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汽車報
據《汽車新聞》報道,近日,特斯拉正式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特斯拉當季實現營收214.54億美元,同比增長56%;營業利潤為37億美元,營業利潤率為17.2%,汽車毛利率為27.9%;凈利潤為32.9億美元,同比增長103%。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第三季度的凈利潤成功超越豐田汽車(31.5億美元),這是自2010年特斯拉上市以來首次單季凈利潤領先豐田汽車。
單車利潤遠超豐田
由于零部件和材料成本飆升抵消了日元貶值帶來的提振,豐田汽車第三季度營業利潤同比下降25%,低于分析師預期。豐田凈利潤下降則源于諸多外部因素,除了替供應商承擔增加的材料和電力成本導致損失了4500億日元的季度營業利潤外,豐田還為退出俄羅斯生產付出了969億日元的一次性費用。
由于芯片供應短缺持續,豐田汽車還下調了本財年(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的全球產量目標。豐田汽車表示本財年預計將生產920萬輛汽車,低于此前預測的970萬輛。該公司表示,“由于半導體采購等風險,我們仍難以預測未來的情況。”半導體短缺已經擾亂了整個汽車行業。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目前,特斯拉是全球盈利能力最強的汽車制造商之一,其第三季度凈利潤雖然不及梅賽德斯-奔馳,但已經超過了汽車制造巨頭寶馬與大眾汽車,遠高于汽車行業平均水平。更高的凈利潤也給了資本市場更多信心。截至11月9日,特斯拉市值約為豐田汽車的三倍多。在全球車企中,特斯拉與豐田汽車的市值分別位列第一和第二。
雖然銷量不及老牌汽車廠商,然而較高的單車利潤仍使特斯拉保持較高盈利能力的。有分析顯示,盡管豐田第三季度賣出262萬輛汽車,是特斯拉34.3萬輛季銷的7倍多,但平均每輛車凈利潤僅為1200美元,是特斯拉9570美元的八分之一。
SBI證券的遠藤浩二認為,特斯拉利潤增長背后的最大因素是銷量上漲,然后是車價上漲和自動駕駛軟件銷量的增長。
根據特斯拉日前公布的第三季度汽車生產交付報告,特斯拉第三季度共生產超36.5萬輛汽車,交付超過34.3萬輛,同比增長42.4%,再創新高,但不及分析師此前預期的35.8萬輛。在近兩年內,特斯拉主銷車型Model Y與Model 3季度銷量增長了近一倍,占據了超90%的總銷量。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透露,公司在4680電池生產方面取得了快速進展。此外,預計在第四季度,特斯拉將向北美所有FSD用戶發布FSD測試版。同時,電動重型卡車Semi也將于12月開始交付。馬斯克表示:“我們正在研發更便宜的下一代汽車平臺,下一代新車的成本將是Model3和Model Y的一半,但產量可能高于目前所有產品的總和。我們還將在美國得州建設鋰冶煉廠來增強我們的電池供應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能源存儲裝機量同比增長62%,達到2.1GWh,達到了公司迄今以來的最高水平。第三季度特斯拉太陽能裝機量同比增長13%,達到94兆瓦。超級充電為特斯拉帶來的收入同比增長了3倍多,特斯拉將繼續讓更多超級充電站的費用從固定價格變為波動價格,從而更好地管理超充站點的車輛流量。
目前的困難
特斯拉表示,第三季度交付量不及預期的原因是,物流運輸導致在運輸過程中汽車數量增加。此外,該公司在2022年遭遇了諸多不利因素,包括原材料成本上漲,柏林、德州超級工廠新工廠的效率低下,4680電池生產爬坡帶來的效率降低,均影響了特斯拉的產量以及利潤率。而在每季度最后幾周的大批量交付中,運輸成本及物流不穩定性的增加,都影響了利潤和交付量的進一步提升。此外,特斯拉還表示,電池供應鏈是限制中長期增長的主要因素。
同時,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的工廠擴產的進展并非一帆風順。據《明鏡周刊》報道,德國地方當局已經無限期推遲了對特斯拉在柏林附近擴建工廠計劃的投票。這也導致特斯拉暫停了在德國的電池生產計劃。與此同時,受美國《2022通脹削減法案》的約束,特斯拉正考慮將電池產線回遷美國。這將有利于其獲得美國電動汽車和電池制造稅收抵免的資格。
盡管面對不少困難,特斯拉依然實現了行業領先的營業利潤率。“即使2023年美國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公司也能獲得可觀的收入。”馬斯克表示,特斯拉第四季交付將達歷年同期創紀錄水平,預計將售出所有生產的汽車。未來,特斯拉的市值還有望超過蘋果和沙特阿美的總和,約達4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