus Asparagopsis),能大大降低反芻動物消化過程中的甲烷排放,每公斤干物質攝入量添加約5克海門冬屬海藻可減少80%以上的甲烷排放;在飼料里添加紅海藻,同時也可以促進牛羊生長,減少飼料成本和能量的損失,研究表明,在飼料低雜質的情景下,飼料攝入轉化效率顯著提高,牲畜體重提升20%,且肉質和口味不受影響。
(圖片來源:https://www.future-feed.com/futurefeed-blog)
FutureFeed擁有該項技術的知識產權,與上游海藻供應商合作,同時向下游授權協議提供市場準入,實現技術的全球商業化,讓專利惠及全球同業。目前全球共有7家被授權方,包含CH4 GLOBAL、SEASTOCK、SEA FOREST、VOLTA GREENTECH、BLUE OCEAN BARNS、SYMBROSIA、SYNERGRAZE。
除授權許可外,FutureFeed通過科研、項目認證、設立行業標準、提供法規層面的途徑以及市場營銷,支持全價值鏈發展,包含建立生產供應鏈、加工、存儲、分銷、研發、認證、營銷和碳信用方法等。
未來,FutureFeed希望通過專業技術、知識產權賦能飼料全產業鏈,成為全球牲畜甲烷排放解決方案公司,幫助緩解全球氣候問題。
變廢為寶,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全球氣候變暖,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保護環境,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已成為世界農業發展的重要目標。
而農業生產中會產生溫室氣體和農業廢棄物,引起污染。加之澳大利亞有相當比例的地域屬于熱帶沙漠氣候或熱帶草原氣候,土壤肥力不足。
因此,減少農業廢棄物污染、提高土壤肥力,是澳大利亞乃至全球農業都需要做的重要功課,澳大利亞農業廢棄物處理創新解決方案和技術均在世界領先。
其中的一個代表性項目是VRM Biologik,采用連續發酵技術的生物解決方案,使用生態平衡方法改良土壤、治理環境污染,全面減少廢棄物排放,將有機垃圾轉化為土壤腐殖質,達到垃圾無害化處理,實現“可循環經濟”。
VRM Biologik在連續發酵技術方面擁有30年研發歷史,為全球眾多的環境問題提供安全、低成本且效用強大的生物解決方案,產品廣泛應用于環保科技領域。目前應用場景包括農作物扶植、禽畜飼養健康、水產養殖,廚余垃圾、有機廢物回收、有害殘留物處理,鹽堿地、沙漠化土壤修復與改良,空氣除臭、空氣漂浮顆粒物治理,以及工業、農業、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
以VRM Biologik 在農業里的應用為例,對于較難處理的作物秸稈,VRM的生物制劑、發酵技術用科學處理方式實現了秸稈的資源化、肥料化和循環再利用。該公司近年來以其先進連續發酵技術參與和支持了中國各地多個農場的試點和項目。
山東壽光市營里鎮引進了VRM Biologik技術進行腐殖土項目試驗,把農業有機廢棄物集合起來,加入VRM Biologik的生物制劑產品,在細菌光合作用下,經過6個月的時間,大棚蔬菜秸稈等有機廢棄物會轉化為腐殖土,具有取代化肥和農藥、深層滋養土壤等功效,在前期推廣實驗中效果明顯。
另一家做廢棄物處理的代表性公司是Geowise,其創始人James Kokkinos有著超過15年的食品包裝制造和國際供應從業經驗。熱衷環保的他于2021年引入澳洲專利科技BiobiN ,為濕垃圾與可降解包裝減量化、資源化的處理提供一個新的解決方案。
BiobiN 是一個簡單、清潔高效且無異味蟲害的有機廢棄物堆肥處理管理設備,其曝氣系統設計能去除有機廢棄物處理的異味和病菌問題,同時能將廢棄物堆肥處理成為安全、環保且富含養分的有機肥料,即堆肥,供社區和工業界應用于各種農業用途中,為農業土壤、景觀用品等提供寶貴的營養物質、碳和有機物。
該設備可將濕垃圾、有機廢棄物進行現場封存和處理,方便運輸,且運輸過程無泄漏干擾。每1噸投入到BiobiN 內的有機廢棄物,能幫助抵消1輛汽車一年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可移動的堆肥處理設備。圖片來自BiobiN官網截圖)
(BiobiN 是如何運作的。圖片來自BiobiN官網截圖)
不同于目前中國市面上的其他堆肥箱,BiobiN 不需要額外添加化學品,也不需要任何的菌種,也不耗費大量的電能,這也使得它成為最簡單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有機廢棄物存儲堆肥管理系統。
目前,BiobiN 已為澳大利亞、北美、中東、日本、印度和中國的有機廢棄物處理提供了解決方案。
寫在最后
誠然,全球農業正面臨著一系列困難和挑戰,諸如氣候變暖、水資源缺乏、環境保護等, 這些困難在未來可能會加劇。因此,要實現可持續高效發展,需要推動全球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
面對世界性的難題,澳大利亞正在不斷探尋未來綠色、環保及可持續發展農業的理念和技術,由此出現了很多以文中提及項目為代表的創新創業公司。同時,澳大利亞積極開展對外合作和技術交流,助力全球農業科技的發展和進步。
澳大利亞貿易投資委員會(Austrade)(簡稱“澳貿委”),是澳大利亞政府的官方貿易、教育及投資發展促進機構,通過全球網絡,協助澳大利亞公司拓展國際業務。在中國,澳貿委通過在各地的8個辦事機構提供服務,促進澳大利亞企業在華合作交流和發展。澳貿委大中華區農業團隊將向各界伙伴展示澳大利亞農業領域的領先技術、優質產品和卓越服務。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