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李昊
單季度凈利潤創新高后,特變電工(600089.SH)擬最高10億元回購股份。
11月7日特變電工公告稱,公司在未來12個月內擬回購股份,金額下限為5億元,上限為10億元。此次回購價格不超過32.88元/股,以此價格測算,預計回購數量為1520.68萬股-3041.3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39%-0.79%。此次回購股份將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
特變電工同日公告顯示,公司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確定的首次授予激勵對象名單,已于公司內網完成公示,期間未收到任何異議。
特變電工于10月25日披露2022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本激勵計劃首次授予涉及的激勵對象共計2004人,占截至2021年末公司在職員工總數18619的10.76%。從激勵對象來看,公司十一位董監高及1993名核心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在列。

特變電工計劃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權行權價格為22.24元/股。即滿足行權條件后,激勵對象獲授的每份股票期權可以22.24元的價格購買1股公司股票。以此計算,19441萬份股票期權對應市值43.24億元,人均獲得的股權市值約為21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特變電工11月8日收盤價為22.00元/股,且連續多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于股票期權行權價格。即使是在股權激勵計劃草案發布的10月25日,當日收盤價為22.03元/股,同樣低于股票期權行權價格。
也就是說,在不修改價格的前提下,參與股權激勵計劃的董監高買入即虧損。相較于從二級市場直接買入,股權激勵計劃受到限售期、業績考核等多重限制,會有員工買賬嗎?
界面新聞于工作時間多次致電特變電工董秘辦,但均無人接聽。
特變電工曾完成過兩次股權激勵計劃,但均未出現價格“倒掛”現象。2014年7月17日公司第一期股權激勵首日實施,當日收盤價為7.06元/股,高于5.65元/股的行權價格;2019年5月9日公司第二期股權激勵首日實施,當日收盤價為6.55元/股,同樣高于7.64元/股的行權價格。

從股價表現來看,受到良好業績的影響,今年7月特變電工股價觸及30.84元/股,創上市以來新高,市值接近1200億元。不過隨后公司股價震蕩下行,最新市值為852億元。
業績方面,今年第三季度特變電工營業收入、凈利潤均創下單季度新高。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8.22億元,同比增長55.4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51億元,同比增長99.12%。
特變電工主營業務包括輸變電業務、新能源業務及能源業務。其中輸變電業務包括變壓器、電線電纜及其他輸變電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等;新能源業務主要包括多晶硅、逆變器、SVG等產品的生產銷售,為光伏、風能電站提供設計、建設、調試及運維等全面的能源解決方案及風能、光伏電站的運營;能源業務主要包括煤炭的開采與銷售、電力及熱力的生產和銷售等。
經營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電站發電量1,564,428.39萬千瓦時,同比增長9.89%;上網電量1,451,756.95萬千瓦時,同比增長8.68%。
西南證券研報認為,受未來硅料預期價格下降趨穩及2022年利潤高基數等影響,特變電工2023-2024年利潤增速放緩。公司輸變電業務位于國內領先地位,有望受益特高壓投資加碼,經營規模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