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11月10日,中國基金業協會披露了2022年三季度公募基金保有規模百強名單。今年第三季度,二級市場整體呈現較大回調,滬深300指數下跌約15%。受此影響,第三季度各渠道的基金銷售保有規模都有所下滑。
整體來看,前100強的代銷機構股票+混合基金保有規模為5.71萬億元,同比下降9.96%;非貨保有規模為8.36萬億元,環比下降3.72%。而具體到非貨幣基金保有規模來看,興業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騰安基金四者的三季度規模有所增加。
第三季度,基金銷售行業的競爭更加激烈。界面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在這100家代銷機構中,券商占據了53家,較第二季度增加了1家;銀行占據了27家,較第二季度增加了1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占據了18家,較第二季度減少2家;保險及代理機構2家,數量未發生變化。
從排名來看,招商銀行、螞蟻基金、天天基金依然穩居前三甲。緊隨其后的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等傳統銀行。從保有規模來看,招商銀行三季度主動權益的保有規模為6291億元,相比二季度減少了804億元;螞蟻基金主動權益的保有規模為5673億元,相比二季度減少了827億元;天天基金主動權益的保有規模為4551億元,相比二季度減少了527億元。

在基金保有規模整體縮水的背景下,仍有代銷機構逆勢增長。其中,興業銀行三季度的非貨基金保有規模為1856億元,相比二季度增加了210億元;平安銀行三季度的非貨基金保有規模為1430億元,相比二季度增加了11億元;中信銀行三季度非貨保有規模為1268億元,相比二季度增加了25億元;騰安基金三季度非貨保有規模為2247億元,相比二季度增加了145億元。
在此次公布的代銷百強名單中,可以發現, 券商渠道的市場占有率再次上升。統計發現,第三季度共有53家券商進入百強榜,相比第二季度再增一席。
從券商渠道內部排名來看,權益類公募基金代銷規模前十的券商座次變化不大。華泰證券自今年一季度成為券業代銷“一哥”后,連續第三個季度蟬聯第一,三季度股票及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為1190億元。中信證券以1075億元的規模排名第二。
廣發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銀河證券緊隨其后,權益類基金保有規模均超500億元。前六名中,招商證券規模為666億元,相比二季度僅減少了2億元。
在非貨保有規模方面,華泰證券、中信證券、廣發證券排名前三,分別為1353億元、1325億元、979億元。從環比變動來看,共有13家券商非貨保有規模在第三季度實現正增長,分別是招商證券、國泰君安、中金財富、東方財富、華寶證券、國元證券、山西證券、財通證券、東莞證券、國聯證券、中航證券、中原證券、上海證券。
為何部分銀行和券商的基金保有規??梢阅媸性黾??業內人士表示,這或許和其開展的投顧試點有關?!叭径仁袌稣w呈現大幅震蕩,新發基金很難賣,存續的權益類基金也在縮水,但有些代銷機構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投資者教育,邀請基金經理直播、推出投顧組合、鼓勵投資者定投等,效果比較明顯?!鄙钲谀?000億規模的公募市場部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