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21世紀經濟報道 董鵬
11月上旬的反彈行情中,鋰礦板塊內部出現明顯分化。
月初至11月9日,擁有“國產礦”的上市公司領漲,融捷股份、永興材料和部分鹽湖提鋰企業普遍反彈幅度達30%。另一邊,資源布局以國外為主的“鋰業雙雄”和中礦資源則顯著落后,后者同期漲幅僅為1.1%。
二級市場投資偏好改變的背后,源于加拿大對中礦資源等3家公司對其關鍵礦產投資的限制,這成為了上述鹽湖和鋰云母企業股價崛起的導火索。
不過,就基本面而言,不少擁有國產礦的企業資源開發進度較慢,短期內尚難以對整體供應帶來明顯拉動。
以2021年為例,隆眾資訊提供的數據顯示,按原料劃分的碳酸鋰產量中,進口鋰輝石、鋰云母、中國鹽湖占比分別為52%、12%和10%,廢料提鋰占比約6%,另有20%左右的缺口由南美的進口填補。
從上述角度來看,國內鋰鹽原料高度依賴進口,國內資源開發即便明顯提速,可能也只是起到“補位”的效果,難以成為供給增量的主力。
資源、產量分布不匹配
據USGS,2021年中國鋰資源儲量總計150萬金屬噸,占全球總量的7%。
其中,國內鹽湖鋰資源儲量占比最高,達到62%,鋰輝石、鋰云母占比分別為29%和9%。
然而,就當前國內鋰鹽產量情況來看,卻剛好與上述資源布局情況相反,儲量越大的地區,資源開發速度反而更慢。
僅以碳酸鋰為例,今年1-10月,江西、青海、四川產量位居前三位,整體產量均超過了2021年全年水平,其中又以江西產量增長最為明顯。
百川盈孚數據顯示,當期江西碳酸鋰產量達11.04萬噸,高于2021年全年的8.98萬噸,若按照單月1.4萬噸的產量估算,江西全年碳酸鋰產量有望達到14萬噸左右,同比增幅可達55%以上。
“江西以鋰云母為主,也有部分廠家有回收或提純產能,青海以鹽湖鹵水為主,四川主要是鋰輝石。”上海有色鋰行業分析師柳育君指出,從原料來源的角度上看,四川對鋰輝石的依賴度最大。
再加上三季度四川高溫限電的影響,整體產能釋放受到一定影響,導致前10個月四川產量增長明顯落后于江西。
今年前10個月,四川碳酸鋰產量只有5萬噸出頭,產量增長顯著落后于江西。
而除了上述三大主產區外,其他產量相對成規模的山東、河北,亦主要來自山東瑞福鋰業、河北鑫豐鋰業等企業。
而據綜合本報今年5月、8月報道信息來看,這兩家鋰鹽企業的原料構成也是進口礦,甚至由于整體實力不如相關上市公司,其原料端的獲取能力更弱。
綜上可以看出,國內鋰資源的開發進度與儲備情況嚴重不匹配。“就如同解釋鋰鹽上漲一樣,上游資源開發、下游產能建設周期的不匹配,上游資源開發周期更長,比如礦石項目的開發,需要勘探開采、探轉采,并通過項目審核、環評、能評審批,同時配套的產能建設完成后,還需要技術、設備調試,產能爬坡周期也需要1年時間?!背啥家晃讳圎}企業人士介紹稱。
而從2020年下半年鋰鹽價格見底算起,至今也不過兩年時間。
雖然鋰礦成為了資本市場并購、投資的焦點領域,但不少項目在發布相關投資公告后,就沒了下文。
礦端發力不足,也使得當前國內對進口礦的依賴度未有明顯降低。
以儲量最大的鹽湖資源為例,近兩年釋放的產能增量僅集中在少數企業中,比如鹽湖股份新增的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以及金圓股份已建成、未銷售的2000噸捌千錯鹽湖項目。
所以,在青海鹽湖、川西鋰輝石供給未大規模放量前,國內鋰資源“自主比例”尚難以出現顯著提升。
高利潤率催生“新奇特”提鋰路徑
值得關注的是,與去年不同,受到今年進口礦上漲、需求強勁和高價鋰鹽等多重因素影響,一些新型提鋰技術開始登場。
在提及江西產量增長明顯時,近期便有華東一位鋰鹽行業人士稱其“原料來源多樣化”特點明顯,江特電機近期便對“鋰渣提鋰”進行了回應。
“近年來碳酸鋰價格一路高漲,在提鋰后含有氧化鋰的鋰渣當下也具有一定的提鋰價值。”江特電機接受調研時指出,公司在充分考慮自建產線的時間周期、成本和未來價格波動風險等因素之后,決定暫時采取委托第三方加工的方式進行。
同樣屬于鋰云母企業的永興材料,則正在開展增泥浮選技術研發,在原有選礦生產線上實現細泥中氧化鋰的提取,以此提升選礦環節的收得率。
“這個技術主要是選礦的脫泥工序中會產生一些細泥,這些細泥中含有氧化鋰。因近期碳酸鋰價格處于高位,有些公司從這些細泥中提取鋰云母?!庇琅d材料指出。
此外,今年業內還出現了富鋰鋁電解質提鋰技術,該工藝通過浸取、堿解、苛化、碳化等環節,以富鋰鋁電解質廢渣制備電池級碳酸鋰。
“此方法得到的2批電池級碳酸鋰雜質離子含量低,產品質量優于YS/T582-2013的行業標準要求。”富寶鋰電指出,只要電解質廢渣提取的電池級碳酸鋰符合國標要求,材料廠就可以正常使用。
而據該機構核算的成本結果顯示,用Li含量為2.0的鋁電解質廢渣制作1噸電池級碳酸鋰,不考慮副產冰晶石的銷售額沖減,每噸成本約32萬元。
不過,以上技術是屬于特別時期下的產物。
“在碳酸鋰高價的刺激下,含鋰的各種原料才會受到市場的青睞,如電解鋁廢渣、玻璃粉等。”隆眾資訊鋰業分析師羅曉莉評價稱。
對于鋰渣提鋰,永興材料也指出,應當是一個比較短期的行為,鋰渣不經過富集直接進入焙燒環節,需要焙燒的量是鋰云母提鋰的數倍,能耗極高,相應的生產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換言之,碳酸鋰處于60萬元/噸的高位,“新奇特”提鋰工藝有利可圖,可一旦跌到30萬元無法覆蓋其成本時,相應提鋰工藝和產能將隨之退出。
此外,以上技術都是對既有存量資源的再利用,本身局限性較大,只能起到小幅填補供需缺口的效果,而非拉動供給增長的主導因素。
“(富鋰鋁電解質提鋰)目前還沒聽說有大規模使用。”柳育君也反饋稱。
鹽湖開發或受優先支持
能源變革的背景下,各國對鋰、鎳、鈷等關鍵礦產資源的保護力度只會越來越強。
此次加拿大對中礦資源等3家企業投資的限制,主要針對未實際開發資源,所產生的信號意義也要大于實際影響。
“目前在加拿大擁有礦權的主要是中礦資源投資的Tanco,以2022年的產能來看,只占2022年中國碳酸鋰需求量的0.5%,對于整體市場而言幾乎沒有影響。”鑫欏資訊認為。
同時,Tanco已經履行了加拿大國家安全審查程序,此次投資限制不會對該礦山產生影響。
不過,羅曉莉指出,“全球對于戰略性資源的重視度越來越高,不同國家的政策對外資的介入政策不同,遠期的鋰礦項目建設或將受到影響。”
從上述判斷來看,鋰資源的戰略地位進一步提升,各主產國對資源的管控力度也會加強。
11月9日,2022中國(遂寧)國際鋰電產業大會,智利駐成都總領館總領事迪亞茲也指出,“智利政府正籌劃建立一個規范和整頓鋰礦開采的新制度,促進鋰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值得慶幸的是,以“鋰業雙雄”為代表的企業,在2020年新能源汽車需求爆發前夜已經積累了大量的鋰資源,如澳洲在產排名第一、二位的格林布什、馬里昂山鋰礦,以及對智利SQM的股權投資和諸多企業在阿根廷的布局等。
以上資源,又多屬于經過市場篩選出的優質資源,資源品位、儲量規模等指標相對突出。
倘若沒有以上企業的提前布局,并對國內鋰鹽產量構成一定支撐,當前國內鋰礦供給只會更加緊張,鋰鹽價格可能也不止是60萬元。
而就國內鋰礦資源來看,則可以優先支持鹽湖新項目的落地,和既有產能的擴產。
一方面,國內鹽湖資源儲備最大,在獲得采礦權后產能釋放速度可能更快,如金圓股份從去年收購捌千錯鹽湖資產到今年產出精制碳酸鋰,滿打滿算不到一年時間,后續經過青海和鋰鋰業的提純便可實現對外供應。
另一方面,鹽湖提鋰成本、環保優勢突出。目前,鹽湖股份、藏格礦業成本普遍在3萬元/噸左右,遠低于礦石提鋰成本。
同時,藍科鋰業使用鹽湖股份生產氯化鉀剩余的老鹵,提取鋰元素后可以重新排回鹽湖,不存在鋰云母因品位低,提鋰后會產生天量礦渣的處理問題,更利于環保。
事實上,梳理近兩年國家層面的相關政策也可以看出,鹽湖資源開發被反復提及。
今年4月,國家自然資源部曾對兩處鋰資源礦產開發項目進行公示,其中包括了中信國安西臺吉乃爾湖鋰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
以上情況和預期,可能也是近期鹽湖提鋰企業在二級市場更受歡迎的原因。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原標題:A股公司的“本土”鋰資源爭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