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犀牛娛樂 方正
編輯|樸芳
內娛又刮起元宇宙風暴。
因恰逢雙11,最近淘寶APP開辟出「未來城」和「雙11云派對」兩種元宇宙購物玩法,前者可實現用戶在其中遍訪品牌直播間及收集優惠券,后者則接通了網易云音樂給用戶每日奉上“云上仙境音樂節”。
兩場元宇宙音樂會也在雙11刷足存在感。一場是阿里巴巴旗下營銷部門聯手江蘇衛視打造的《2060元音之境》,實現了潘瑋柏、蕭敬騰與虛擬版的自己隔空對唱;另一場是PICO與A-SOUL(樂華虛擬偶像女團)合作的“VR演唱會天花板”——《A-SOUL奇妙宇宙》。
時至今日,曾被資本圈奉為天之驕子的“元宇宙(Metaverse)”開始走下神壇,各行業都紛紛意識到,炒作元宇宙概念的做法毫無意義,如何將元宇宙技術在各自領域實打實地落地運用才是硬道理。
看回文娛領域,與國外很早就打造出“Travis Scott堡壘之夜演唱會”把元宇宙音樂會帶出圈不同,內娛這兩年在音樂、綜藝、電商等領域開發出了海量元宇宙項目(見下表),卻并未跑出真正爆款的“作品”。內娛元宇宙究竟要走向何方?
元宇宙音樂會待爆中
音樂會或是最有望出圈的領域。
去年“元宇宙概念第一股”Roblox在紐交所上市時,元宇宙在國外還只是主要流行于游戲圈的小眾概念,它的首次出圈源于去年4月的一場演唱會——Travis Scott在沙盒游戲《堡壘之夜》里舉辦了元宇宙演唱會。
在那場演唱會里,Travis Scott以“虛擬巨人”的形象上天入地,帶領觀眾伴著音樂遨游虛擬幻境,拓展了大眾對于“沉浸式舞臺”的認知。可以說,但凡你看過那場演唱會的視頻,就會明白它與國內大量“紙片人”演唱會在視覺呈現上的差距。
雙11開跑的《2060元音之境》卻另辟蹊徑,這場晚會把「增強現實真人舞臺」和「全虛擬虛擬形象舞臺」巧妙融合,并運用元宇宙技術給明星舞臺帶來了“奇觀效果”,比如潘瑋柏表演《Coming Home》的中段居然實現了臺下觀眾全部靜止不動的“時間凝結”效果。
在犀牛君看來,《2060元音之境》似乎在玩一種“很新的東西”,除了潘瑋柏的“時間暫停”,張含韻的《給你一瓶魔法藥水》實現了“一歌秒換三套服裝”,劉雨昕《我和我》實現了“移形換影”到舞臺另一側,蕭敬騰的《熱愛生命》則“復制粘貼”出三個分身老蕭實現了“一個人就是一支樂隊”的舞臺奇觀。
觀看中犀牛君強烈預感,這個舞臺的技術玩法很可能會成為某種“通用公式”被今后各類晚會借鑒,當晚拿下同時段收視第一的這臺晚會,或對內娛晚會生態帶去某種顛覆意義。
目前來看,內娛元宇宙晚會形態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由虛擬偶像藝人領銜的演唱會,一類是圍繞明星進行的元宇宙音樂會打法。
很顯然,打明星牌是《2060元音之境》的破圈原因之一,相比素人虛擬偶像,潘瑋柏、蕭敬騰等歌手的虛擬形象更容易被觀眾所接受。
無獨有偶,此前百度希壤出品的《百度元宇宙歌會》也曾因許嵩表演舞臺小小出圈;而此次嵌入進“雙11天貓云派對”的“云上仙境音樂節”,因為邀請了國內知名獨立樂隊在里面開音樂節,也助推該活動在樂隊圈外被廣泛熱議。
相比較而言,“去明星化”的虛擬藝人音樂會則是出圈困難戶,最近的《A-SOUL奇妙宇宙VR演唱會》和去年B站舉辦的《創世之音》音樂會都只在二次元群體里圈內自嗨。
究其原因,憑空捧出一個素人虛擬偶像的成本還是太高。與之相比,效仿國外由知名歌手牽頭舉辦元宇宙演唱會(比如與周杰倫、林俊杰等頭部歌手合作在元宇宙里開演唱會),或是這類音樂會被更多人接納的一個突破口。
元宇宙綜藝尚需成長
綜藝則是元宇宙出圈的第二條路。
其實“元宇宙”這個名字看著高大上,落到實踐層面,它本質上可以看作是一個聚合VR、AR、區塊鏈等近年技術成果的綜合內容場。換言之,實現元宇宙過程里的這些技術才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
可以說,內娛綜藝其實很早就開始“實驗”各種元宇宙技術,為綜藝業的內容創作打開新的想象空間。很多人應該還記得《明日之子》的“赫茲事件”,當年虛擬藝人“赫茲”淘汰節目大熱選手被質疑暗箱操作在輿論場引發巨大爭議,所以說,元宇宙對內娛綜藝的影響很早就開始了。
而這兩年,內娛綜藝應用元宇宙最多的領域是“虛擬數字主持人”。比如央視就基于主持名嘴進行仿真虛擬人打造,讓“小小撒”、“康曉輝”等虛擬主持人主持總臺各類綜藝及大型晚會。湖南衛視也曾打造出虛擬主播“小漾”,為《快樂大本營》的升級改版節目《你好!星期六》提前做了話題預熱。
從本質上來說,在綜藝里改換“虛擬數字主持人”,走的是傳統綜藝“元宇宙化”的實驗方向。無論對電視臺還是網絡平臺而言,對傳統綜藝進行“元宇宙化”技術改造都是今后的大勢所趨。
另一方面,主打元宇宙概念的綜藝是助推元宇宙出圈的重要武器。早在2020年,愛奇藝就頗為超前地推出了二次元虛擬人物競演類節目《跨次元新星》,節目集結來自樂華、絲芭等公司的虛擬偶像角逐“地表最強跨次元新星”,但由于理念過于超前該節目并未在市場掀起多少水花。
《2060元音之境》的綜藝版《2060》則是江蘇衛視的一次融媒實驗,但很顯然,這檔動漫形象舞臺競演節目并不太契合電視受眾的審美習慣,節目播出后雖然貢獻出騰格爾演唱名場面,但并未轉化太多人去關注到節目本身。
與之相比,網端的長視頻平臺開發元宇宙綜藝的熱情更甚,騰訊視頻今年曾推出過元宇宙推理綜藝《登錄圓魚洲》,收獲了一批忠實觀眾。愛奇藝今年則在籌備一檔元宇宙音樂闖關競演真人秀《元音大冒險》,被片單多次安利的該節目將會是愛奇藝再度征戰元宇宙賽道的翻身一仗。
就目前元宇宙綜藝的內容質量和口碑反饋來看,他們并沒有做出足夠有吸引力的東西讓市場認知到“元宇宙綜藝”的稀缺性,這個今后各平臺必爭的綜藝賽道,尚需要給予其更多時間來去成長。
電商元宇宙的文娛商機
電商元宇宙則預示了文娛業的明天。
上面聊了那么多單體元宇宙項目,但說到底,“元宇宙”這個概念最終勾勒出的其實是一個全新的互聯網交互場景和一個巨型線上商業帝國。不得不說,今年淘寶的「未來城」和「雙11云派對」已經露出這個宇宙的雛形一角了。
在網易云音樂此番與淘寶“雙11云派對”的聯動營銷中,我們很明顯地會發現,在這個龐大的電商元宇宙綜合體里,音樂內容成了嵌入在其中的一個“小零件”,成了電商元宇宙的一部分。
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文娛制作者們應當意識到的是,要么做元宇宙的管理者,要么尋求在元宇宙里挖掘新的增量空間,會是今后文娛產品演變的兩大路徑。
在此次淘寶「未來城」里,我們已經看到淘寶直播間體系頗為完美地融合在了其中,蛻變為了一個沉浸式的3D的購物營銷場。這不禁讓我們暢想,今后各類影劇綜產品和其贊助商是否也可嵌入其中與元宇宙營銷場完美融合,大大提高內容營銷的轉化效率。
而從此次「雙11天貓云派對」的“云上仙境音樂節”活動我們可以看到,線上音樂會這種形式已經具備在元宇宙里常態化生存的可能性,隨著技術越來越成熟,內娛明星若能在元宇宙里舉行效果更優的音樂會,這其中的內容潛力將頗為巨大。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元宇宙能突破現有的技術壁壘。目前虛擬藝人、虛擬演唱會、元宇宙產品最被用戶詬病的是技術稚嫩,看一場元宇宙演唱會猶如戴著VR設備看MV,廉價感、顆粒感極重的畫面就像置身于《我的世界》的游戲里。
什么時候觀眾看元宇宙演唱會能發自內心地夸一句“高級”了,再談內娛的元宇宙內容革命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