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6日晚,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強調,不準對居民戶門一封了之、單元門一鎖了之、小區大門一關了之。
據呼和浩特日報消息,呼和浩特市副市長徐守冀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針對簡單化、一刀切和層層加碼等問題,該市提出“七個不準”。其中包括不準隨意擴大中、高風險區劃定范圍,必須科學研判、精準劃定。根據流調研判結果,科學劃定風險區域范圍,精準到樓棟、單元,不能因為出現一兩個病例就封住整個小區。
其次,不準隨意將限制出行的范圍由中、高風險區擴大到低風險小區和無疫小區,必須管的到位、放的有序。不準隨意延長各類風險區管控時間,必須動態管理、及時降級。不準對居民戶門一封了之、單元門一鎖了之、小區大門一關了之,必須暢通應急通道、強化服務保障。
“近期我們將對全市中高風險小區(村)管控措施落實情況開展一輪全面摸底排查。單元門、隔離圍擋只能通過張貼封條的方式進行封閉,堅決杜絕設置門鎖、插銷、掛鉤等鎖閉設施。同時,安排24小時巡邏值守,并充分運用電子監控設備加強管理。如再出現鎖門事件,廣大市民可撥打12345投訴舉報,一經查實,嚴肅查處相關責任人。”徐守冀表示。
徐守冀還強調,不準以疫情防控為由拒絕為急危重癥和需要規律性診療的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必須全力守護群眾生命健康。不準對群眾的合理訴求漠不關心、置之不理,必須及時響應、主動服務。不準阻礙出艙解隔、返鄉人員進入小區,必須確保基層精準落實防控措施,加強工作銜接,讓出艙解隔、返鄉人員能夠順利回家。
針對如何暢通群眾就醫通道,徐守冀介紹,各地區、各醫療機構都要暢通群眾就醫渠道,堅決有力保障群眾就醫需求。120醫療急救指揮中心在接到急危重癥患者的急救電話后,要立即按就近、就急原則調度車輛,及時到達現場,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誤救治轉運。確保120救護車輛第一時間無阻礙通行小區(村)、醫療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限制出入。全市各級醫療機構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患者到達接診醫院后,立即開展診療,同步采集核酸,不得以無核酸陰性證明為由拒診停診。
此前在11月6日下午,呼和浩特市新城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專項調查組通報了該市一女子墜樓事件的調查結果。通報稱,經過調查,物業管理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反應遲緩、應對不力,對突發事件缺乏敏感性,在得知死者有自殺傾向后,沒有第一時間入戶進行現場干預并上報,未能阻止悲劇的發生。暴露出小區物業服務滯后、社區工作存在短板,也反映出120急救調度機制不完善等問題。
“我們將深刻汲取此次事件教訓,全面排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優化120急救調度機制和社區管理服務工作流程,加強基層工作人員培訓教育,自上而下層層壓實工作責任,并對此次事件中的相關責任人嚴肅追責問責、依法依規處理。”通報稱。
據新聞發布會通報,11月5日0時—24時,呼和浩特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9例、無癥狀感染者618例;新增感染者中,645例從隔離管控人員中檢出。本土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1例,解除醫學觀察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02例。
截至11月5日,呼和浩特新增認定、放開427個無疫小區,并落實相應管控措施。目前,全市共解封無疫小區649個(新城區70個,回民區60個,玉泉區38個,賽罕區466個,土左旗金川片區15個)。11月6日,呼和浩特市14個高風險區降為中風險區,50個中風險區降為低風險區,新增3個高風險區。
11月5日,呼和浩特市發布通知稱,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在前期開放低風險、中風險小區超市、便利店和沿街大型連鎖便利店的基礎上,經研究決定,11月6日起,市四區、土左旗金川區域、經濟技術開發區范圍內,涉及生活物資經銷的超市、便利店、生鮮店、糧油店、副食店、凍品店等沿街店鋪,有序恢復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