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洞商業 賈紫璇
編輯|焦麗莎
一關一開后,喜茶決心下沉。
11月2日,成立兩年多的喜茶子品牌「喜小茶」,宣布關閉其在廣州城投大廈的最后一家店;11月3日,喜茶公開宣布在非一線城市招募「事業合伙人」。
喜茶想要下沉的心,或許早有端倪。如果你是奶茶重度愛好者就會發現,喜茶已經沒有超過30元的奶茶,這是2022年年初兩次降價后的結果。
喜茶創始人聶云宸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喜茶不開放加盟,品牌文化這種東西,單店加盟的形式是創造不來的。如果過了很多年后發現,是因為沒開放加盟導致做不到,我都不后悔。」
當初的聶云宸有多堅定,如今的喜茶就有多焦慮。
據喜茶官方資料顯示,2019年—2021年,喜茶新增門店數量分別為227家、320家以及202家,增速分別為139%、78%以及26.3%??梢园l現,喜茶的門店增速正在斷崖式下跌。到了2022年前三季度,喜茶新開門店數甚至只有30家左右。
疫情幾年給新消費品牌帶來的沖擊還在持續,喜茶的「貴族形象」也在理性消費中很難維持。與喜茶同一梯隊、同為直營模式的「奈雪的茶」就是個活生生的反例,上市首日股價破發,截至11月9日,83.01億港元的總市值與開盤總市值323億港元相比,已經大打折扣。
頭豹研究院調查顯示,網紅茶飲在新一線及一線城市用戶規模占比超過了60%,各大頭部品牌爭奪集中在一線城市這一存量市場。消費頻次高的中低端市場,更有待釋放。
雖然在喜茶降價后,喜小茶的存在略顯尷尬,但必須承認的是,喜小茶完成了喜茶在下沉市場打頭陣的使命。而蜜雪冰城的瘋狂擴張,喜茶也看在眼里。多重因素疊加下,喜茶終于放下身段,擁抱「直營+加盟」。
但「躺在加盟商身上賺錢」是個苦差事,供應鏈、門店管理和產品質量都是難關。再加上下沉市場盤踞在10—25元之間的「群狼」,曾經「高高在上」的喜茶真的能放下身段嗎?
喜小茶撤,喜茶退
對許多高端茶飲品牌來說,一線城市的日子不再好過,而喜小茶也堅定了喜茶下沉的決心。
成立于2012年的皇茶royaltea,于2016年更名為喜茶,品牌強調真奶、真茶,且首創了芝士茶。因其注重口味與原材料,價格居于新茶飲品牌頂端,「高端」是其一直以來的形象。
2017年,喜茶逐漸打開了北京、上海、廣東等一線城市市場,曾一度上演排隊幾個小時的搶購場面。截至2017年7月,喜茶完成兩輪融資,估值600億元,刷新了當時新茶飲界的融資紀錄。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喜茶在全國擁有847家門店,其中上海超110家,深圳超100家,北京廣州各超70家,甚至在新一線城市,比如成都、武漢、杭州,喜茶的門店也是隨處可見。
然而,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紅利期逐漸見頂,市場和資本兩方面都走向「冷漠」態勢。
市場方面表現在增速放緩。艾媒咨詢數據統計,2022—2025年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約為8.46%,與2016-2021年的76.06%相比,下滑非常明顯。
資本層面的嗅覺更靈敏,一線城市進入瓶頸期后,資本紛紛捂住錢包。奈雪的茶上市的失利,也讓資本方對只做直營的高端新茶飲品牌有所忌憚。
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2022年前三季度,茶飲行業分別有7家、8家、5家品牌獲得融資,已披露的融資金額分別為3.03億元、4.75億元、2.51億元。9月份,茶飲行業沒有發生一筆融資事件。
「晚點LatePost」曾在2021年7月樂樂茶被喜茶放棄收購后報道,樂樂茶正在尋找下一輪融資。至今未找到新的資本注入,樂樂茶已經逐漸淡出消費者視線。
尋求新出路是同類茶飲品牌所面臨的共同難關,身處其中的喜茶也早早開始探路。
成立于2020年4月的喜小茶是其扔進下沉市場的一枚石子。雖然一直未曾走出珠三角地區,但其在成立一年后,就在深圳、廣州、東莞等六個城市開出了22家門店,一年時間賣出超280萬杯飲品。
在其官微上,喜小茶的定位是「提供合適、剛好的產品,在合格的標準上盡可能實惠」。與喜茶同樣主打注重鮮奶制作和真材實料,其價格卻比當時的喜茶低接近20元,可以說是「喜茶平替」。
生活在東莞的Mia告訴「藍洞商業」,想喝喜茶又不想排隊,她曾多次去買喜小茶,價格便宜,喝著也放心。
在飲茶文化十分成熟的南方地區,喜小茶可以做到每天每家店大概賣出350杯飲品的程度,這樣的成績被喜茶稱為「喜小茶已經完成其歷史使命」。更大的意義在于,喜小茶為喜茶探出了下沉市場的可行性,「兩年多來,喜小茶為喜茶的發展積累了經驗,也讓喜茶看到了更多可能性?!?/p>
除了喜小茶,喜茶看到奈雪的茶與蜜雪冰城走出了截然不同的發展態勢,也促進了其開放非一線城市加盟的策略。比較來看,奈雪的茶在2021年經調整后的凈虧損為1.45億元,而蜜雪冰城則在2021年實現了19.1億元凈利潤。
與喜茶同為直營模式,奈雪的茶還在店內增添了烘焙食品零售,且為現場制作,對店鋪面積、店內營業人員和食品制作人員數量、技能要求都更高。如果開設加盟,對品牌來說風險更大,奈雪能做的也只是跟喜茶一樣,降低單杯奶茶價格。2022年3月,奈雪的茶推出9—19元的新茶飲輕松系列。
另一邊,奈雪的茶用「PRO店」形式代替加盟,取締現烘面包房,采用店員更少、成本更低的輕門店模式自救。
此舉都未從根本上阻止奈雪的茶虧損。據其最新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奈雪實現營收20.45億元,同比下滑3.8%,而2021年同期,奈雪的營收增速高達80.2%。
而反觀蜜雪冰城,除了開出了全國數量第一規模的加盟店,還利用自建供應鏈和成熟的管理體系,躺在加盟商身上賺錢,在低價茶飲市場殺出一條血路。
對于喜茶來說,奈雪的茶就像是一面鏡子,走出一線,是它唯一的「退路」。
加盟早就開始了
官宣「招募事業合伙人」并不是喜茶下沉的第一步,其動作早已開始。
早在一年以前,喜茶就在哈爾濱、長春、淮安、龍巖、襄陽、臨沂等三四線新城市開店,且反響不錯。
以淮安首店——淮安新亞廣場店·綠野為例,開業前三天門店銷量突破萬杯,隨后這家門店銷量持續保持高位,甚至在2022年五一假期期間銷量位列全國門店第三。
在長春,喜茶將門店選在了近兩年當地最火熱的商圈之一:摩天活力城。美團外賣顯示,該店月售5453單,而位于長春歐亞新生活的奈雪的茶,月售3192單。
生活在長春的90后鑫萌告訴「藍洞商業」,喜茶初進長春時,排隊也要一小時以上?!脯F在排隊時間沒有那么久了,畢竟跟許多奶茶比價格偏高,但我一個星期也會至少點一次?!?/p>
至于加盟的模式,喜茶在兩年前開啟了另一種方式的合伙人機制,并于2020年7月在部分門店運行。
以「底薪+提成+合伙人分紅」的激勵機制,培養店內經理關于總部各項中后臺能力的掌控、提升經營能力、協調前后端和各項資源。在這種機制激勵下,2021年,喜茶店經理全年發放「合伙人分紅」超過千萬元,這在某種程度上為喜茶開展事業合伙業務打下了基礎。
但這種模式僅在小范圍內運行,畢竟當時的聶云宸還堅持不做加盟。畢竟開放加盟意味著大大增加品控風險。這也解釋了,為何喜茶在此次開放加盟的公示中,強調「合適的店型」。
11月3日,喜茶對外宣布:將依托十年來積累的經驗、能力和資源,在非一線城市以合適的店型展開事業合伙業務。
喜茶將2022年在中山、宜昌、泰州等非一線城市開出的門店作為「合適的店型」成功案例,給即將加入的事業合伙人做參考。那些店面積基本在50平米以內,泰州的靖江泰和吾悅廣場店在9月開業以來,單日最高銷量超過2500杯,在開業第三天就登上了大眾點評飲品店熱門榜。
除了店面的要求,對合伙人的篩選,喜茶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喜茶強調,會對事業合伙人進行嚴格篩選和充分賦能,并將在品牌、產品、品控、食安、營運、培訓、供應鏈等方面為事業合伙人提供支持。喜茶所有門店都將保持一致的品質要求,每一家門店都會以真奶、真果、真茶、真糖為原料,由經過充分培訓和熟練實踐的伙伴,為用戶制作出極致的喜茶產品。
打開喜茶公眾號一級菜單頁面,會看到「事業合伙」選項。仔細研究合伙人要求會發現,喜茶的審核標準嚴苛,體現在財務、商業經驗,以及商業資源上。
一系列標準列下來,足以讓大多數人望而卻步。一位在長春開加盟炸串店的95后張老板對「藍洞商業」表示,疫情這幾年生意不景氣,想換個奶茶店,聽說喜茶可以在長春加盟了,想試試?!秆芯苛艘蝗Πl現,要求太嚴格,被勸退了。當初加盟炸串店只花了10萬元,沒想到一個奶茶店要這么貴?!?/p>
喜茶設置的高門檻,也變相對未來的加盟商進行了第一道篩選。在「豹變」的報道中,餐飲行業分析師汪洪棟認為:「從市場角度來講,喜茶的管理體系比較成熟,現在開放加盟還算有機會,但從喜茶的加盟條件來看,喜茶主要針對其他品牌的加盟商,而不是小白加盟商。」
降價or降利,左右為難
即便在合伙人機制上做足了鋪墊,下沉市場對于喜茶來說也是一道難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闖入下沉市場幾乎等于羊入狼群的地帶搶食。從品牌集中度來看,下沉市場聚集了大部分的新茶飲品牌,王者蜜雪冰城的性價比和門店覆蓋率最高,剩下的份額被Coco、一點點、茶百道、古茗、亦書燒仙草等占據。
這些奶茶品牌們用加盟模式在下沉市場盤踞多年,其中古茗門店數已經近7000家,書亦燒仙草超過6500家。兩者都是加盟賽道的老玩家?!搁_菠蘿財經」提到,有古茗加盟商說,喜茶開放非一線城市加盟當天下午,區域經理給多位古茗加盟商開會表示,該區域的古茗和茶百道計劃用價格戰的方式,「聯合抵御」喜茶加盟店的「攻勢」。
這是來自外部的力量,反觀喜茶內部,如何平衡低價和高成本原材料之間的天然矛盾?作為高端奶茶的代表,雖然已經降價,但喜茶的平均價格依舊高于蜜雪冰城、Coco等品牌;而喜茶采用真奶、真茶等原材料就決定了其毛利較低,僅有5%。
在大多數消費者眼里,奶茶就是「科技與狠活」制造的產物,價格低是理所當然的。11月4日,一則#多家茶飲品牌聯合抵制外賣滿減# 話題登上熱搜,原本是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書亦燒仙草等多家奶茶品牌由于利潤太低而對外賣平臺發出的抗議,評論區卻引來消費者一片罵聲。
「奶茶成本最低了,憑什么賣那么貴,這是聯合坑消費者。」「說個笑話,奶茶利潤低?!?/p>
矛盾就在于,如果喜茶繼續降價,不但有損其「高端」品牌定位,更讓「奶茶成本最低了」的心智在消費者心中更加牢固,認為高價奶茶存在更大的降價空間。
面對消費能力有限的下沉市場和無法降價的利潤空間,喜茶左右為難。如果讓下沉市場消費者接受品牌溢價?是喜茶面臨的重要課題。
其次,從直營走向加盟,最大的不可控因素來自加盟商的門店管理和產品品控。
對于加盟商管理,蜜雪冰城最有發言權。在蜜雪冰城遞交的招股書里特別風險提示中,特披露了「加盟門店的監督管理風險」。并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加盟門店數量快速增加,使得公司對加盟門店的監督管理難度也隨之提高?!?/p>
多年來,蜜雪冰城成也加盟商,敗也加盟商,曾一度因為加盟商管理不當導致創始人之間發生分歧,大面積門店關店。2022年3月、4月和6月,蜜雪冰城涇川縣、恭城縣以及龍山縣的飲品店,均因產品質量問題,分別被監管部門罰款1萬元、2000元以及1.2萬元。
而更大的難題產品品控則來自供應鏈,尤其對于喜茶來說,其原材料要求嚴苛:真奶、真茶、真果、真糖,這意味著需要更強大的供應鏈作為支撐。
在不久的將來,或許喜茶也將成為一家蜜雪冰城一樣的「供應商」公司。
其動作也早就有跡可循。在供應鏈和冷鏈物流方面,喜茶在開放加盟前已有布局。喜茶深入上游奶源、茶園、果園,自建香水檸檬果園、綠色有機茶園,以保證原材料品質;還建立了冷鏈物流網絡和全國多個倉庫體系;在物料上,喜茶自主研發和設計了PLA可降解吸管、三片旋轉杯蓋、外賣杯蓋,申請技術專利,把控包材耗材成本。
但區別于蜜雪冰城的是,喜茶的賣點是現制。蜜雪冰城只需提供半成品果醬、奶茶粉、糖漿,并制定調配比例即可。喜茶真果、真奶的現制,操作難度、比例把控、保證產品新鮮程度都高于蜜雪冰城,管理難度也自然上升。
開放加盟只是個開始,對于喜茶來說,這是通往羅馬的大路,還是走向未知的深淵,一切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