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劉子象
在推遲了幾個小時后,當地時間11月6日中午,COP27終于在埃及沙姆沙伊赫開幕。
推遲原因在于前一天各方就大會議程爭論不休。根據規則,在大會正式開幕前,各方需要共同確定接下來兩周會議的正式議程。
討論從5日下午3點開始,直到深夜仍沒有達成一致。經過徹夜爭論后,各方最終在次日上午勉強達成妥協。這導致原定于6日上午10點開始的開幕式被推遲了幾個小時。
根據討論結果,大會最后一個議程項目應該討論與應對與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相關的損失和損害的資金安排有關的事項。
分歧的核心在于是否將“損失和損害”議題列入官方議程。“損失和損害”是指颶風、熱浪、干旱和野火等極端天氣事件,以及海平面上升和冰川融化等長期的氣候災害,帶來的不可逆轉的經濟和非經濟成本。它聚焦于負有歷史排放責任的富裕國家,是否以及如何對脆弱國家進行氣候賠償。
發展中國家認為,排放責任最小的國家卻遭受全球變暖最深的危害,因此“損失和損害”是實現氣候正義的核心。不過,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一直在該議題上拖延。
擔任COP27主席的埃及外交部長Sameh Shoukry表示,很高興COP大會上第一次有了關于“損失和損害”的議程項目,它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問題,必須以透明和專注的態度加以解決。
非政府組織也對該議程表示歡迎。世界資源研究所的主席Ani Dasgupta說,脆弱國家一直在呼吁幫助他們應對破壞性的氣候影響。大會首次有了“損失和損害”議程,標志著各國在承認和響應這種呼吁方面,歷史性地清除了重大障礙。
這是幾十年來,“損失和損害”議題首次被列入氣候峰會的官方議程。外界普遍預計,該議題將主導整個COP27,同時,討論或將繼續艱難。
有代表擔心,有爭議的開幕式可能預示著接下來兩周的會議進程將“充滿爭吵”。
美國繼續拖延戰術。稍早前,美國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里已明確表示美國立場。他表示,關注損失和損害“可能會延遲我們做減排等最重要事情的能力”。
不過,考慮到主辦國以及輿論對此議題的關注程度提高,也不乏積極因素。《衛報》文章稱,埃及之所以被非洲國家提名為此次大會的主辦方,部分原因就在于它在“損失和損害”方面的強硬立場,以及具有聲望的談判代表,他們希望談判代表們能夠壓制西方的拖延戰術。
另外,“損失和損害”預計將是力推氣候正義的“G77和中國”組織中許多國家的談判紅線。該集團今年的主席國是幾個月前剛遭受洪水和極端高溫的巴基斯坦。該國氣候部長Sherry Rehman對媒體表示,“我們站在前線,打算將損失和損害以及適應氣候災難作為談判的核心。不會有任何改變。”
聯合國氣候公約(UNFCCC)新任執行秘書長Simon Stiell在開幕上表示,此次大會“開啟了一個新時代”。
他說:“法國巴黎峰會給了我們氣候協議,波蘭卡托維茲峰會和英國格拉斯哥峰會給了我們行動計劃,埃及沙姆沙伊赫峰會應讓我們轉向實施協議。在這趟旅程中,任何人都不能只當乘客。各國領導人及企業都應該為去年在格拉斯哥做的承諾負責。這是時代已經改變的信號。”
另外,世界氣象組織在開幕時上發表了《全球氣候狀況》報告。該報告匯集關鍵的氣候指標,展示極端事件及其影響,被認為是關于氣候現狀的權威聲音。
報告表示,溫室氣體濃度不斷上升,熱量不斷積累,導致過去八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八年。據當前估計,2022年的全球平均氣溫 ,已比工業化前平均水平高出1.15攝氏度,并且變暖仍在繼續。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Petteri Taalas表示,變暖幅度越大,影響就越嚴重,當前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之高,已經使《巴黎協定》商定的1.5攝氏度的目標“幾近遙不可及”。
據悉,來自196個國家的4.5萬人將出席COP27,其中包括120位國家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