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界面工業
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旗下又一臺核電機組建設迎來重要節點。
11月3日,中廣核發布消息稱,當天14時07分,浙江三澳核電項目1號機組完成穹頂吊裝,標志著該機組從土建施工階段全面轉入設備安裝階段。
穹頂吊裝是核電工程建設的重要里程碑節點。穹頂位于核島頂部,是核電站第三道安全屏障的關鍵組成部分,對于保障反應堆廠房完整性和密封性,實現固有安全特性具有重要意義。
三澳核電項目1號機組穹頂呈半開口的碗狀結構,由預埋件、鋼板及焊接在外側的角鋼等部分構成,其內部設置有安全系統和控制系統。
穹頂重量達238.5噸,直徑45米,面積相當于四個標準籃球場。對接鋼板壁厚度僅約6mm,穹頂直徑和鋼板壁厚比為7500:1。
中廣核稱,吊裝工作需要克服風力影響下的偏擺和溫度變化下的熱脹冷縮等挑戰,將穹頂整體吊到70米高空,再通過僅1-3mm的焊接鈍邊與核島筒體平穩對接,吊裝控制精度要求極高。
“這就好比用起重機穿繡花針,我們在筒體設置了環向限位裝置、徑向限位裝置、導向柱等,從上下左右四個方位牢牢‘鎖住’穹頂,最終實現穹頂吊裝精準就位。”中廣核蒼南核電有限公司核島土建高級主管工程師鐘洪進表示。
三澳核電項目位于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霞關鎮三澳村,由中廣核、浙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浙能電力,600023.SH)、溫州市核能發展有限公司、蒼南縣海西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和運營。這也是國內首次吸收了民營資本參股的核電項目。
該項目規劃建設六臺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機組,單機組容量120萬千瓦,總投資約1200億元,分期實施。
2020年12月31日,1號機組主體工程開工,預計2025年12月投產;2021年12月,2號機組正式開工。
華龍一號核電技術,是由中國兩大核電企業中核集團和中廣核,合作研發設計的先進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被稱為“中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路線”。
三澳核電項目1號機組,是中廣核第5臺完成穹頂吊裝的“華龍一號”核電機組。
除三澳核電項目一期工程1、2號機組外,中廣核目前旗下已開工建設的“華龍一號”的項目,還包括防城港核電3、4號機組,廣東太平嶺核電1、2號機組。