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夏能源網 小于
編輯|王東
天下苦“硅”久矣,價格拐點何時來臨?
10月31日,硅片龍頭企業TCL中環(SZ:002129)突然調低單晶硅片價格,150μm厚度P型218、210、182、166硅片報價較9月8日下調了3.1%-3.2%。這是時隔10個月以來,TCL中環首次下調硅片價格。
11月2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又發布單晶硅片價格周評,其中指出,M6單晶硅片(166mm/160μm)周環比跌幅1.42%;M10單晶硅片(182 mm /150μm)周環比跌幅2.24%;G12單晶硅片(210 mm/150μm)周環比跌幅3.28%。
消息公布,引發業界廣泛討論,很多聲音將這一輪硅片降價解讀為堅挺的硅料價格出現了拐點信號。這反應了市場上強烈期待硅料價格回歸正常的心聲。
然而,現實往往會事與愿違。目前若預測硅料所引起的光伏產業鏈漲價潮“剎住車了”,尚且還算客觀。但若放言拐點已至、大跌來臨,則未免太過樂觀。綜合各方情況來看,硅料價格高位運行的時間或將超預期。
拐點未至
華夏能源網(公眾號hxny3060)了解到,此次硅片降價主要由兩方面原因引起。
首先,硅片薄片化產品已在市場鋪開,M10和G12報價厚度普遍已從155μm調整至150μm。因此這一輪M10和G12硅片降價包括5μm片厚差價。
其次,硅片價格下跌的另一原因是產業鏈發展不協調。一方面,單晶硅片產出持續高速增長,而另一方面,在電池端,由于PERC、Topcon、HJT等技術路線存在差異,今年電池企業擴產普遍謹慎,擴產幅度弱于硅片,未能形成“滿產滿銷”供需關系。供需錯配之下,硅片適時調整了價格。
由此可見,此次硅片降價與硅料并無太多關系,拐點一事更是無從談起。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專家委副主任呂錦標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今年內硅料價格拐點是否來臨目前還不明朗。今年第四季度,無論是國內還是歐洲市場,對組件價格上漲都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承受力,大宗交易價格勉強在買方承受范圍之內。在此基礎上,組件廠商沒有庫存壓力,硅片、電池片的出貨也順暢,因此新增的硅料供應很可能會被硅片擴產產能所消化。
從市場上來看,硅料廠商生產飽和,硅料銷售依然供不應求,很難得出結論說拐點已至。
據隆眾資訊統計,當前,通威太陽能的硅料產線已是滿產甚至超產運行,并對投資者表示公司產銷兩旺;新特能源(HK:01799)10萬噸多晶硅項目于6月底投產,在10月滿產;青海麗豪5萬噸多晶硅項目預計11月滿產運行。
亞洲硅業三期4萬噸多晶硅項目剛投產不久,預計到年底會滿產運行。四川協鑫的顆粒硅項目,目前仍然按照2萬噸/月的進度投產,此前一期2萬噸顆粒硅項目目前接近滿產的狀態,預計10月底徹底實現滿產運行,二期的2萬噸顆粒硅項目于9月底開始投放產出,預期在年內實現滿產運行。內蒙古協鑫多晶硅項目預計在10月底或者11月初達到投產基本條件,預期在投產后的3個月內滿產運行。
或超預期
如果說硅料價格拐點在年內難以來臨,那么有些觀點預測的明年年初出現拐點,是否會如期而至?
華夏能源網(公眾號hxny3060)注意到,今年內多晶硅總體供應量預計在90萬噸,而今年全球市場組件裝機需求約為250GW,硅料供給理應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實際需求。這意味著即使扣除生產環節的周轉占用,硅料在終端應用市場應該還有余量。
然而,如今已至年底,硅料價格仍在300元/kg高位橫盤,絲毫沒有松動跡象。這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長協鎖料”導致的。
呂錦標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如今硅料廠商每月90%以上的硅料供應都被安排履行長協,留給零售市場的供應只有幾千噸,致使零售交易嚴重供不應求,價格隨之升高。”
這也就是說,零售交易推高了硅料價格。而“長協鎖料”的交易是被分解到月度的,價格需隨行就市。這就造成硅料價格與零售掛鉤,整體價格居高不下。
就此而言,硅料價格拐點的來臨,與硅料在零售市場的余量密切相關。更深一層的,當然是與硅料供應量有關。
當下,雖然硅料產能在大幅擴產,明年將迎來投產高峰期。但硅片產能也在大幅擴產,不管是專業硅片、電池廠商,還是垂直一體化企業,都在瘋狂與硅料廠商進行“長協鎖料”的交易。
華夏能源網(公眾號hxny3060)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大全能源(SH:688303)已經銷售6份多晶硅大單,總計銷售多晶硅料85.81萬噸,合計總金額高達2554.18億元,合同兌現期限最長至2028年。
通威太陽能也簽署了6筆多晶硅銷售大單,總計銷售多晶硅144.22萬噸,合計總金額高達3573.56億元,合同最長兌現期限為2026年。
與此同時,新特能源簽訂了約69萬噸多晶硅銷售長單,總金額超過1800億元;協鑫科技(HK:03800)自2021年至今已與多家企業簽訂硅料銷售長單,合計超過84萬噸,合計訂單總額超過2000億元。
由此可見,“長協鎖料”基本占滿了擴產產能,未來很長時間里留給零售市場的余量很小很小。硅料拐點能否在明年初降臨,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很大概率會讓大家失望,高價運行時間會大幅超出行業預期。
退一步看,即便硅料產能投放充裕,能夠趕超“長協”鎖定硅料,使零售市場久旱逢甘霖得到更多硅料余量供應,業界對于硅料降價的幅度也不用太樂觀,要指望硅料價格如“雪崩”般降到前幾年的水平,是不太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