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傳感物聯網 楊劍勇
得益于人工智能等技術與視頻安防融合,驅動傳統安防產業向視頻物聯網轉型,使得機器視覺技術應用更深入、更碎片化,從而使得以視頻為核心的物聯網行業前景廣闊。根據在IDC在報告中指出,創新業務高速發展,正在成為視頻安防企業增長的重要支撐。此外,IDC預測,到2026年,全球物聯網(企業級)支出規模將達到1.1萬億美元。
零跑計提虧損累計超10億,今年超3.32億元,跨界造車影響利潤
物聯網產業機遇巨大,身處賽道上的廠商帶來發展機遇,然而大華股份則營收增長乏力。作為以視頻為核心的智慧物聯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運營服務商,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211.72億元,同比下降1.46%;凈利潤為16.93億元,同比下降29.43%。
就單季度來看,Q3更是陷入困境。2022年第三季度營收70.85億元,同比下降11.22%;凈利潤為1.73億元,同比下降77%。在業績說明會上,大華股份表示今年以來,在疫情反復、地緣沖突、通脹高企等多因素擾動的大背景下,全球經濟面臨持續下行壓力。進入三季度,尤其是9月后,國內項目延期情況增多,海外需求有所回落。
與此同時,對領跑投資計提從而影響凈利潤。大華股份以9000萬投資零跑,持有7%左右的股權,目前零跑市值約235億元人民幣,投資回報還是較為可觀的。但從財務角度來說,零跑的虧損是按照權益法計算后列入到大華股份的利潤里,截止目前已經計提10億多,今年前三季度累計計提3.32億,未來零跑虧損減少,或者出售股權,則會減少對大華股份財務報表上的表觀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在資本市場表現糟糕,上市首日就下跌33%,目前跌幅超50%。此外,零跑虧損同樣也驚人。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別虧損9億元、11億元、28.46億元。2022年上半年虧損24.44億元,三年半時間虧損總額超72.9億元。倘若根據2022年上半年虧損計算,零跑每賣一輛汽車虧損4.7萬元。因計提零跑虧損,使得大華股份在財報上形成壓力。
G端業務承壓,主營增長乏力
目前,大華股份通過聚焦城市和企業的客戶價值,深耕細作,形成了“兩縱”的業務戰略布局。分板塊來看,在業績說明會上坦言G端業務持續承壓。回看三季度,表示公司商務跑動在7、8月份逐步恢復,前半季度整體呈現弱復蘇態勢,但進入9月,疫情擴散風險再次加大,因此造成招標數量下滑、項目驗收延期的情況,給業務開展帶來一定壓力。
因三季報未披露各業務板塊營收明細,但依據半年報來看,大華主營業務低迷并出現下滑局面。上半年來自To G板塊營收20.3億元,同比下降6.92%;來自To B板塊營收為35.39億元,同比下降1.59%。預示著基于城市與企業兩大業務戰略所構建的城市與企業兩大業務面臨沖擊,畢竟To G與To B兩大核心板塊營收下滑。
慶幸的是,三季度的企業端增速有所回暖,實現個位數增長。大華股份指出,相比政府端,企業業務行業線分布更廣泛,需求迭代也更加快速,這主要得益于強研發適配、高效組織協同能力,能夠快速滿足企業客戶需求,使企業業務保持了更強的韌性。在地產疲軟、智慧建筑板塊拖累企業業務整體增速的情況下,一方面持續探索傳統行業增量需求,助力銀行數字化轉型業務取得突破;與此同時,挖掘潛力行業,深入經營環節,開發創新方案,賦能教育、醫療等領域,實現業務增長和價值落地。
整體來說,大華股份經營受大環境影響比較大,在三季度B端業務實現了將近10%的增長,目前主要問題還是在G端及分銷業務。并指出,在G端,一些集成類項目的壞賬風險比較大。且今年以來沒有做太多集成類項目,同時在目前宏觀大背景下大項目數量減少,導致G端業務經歷陣痛期。
同時,中小企業方面,三季度負增長比較多,大華股份直言這是是需要不斷反思的部分。一方面確實有需求下降的影響,但坦率的講,客戶覆蓋程度和覆蓋質量,與友商比確實有一定差距。所以也在總結經驗、做出改變,將繼續加大對重點的定向投入,聯合合作伙伴,希望明年有較好的轉變。
與主營增長乏力不同的是,創新業務則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近幾年,大華股份基于智慧物聯主營業務的發展與沉淀,尋求長期穩健發展,先后開辟了智能家居、汽車電子、機器視覺、智慧安檢、智慧消防等創新業務領域。只是創業業務整體基數還不高,目前還都在培育期階段,
最后
大華股份所處的賽道上,不僅有傳統的海康威視等安防廠商,還有華為、百度等科技巨頭涌入這條賽道,以及還有商湯、曠視科技等AI獨角獸,他們從金融、零售、供應鏈,以及車站、機場等一些公共場所碎片化、細分場景入手,引發行業競爭環境更加嚴峻。競爭日益加劇,對大華股份來說,將會造成巨大競爭壓力,特別是華為來勢兇猛,此前更是放出豪言稱三年內做到第二,五年內要做到業內第一。
對于AI獨角獸而言,商湯、曠視則領跑國內機器視覺市場。根據IDC所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之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份額來看,商湯與曠視市場份額高于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傳統廠商。不過,受益于物聯網和AI等技術在各行業深入應用,對于安防產業來說,以AI為核心的技術推動安防產業邁入發展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