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于淼
11月9日,東陽光(600673.SH)股價報收10.66元/股,漲0.85%,最新市值約321億元。
此前兩日,東陽光曾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桐梓縣獅溪煤業有限公司(下稱“獅溪煤業”)于2022年11月7日與廣汽零部件有限公司(下稱“廣汽部件”)及遵義能源礦產(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遵義能源”)簽署了《合資合同》,擬在貴州省遵義市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貴州省東陽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合資公司”),從事相關礦產地質勘查和礦產資源的投資管理經營。
天眼查信息顯示,此次與東陽光子公司獅溪煤業合資的廣汽部件,是一家以從事汽車制造業為主的企業,注冊資本14.79億元,控股股東系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遵義能源是一家以從事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為主的企業,注冊資本3.00億元,大股東及實控人為遵義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據介紹,上述合資公司的營業期限為10 年,注冊資本為2.00億元,其中獅溪煤業持股47.5%,廣汽部件持股47.5%,遵義能源持股5%;合資當事者三方將有序推進合資公司取得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獅溪鎮鋁多金屬(鋰資源)礦床礦產資源的探礦權,并實施礦產地質勘查及后續采礦權的獲取。
“本次合作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公司在鋰電新能源產業鏈的戰略布局,鞏固新能源材料的供應保障能力,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盈利能力”,東陽光在公告中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東陽光主營業務主要包括電子新材料、合金材料、化工產品三大板塊,其中,電子新材料產品主要為鋁電解電容器用電極箔(包含腐蝕箔和化成箔)、鋁電解電容器、軟磁材料等研發、生產與銷售;合金材料產品主要為電子光箔、親水箔、釬焊箔、電池鋁箔等;化工產品主要包括氯堿化工產品、新型制環保冷劑等。
值得一提的是,東陽光去年本來還有第四大業務板塊醫藥制造,不過,由于該板塊主要由東陽光在2018年斥資32.12億元收購50.04%股權的東陽光藥(01558.HK)承接,而東陽光藥受新冠疫情影響,業績自2020年開始跳樓式大跌,營收由2019年的62.24億元驟降至2020年的23.48億元,凈利潤則由19.19億元降至8.39億元,至2021年年末錄得凈虧損5.88億元,嚴重拖累東陽光業績,因此被東陽光于去年年底徹底剝離。
2021年12月29日,東陽光完成對東陽光藥51.41%股份的轉讓交割,至此,醫藥制造板塊不納入東陽光合并報表范圍,同時減少了該板塊因經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而對公司經營業績帶來的不利影響。
剝離醫藥板塊后,東陽光業績暴增,今年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收與凈利潤59.26億元和6.2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0.61%和646.16%。
不過,從今年三季報來看,東陽光業績再度出現下滑,第三季度營收與凈利潤分別下降12.34%和59.94%,至27.89億元和9100.83萬元;前三季度總共實現營收與凈利潤87.15億元和7.15億元,同比變動幅度為-3.93%和130.09%。
東陽光在三季報中解釋稱,本期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出現下滑,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公司所持有的臺灣上柜公司立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港股上市公司宜昌東陽光長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下跌所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后,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16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