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侯瑞寧
新晉廣東省民營企業百強“一哥”的正威國際集團(下稱正威集團),及其創始人、董事局主席王文銀,再次成為輿論熱點。
面對近日有關投資者和媒體的質疑,11月7日,正威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正威新材(002201.SZ)董秘在互動易發長文進行了回應,字數近3000字,在業內罕見,引發諸多關注。
該回應表示,“對投資者而言,當盡量避免成為一個‘認為皇帝的生活是用一根金扁擔去挑擔’的挑夫。咱們來這里的目的應該是賺錢。”
上述回應主要針對近日微博視頻號為“睡前消息編輯部”發布的兩則視頻,即《睡前消息504:正威壓過華為,王文銀的十萬億銅礦在哪兒?》《睡前消息506:你家鄉的正威工廠,現在過得怎樣?》。
第504期節目指出,王文銀的南京大學天文系學歷涉嫌造假、企業宣傳的3000萬噸銅礦資源無法落實。
第506期節目通過分析正威集團子公司深圳正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深圳正威)的2015-1016年財務狀況、正威集團下屬的40多家產業園經營狀況,指出正威集團商業運行存在六個問題。
一是正威主營的銅加工業務有一定競爭力,但是利潤低,不宜大規模擴張。二是各地新建的產業園還是以銅加工業務為主,盈利性差。
三是正威集團無視現有產業園的經營狀況,繼續在各地投資更多的產業園。四是大多數產業園都從地方政府拿到了配套的補助資金和商業用地。
五是用補助資金填補生產線運行成本,保證第一條生產線能開工。六是積極控制金融機構,用土地抵押更多的資金。
正威新材原名為九鼎新材,2021年11月進行更名,董事長及實際控制人為王文銀,主營業務是玻璃纖維深加工制品等。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營業收入約10億元,同比減少2.76%;凈利潤2808萬元,同比減少13.44%。
據官網資料,正威集團是以電子信息和新材料完整產業鏈為主導的高科技產業集團,近年來大力發展產業投資與產業新城開發、戰略投資與財務投資、交易平臺等業務,在金屬新材料領域位列世界第一。
2022年,正威集團以7227.54億元的年收入位居世界《財富》500強第76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4位,更是超越華為和騰訊,成為2022年廣東民營企業百強第一名。
針對上述質疑,正威新材董秘在回應中主要談了三點。
一,深圳正威只是正威集團在全球業務鏈中的一個區域性總部的載體,而且沒有銅加工業務。根據深圳正威的業務數據去分析正威集團、對標銅加工行業的其他企業,在邏輯上行不通。
深圳正威是正威集團全資子公司。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深圳正威成立于2011年,曾用名為深圳市正威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目前是一家以從事商務服務為主的公司。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深圳正威對外投資了154家企業。風險方面共發現企業有天眼查風險信息11026條。
需要指出的是,因為正威集團不是上市公司,很多數據無法查證。故“睡前消息編輯部”查詢了深圳正威在2015和2016年發布的債券時公布的財務信息,并分析了其房地產投資高、稅收和毛利率均低于同行等問題。
睡前消息編輯部也承認,這些歷史債券文件并不能反映正威集團當前的狀態。
二是針對存在的“礦產虛擬問題”,上述回應表示,基于所屬國家特定的法律和監管環境,礦產資源沒有必要生搬硬套地置備于深圳正威名下。但回應并未就3000萬噸銅礦的具體分布以及所屬公司進行回答。
根據官網資料,正威集團在全球擁有1000平方公里采礦區,1萬平方公里礦區面積,10萬平方公里探礦權面積,已探明礦產資源儲量總價值逾10萬億元。
10萬億元的總價值相當于2021年中國GDP的8.7%,高于“三桶油”的資產總和。2021年,中石油總資產為2.5萬億,中石化總資產1.9萬億,中海油總資產為7865.69億元。“三桶油”總資產合計約5.18萬億元。
據《徽商》雜志2016年報道,正威集團在全球20多個國家掌握多處礦產,銅礦總儲量在2400萬-3000萬噸。這一數據后來被很多媒體引用。
王文銀也因此被稱為“世界銅王”。根據美國資源調查局2015年數據顯示,全球銅儲量共約為7億噸;2016年,中國銅礦儲量首次超1億噸。這意味著王文銀掌握全球4.29%的銅儲量,這一儲量相當于中國銅礦總儲量的30%。
不過,正威集團的銅礦資源分布一直是一個謎。
2018年11月,中國地質科學院發布論文《中國海外權益銅礦分析》稱,根據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統計,截至2017年底,中國海外權益銅礦項目約50個,全球銅礦儲量為4441.8萬噸,是國內銅礦儲量的1.6倍。在這50個銅礦項目中,沒有正威集團的名字。
三是針對正威集團在各地的產業園商業運作模式。上述回應稱,正威集團在多地的項目公司實際上已成為該地的百強企業,比如蘭州、武漢、銅陵。
據界面新聞查詢,在2022年甘肅民營企業50強榜單上,正威(甘肅)銅業科技有限公司排行第一名,營業收入為156.43億元;2021年安徽民營企業TOP100數據顯示,正威集團全資子公司全威(銅陵)銅業科技有限公司位居安徽省民營企業第二,時年公司營收902億元。
但也有一些“爛尾”項目。2018年4月,《中國經營報》曾發布文章稱,號稱投資200億元的“正威黃石電子信息產業園”項目停擺四年。
一位參與黃石項目的知情人士《中國經營報》,正威集團意圖通過前期投入部分資金拿到土地證,再將土地證抵押獲取貸款融資,但當地開發區認為其投資不到位,未辦理土地證,最終項目擱淺。
官網資料顯示,目前正威集團在國內外擁有40余處產業園區,在全球擁有超過10平方公里的商業開發園區,100平方公里工業開發園。由此推算,正威集團可供使用的土地資源大約15萬畝。
11月9日開盤,正威新材股價出現大漲,截至當天午間收盤,以10.01%的幅度漲停。
界面新聞就上述事宜聯系正威新材,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