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瞰巴黎 Isabelle Dumé
編輯|Meister Xia
一覽:
- 在法國,凡是處理核廢料的機構都必須配備相關的安全保障部門,由訓練有素、持有相關資歷的人員進行管理。
- 監管部門會對核廢料處理機構開展安全性檢查,以判斷機構運營是否遵守規定、踐行行業最佳實踐、并提出改善建議。
- 在歐盟,法國是放射性廢物管理最嚴的國家之一。
- 除了核發電廠之外,還有使用核設施的小型機構也會產生核廢料,占全國總量的5%。根據相關規定,這5%必須統一由國家放射性廢物管理機構(ANDRA)處理。
在法國,對于所有類型的核廢料處理機構,進行安全檢查時都有幾個重點關注的方面,包括有無措施避免員工和訪客接觸核輻射、如何劃分不同級別的輻射區、是否遵守相關安全規定等。
過去,大型的核廢料處理廠都必須設置專門的防輻射部門。如今,相關的規定已發生改變,部門的具體名稱和以前不同,但其基本邏輯沒有變——凡是有核廢料存在的廠房和設施(即基礎核設施)都得配備相關的安全保障部門,由訓練有素、持有從業資歷的人員進行管理。
核設施檢查員會了解安全保障部門的組織方式和其工作宗旨,并研究是否有需要改進之處。在考察時,我們的態度是非常中立客觀的。發現廢料處理方式不妥一定會直說。看到優秀的做法則會表揚并宣傳,以供其他處理機構借鑒學習。
整改行動的三級別
法國的核設施檢查員考察完一個核廢料處理機構,會采取三種不同級別的行動。第一級別是向處理機構正式發文,責令整改,一般針對違反相關規定的處理機構。如果一次發文不足以使機構做出改變,我們會請求法國國家核監管機構(ASN)向其發出指令或者決策。若機構仍不聽從上述發文或指令的內容,我們會再次要求其整改。
第二級別是要求處理機構提供更多數據信息。這種級別的行動一般針對未能踐行業內最佳實踐的機構。我們會要求其改變運營方式,對標更高標準。第三級別是要求機構做出微小的調整,針對我們在考察中只發現細微問題或不合規現象的處理機構。
明確問題的溝通會
考察結束后,我們檢查員一定會跟處理機構人員舉行溝通會。在會議上,我們會客觀地分享考察中發現的情況,并告知對方考察報告中將包含哪些內容。如果某次考察發現很多不合規之處,我們肯定會明確向廠方表達,不會當面說“一切都好”,回去后卻寄給他們一份厚厚的問題報告。溝通會上商量的內容和后續的報告內容會保持一致。
“在歐盟,法國是放射性廢物管理最嚴的國家之一。”
究竟有多嚴格呢?一個物體,只要進入過核設施,但凡有輻射擴散、造成核污染的危險,就不能按照常規垃圾處理。
但是在一些其他歐盟國家,采用的是“輻射閾值”的概念。就比如德國、比利時、西班牙的核廢料處理是參照歐盟的一條指令——如果單位質量貝克勒爾值(衡量放射性活度的單位)低于標準,就可以視為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無害,作為常規廢物處理。然而,這條指令在2022年2月14日更改了,對于仍能使用但已受到輕微核輻射污染的金屬物提出了新的監管要求。
我們在向處理機構發送書面報告之后,還會發布一份后續跟進函,在法國國家核監管機構網站上公開。一般會給機構兩個月的時間回應,落實我們的整改要求。如果機構拒不整改,我們則會再次發送正式通知提醒之。若機構仍無動于衷,我們則會勒令關停,好在這種情形比較罕見。最近的一次是2005、2006年期間,法國埃皮納勒市的一家醫院因核廢料處置不當,導致幾批患者遭受強輻射,部分患者死亡。后來,情況經檢查員核實,受害者提起公訴,相關負責人被告上法庭,承擔了刑事后果。
其他來源的核廢料
上文所討論的主要是核發電廠的核廢料,因為如今法國95%的核廢料都來自發電廠。但其余的5%則來自使用核設施的小型機構,比如有些研究所會使用未密封或者液態的放射性物質。此類機構產生的任何半衰期大于100天的氚、碳-14都要交給國家放射性廢物管理機構(ANDRA)統一處理。
在法國,有數家機構允許使用ANDRA收集的廢料作為放射源,比如賽諾菲巴斯德、法國國家農業科學研究院、法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法醫實驗室等。在部分情況下,就算二次使用后的核廢料已經沒有很強的放射性,而且量不大,ANDRA也必須回收。
最后一點,日常生活用品也會產生放射性廢料。所有含鐳的、含有人工或自然放射物的小用品都必須妥善回收,比如跳蚤市場常見的舊手表、舊相機、舊電氣、含釉陶瓷器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