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張熹瓏
編輯 | 許悅
廣州10月以來新一輪新冠疫情仍居高位。
11月4日,廣州新增本土新冠確診病例111例,其中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635例,合計新增746例新冠感染者,較前一日的572例增加174例,創本輪疫情新高。
這已經是廣州連續八天新增感染者破百,且新增病例中仍有社會面感染。
11月5日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表示,當前廣州市正面臨抗疫三年以來最復雜、最嚴峻的疫情。
儲備以久的琶洲方艙醫院正式啟用
據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通報,10月22日以來,廣州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3732例。
據財新報道,11月4日,廣交會展館方艙醫院已經啟用,以作為收治新冠患者之用。
琶洲方艙醫院利用廣交會展館的5個展館改建而來,該中心位于廣州海珠區琶洲島,是舉辦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的核心場館,能同時收納3000多名新冠患者。
據《廣州日報》報道,來自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數十名醫護人員已進入醫院準備,3000多個床位連夜準備就緒。在其中一個區,每張病床均配備標準化被褥、床頭柜、插座、無線應急呼叫器等輔助設備。其他區的設施設備正在完善中。
根據廣州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廣州明確定點救治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收治新冠肺炎普通型及重癥、危重癥患者;適時啟用后備定點醫院、亞定點醫院和方艙醫院,收治輕型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
早在今年4月,廣州已經建成了琶洲方艙醫院作為備用資源。
今年3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方艙醫院設置管理規范》,要求各省根據疫情的形勢建設或者是拿出建設的方案,保證每個省至少有兩到三家方艙醫院。
4月以來,各地陸續開展方艙醫院建設,包括上海、南京、朔州、海口等地。
加上4月廣州正在經歷白云區一輪疫情,為了擴大收容能力,政府也將建設方艙醫院調上日程。4月10日,在當時的廣州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便透露,廣州正在廣交會展館推進建設方艙醫院。
此前,我國多地已采取方艙醫院模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對輕型病例實行了集中隔離管理要求,多地采取方艙醫院的方式收治輕型患者。
防疫主戰場為海珠區
目前,廣州正面臨抗疫三年以來最復雜、最嚴峻的疫情,主戰場位于海珠區。
張屹指出,近日以來海珠區單日新增感染者連續走高,管控區域內新增感染人數持續攀升,對穩控全市疫情帶來較大阻力。
疫情暫未能完全控制,與海珠的地理位置、行業特點、人口數量等息息相關。
海珠區位于廣州珠江以南,又被稱為“河南”,轄區主體為長型島,通過多座跨江大橋和江底隧道與越秀、荔灣、天河等周圍行政區相連。
作為“老三區”之一,海珠人口密集度大。一方面,區域內有多個城中村,其中的康樂村為廣東最大的城中村之一。康樂村和相鄰的鷺江村最旺的時候外來人口一度達到約15萬。
據張屹透露,康鷺片區城中村一平方公里居住了超過10萬人。對此,廣州市疾控中心新聞發言人張周斌稱,人口密集、空間狹小的城中村對疫情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
另一方面,海珠有多個布匹集散地和紡織商圈,新港西路分布有中大布匹市場、紅棉中大門等批發市場,比鄰中大紡織商圈的新滘西路也有多個布匹市場,人流流動大。據廣州市商務局數據,新滘西路商圈內有59個紡織批發市場,2019年合計交易額達到600億元。
康樂村、鷺江村和周圍紡織商圈位置相近,此次海珠疫情的主要爆發點就位于這個片區。

近日海珠區新增感染者的數量仍處于高位,集中在客村、康鷺片區等管控區域。
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4日通報稱,海珠區康鷺片區疫情仍在發展中,管控區外仍有散發病例,存在社會傳播風險。
11月3日起,海珠區內康樂村及周邊片區市民連夜轉運,近三天已轉運3.1萬人,以降低人口密度,防止社會面確診病例發生。
海珠自4日起全域嚴管控
11月4日晚間,海珠區發布全域全管控的通知,自11月5日至7日區域內所有公交、地鐵停運,嚴格控制人員流動。
根據通知,市民除接受核酸檢測和緊急就醫等,原則上非必要不外出,不串門、不扎堆、不聚集。社區小區、城中村、產業園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入口嚴格實行測溫、掃場所碼和查驗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等措施。
交通方面,除了為保障成人高考等考試考生需要而在11月5日、6日上午6時至9時正常服務的地鐵、公交車及共享單車,其他時段地鐵、公交暫停服務。不過區域內出租車、網約車正常提供服務,市民如需緊急出行,可選擇搭乘。
區內中小學階段學校、幼兒園暫停返校及線下教學。校外培訓機構暫停線下教學,托育、托管機構暫停服務。各高校、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實施封閉管理。
這也是海珠在兩周內發出的第七道“管控令”。10月23日,海珠區在發熱門診中發現陽性病例。當天,海珠區發布第一道加強社會面疫情防控的指令,要求娛樂場所暫停營業,部分街道暫停堂食、中小學幼兒園暫停返校。
10月28日,海珠曾傳出“封島”的傳言,隨后官方辟謠。由于連日來新增病例仍未到達拐點,因此加強社會面疫情防控。
針對三天社會面防控升級措施,張屹指出,海珠區采取此措施的核心目的,是通過嚴格限制人員流動,加強區域核酸篩查,排查風險人群,阻斷潛在的傳播鏈條,封堵擴散外溢漏洞,早日實現社會面清零。
一方面,近日海珠仍有社會面感染病例,疫情外溢風險不斷增大,周邊區域陸續出現散發疫情,容易導致關聯疫情。因此對于海珠全島而言,防止疫情向外擴散顯得尤為重要。
另一方面,近日番禺區也在洛浦街、大石街和鐘村街出現散發疫情,存在社區局部傳播風險。白云區4日的核酸檢測中發現在黃石街、京溪街的管控區域外發現多個核酸混采檢測異常,正在全力追陽排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