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張熹瓏
從“0+3”到解除餐飲經營時間限制,香港正分階段松綁內外防疫政策,試圖在經濟復蘇和防控疫情之間尋找一個平衡。
11月第一個星期是香港的“盛事之周”,當地接連舉辦多場國際盛會,包括香港金融科技周、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和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等。
一連串國際活動也被視為放寬防疫政策的試金石。而從目前港府公布數據來看,香港疫情并未出現大幅反彈。
據香港衛生署,11月7日,香港新增4649例確診個案,包括4250例本地確診個案及399例輸入個案。目前住院個案和重癥個案分別為1947例、89例;當天新增死亡4例,死亡個案占比0.53%。
據《香港文匯報》,香港政府專家顧問、港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在11月5日接受電臺訪問時表示,近日疫情漸見穩定及緩和,病毒實時繁殖率貼近1,未見持續上升。
新冠輸入個案和重癥有所回升
11月以來,香港先后舉辦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和國際七人欖球賽,本周亦有香港法律周2022及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將要進行。
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吸引來自120個國際機構、合計超過200人出席;沉寂了三年的國際七人欖球賽更是吸引6.5萬人次入場觀賞,每天有超過2萬人在球場聚集觀賽。港府也大幅放寬參會人員的防疫標準,例如大球場內可以飲食。
防疫政策放開疊加一系列活動賽事,導致香港入境人數大幅增加。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11月8日會見記者時表示,11月每日經機場入境人次是9月份“0+3”實施前的2.26倍,當中外國人的入境人次更是9月的3.55倍。
11月后,輸入個案有明顯增加。根據香港衛生署數據,11月1日-7日香港累計輸入個案3054例,對比前兩周分別增加273例、167例。
截至11月7日,輸入個案占入境旅客人數比例的7天平均數維持約為3.7%,相當于每1000名入境人士中有37人確診。
不過總體確診病例未有明顯反彈。最近一周確診人數相較前三周有所回落。11月1日-7日,香港累計確診34416例,對比前三周分別回落6.53%、9.59%和6.73%。


整體來看,過去14天,香港新增確診個案徘徊在4000-6000例區間。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除了在10月26日超過6000例,近兩周新增基本控制在5500例以下。
許樹昌認為,近期即使放寬部分防疫措施,個案亦未見大反彈,顯示小區內已有了較強的群體免疫,有條件復常。
住院人數也相對穩定。目前住院確診患者為1947人,該數字一直維持在2000人以下,未對香港公營醫療系統構成壓力。11月5日留院個案累計1870例,為近幾個月來新低。
新增死亡個案和重癥個案卻有小幅增加。11月1日以前,重癥病例維持在60-70例左右,11月以后攀升至80例以上。死亡人數在11月4日前后達到高峰,當天新增死亡個案18例。
香港衛生署數據顯示,11月5日,確診個案的七天平均死亡率升至0.252%,為6月10日以來最高。但隨后死亡人數有所減少,6日和7日分別為5例、4例,七天平均死亡率回落至0.2%。


“紅黃碼”和“口罩令”繼續維持
近兩個月以來香港對外和對內放寬防疫措施同步進行,對外實施“0+3”,大型活動和經濟活動亦有針對性方案;對內逐步減少社交距離限制。
11月3日起,港府轄下燒烤場地重開,并解除對餐飲、酒吧等表列處所的營業時間及堂食時間限制。在餐飲處所、游樂場所、公眾娛樂場所等舉行活動時,臺上拍照可以不用佩戴口罩。
旅客出入境防疫政策也進一步放寬。11月7日,香港文體旅游局宣布,入境旅行團旅客在“黃碼”期間可以“團進團出”形式到訪指定景點及進入指定餐飲處所的分隔區域用膳。
該政策出臺前,在現有入境防疫政策下,抵港者前三天的“疫苗通行證”屬“黃碼”,可以正常上班上學,但不準進入博物館、食肆、展覽等處所,旅客也無法進入餐廳進行堂食及到各旅游景點。
新措施的放開旨在改變“0+3”后鮮見入境旅游團的情況。李家超表示,考慮到旅游業界及香港社會的經濟需要,政府與旅游業界達成共識,推出“團進團出”的針對性方案。
在“團進團出”下,由旅行社領隊或管理人員進行安排管理,可帶領旅行團進入博物館、主題公園、指定食肆等。
針對本地游,香港旅發局11月8日公布第四輪“賞你游香港”首批約一百八十個行程。新一輪“賞你游香港”分兩批推出,共6.4萬個名額。
一系列新安排旨在向外地傳遞香港開始復常的重要信號,但并不意味著完全放開。
對于本地游,要求所有旅行團參加者均須滿足“疫苗通行證”的最新疫苗接種要求,部分旅行社會要求團友在出發前自行接受快速檢測。
“黃碼”游客需在分隔區域用膳。旅行代理商也需要事先向旅議會登記行程,與政府商定旅游景點的范圍和指定餐飲處所需要符合的特別防疫措施。
香港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11月7日受訪時表示,政府采用分階段、小幅放寬的政策方向,是為避免突然完全開放,給醫療系統造成壓力。
對于防控疫情,李家超強調,目前“疫情還是沒有離開”,“紅黃碼”及“口罩令”是有效管控疫情的手段,現階段特區政府不會取消:“如果沒有這個方法,我們很難按風險管理。”
至于與內地正常通關,李家超稱仍然全力跟內地商討,包括“逆向隔離”措施:“內地的防疫需要是重要的,我們在不影響內地的防疫標準,亦不增添內地在防疫方面的額外風險下,跟內地單位商討這方面的安排。”
逆向隔離方面,目前落馬洲河套區隔離設施已正式落實并轉交香港保安局管理。不過,由于近日內地多個省市出現疫情反彈,也導致逆向隔離時間表落實的進程進展緩慢。根據“健康驛站”網站顯示,11月10日起,預約名額將從每天1500個縮減至10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